溜达大半夜没收获,罗南就开车回了南山睡觉。
台风天野兔不好觅食,就投喂一些稻谷和番薯让它们啃啃。
两女赶早过来穿着雨衣在山庄和番薯田里巡查,一人拿锄头一人拿镰刀,干活还挺认真。
“下雨天,天气微微凉!
饮日!
搞点土货来吃吃。”
开放厨房那有两个大瓦缸,里面就有从西江钓回来的草鱼,算是活养在缸里,有点点滴滴的龙头水增氧。
吃鱼吃腻了,鸡汤也吃了不少天,野兔还没长大。
嘴有些馋肉,也想补补,拿着手机翻翻聊天记录,这一翻就翻到了相邻几个山庄邻居的聊天群。
三人在群里聊这台风暴雨造成的影响,有视频有照片。
养田螺的周局摸黑起来拉拦网做排水,那田螺看的罗南都眼馋起来。
罗南:“想买田螺,要个十斤八斤的量,土鸭、土鸡各来三只。”
周局:“讲这种,田螺我这里你随便吃你。”
罗南:“别搞别搞!该多少钱就是多少钱。等我兔子野鸡养起来,我带东西去你那边,你搞一大锅我都不会推辞的。”
周局:“嘿嘿!那你来捞!15块钱一斤。”
李神华:“土鸡30,鸡蛋孵化、粮食喂养。
三年土鸭,20一斤,数量不多。”
吴封:“巴马香猪要不要!”
罗南:“猪不要,吃不完又没到弄腊味的时候。
等会我到你们山庄提货。”
天空有点小雨,罗南穿上雨衣骑踏板摩托车就往几个邻居山走。
到了地方,独佬的住所一言难尽,路边都长满草了都不清理一下,屋子周边到处都是鸡粑粑。
“一会我放音乐引鸡回来,你看中哪只就说一声。抓鸡我是专业的。”李神华拿了一个长小竹竿比划两下。
“要阉鸡!搞三只!”
“有客人来啊?!这伙食有点硬。”
“这不是下雨天吗?落汤鸡,落汤鸡。”
“唉!我一个人懒得搞,煎个鸡蛋炒青菜就是我的极限了。”李神华有点小羡慕罗南那边请的起两个两女帮忙干活。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大功率音响一响起,罗南都被吓一跳,紧跟着就有不少土鸡从各个地方跑出来,有的还是飞过来的。
“你这个音乐有点东西哈!”罗南看着鸡群跑过来等吃就赞一句。
“嘿嘿!每次投喂的时候就放音乐,这鸡群自然就会过来。你看看哪只好你就说一声。”
“都可以!你这个鸡是真跑山鸡。随便抓三只就行。”罗南打眼一看,这鸡养的是真不错。
这独佬对自己是邋遢随便了一点,但这个鸡鸭是养的真好。
“我这土鸡30块钱一斤真不会亏。
数量就一百多只,基本都是我留着中秋和过年卖的。
你前任山主养的数量多,价格卖的便宜,搞的我们这些真土鸡都有点卖不上价。
他亏钱亏走了,我还在!嘿嘿……”
“我养了三千多只野鸡!你那围养的……”罗南提醒一句。
“啊!?你养了这么多野鸡吗?”李神华手里抓着两只土鸡有点傻眼的看向罗南。
“是啊!”
“那我得赶紧出货了,不然真熬不过你们这种大规模养殖的。
土鸡没养吧?”
“养了一点自己吃。土鸡需要喂养粮食太多。”罗南抬抬手。
“妹的!野鸡喂青菜都行。我以为你养数量少的,没想到养这么多。”
“养来卖野鸡蛋。有人要野鸡也卖。”
“唉!小农经济就是这么经不住市场的冲击。”李神华感叹一番。
真跑山鸡的重量都不高,也就五六斤这样,一只鸡一百五左右。
土鸭就比较重了,是青头鸭,单只重量都有10斤,是真正养了三年的鸭子。
“你这个鸭怎么不拿去卖啊!不至于没人要。”罗南又问出一个关键问题。
“嗐!你刚来没多久,你不知道再隔壁隔壁村的山塘里面有我们的同学在那大规模养鸭养鹅。
都是过万的数量。
过年过节镇上和县里都是他们卖的鸡鸭鹅,卖的还便宜。
不单我卖不出去,就连一些农户散养的也卖不出去。
你养这么多野鸡,我这一两百只只能赶紧出手卖掉,不然又砸手里。
幸好我不是单靠养鸡养鸭赚钱的。”
“哈哈哈……这没办法。我倒是想养牛养羊,但进口牛多的不行,就连北方牛羊都往这边送。
大草原放牧成本低,咱们还得种牧草。”罗南跟着唠一句。
“养牛?那你还是算了吧!隔壁镇山里就有我同学在养牛,上万亩山地加牧草地,现在欠债20多万。”
“养牛都还能欠债?我以为就少赚一点。”罗南又震惊了,这学校出来的学生都很牛逼啊!
“一旦上了规模,这风险大,而且山田租金和人工高。
小养殖也就比打工上班好一点。”
罗南买了鸡鸭又去另外一个凹山岭里面买田螺,这李神华就跟在后面一路讲局势、讲养殖、讲内幕八卦,懂的还非常多。
到了周局这边两人加起来一起讲。
“算起来养田螺是低成本高收益的一个项目。”李神华酸一嘴周局的山庄。
这山庄也确实不错,有源源不断的山脚泉水冒出来,而且还是偏冷一点的。
整片山田经过改造,把泉水引流到田里逐级流动,两山边上还种了竹子遮阳固水。
是真正的泉水养田螺。
“养这个应该没什么技术的吧,我买点回去撒我那山脚水沟里。”罗南也想自己养点,想吃就不用问别人买。
“完全没技术含量!
水质好,别有农药就行。我这里损失最大的就是被鸟和老鼠吃的。”
“那行!我多买几十斤。”
“大老板呀!我给你挑大的。”周局咧嘴哈哈笑。
正常吃的田螺跟拇指大小就差不多了,太大不好吃,肉老。
但是大田螺带回去放养就可以,算是种螺。
周局那小捞网抄田螺,罗南几人就在地头等着。
这泉水太好,罗南都担心自己进去给水里带细菌,万一这么一大片田螺全死了就难办。
“种什么、养什么不是问题,最主要是有销路。”
三个老师兄送罗南离开的时候还不忘谆谆教诲。
都是自己趟过的路子不想后入跟着再趟一遍。
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那四千六百亩山地也只是罗南打造的外在地盘,主要经营还是靠浮岛洞天。
回到南山就开始烧水,两女也被喊回来帮忙。
“酸笋田螺啤酒鸭,紫苏、辣椒、姜都清洗干净备用。”
“土鸡一半炖汤一半红葱头沙姜白切。罗南在一边清洗田螺安排两女杀鸡拔毛准备配料。
“哦吼!吃鸭又吃鸡啊!这是什么节日吗?”姜爱玲兴冲冲的凑过来。
“是啊是啊!这是什么节日吗?伙食也太好了。”沈小鱼也凑过来。
“下雨天啊!
下雨天合适吃饱喝足睡觉啊!台风好几天呢。”
“就这?下雨天也是节日吗?”
“饮日啊!”
“……”震惊了,沈小鱼彻底的震惊了你。
“别大惊小怪的。
下雨天咱们种的东西又没损失,你不知道有些稻谷都要准备收割了,结果一场大雨下来全倒伏。
他们想喝酒都喝不下。
贺一贺风调雨顺。
天气好的时候就猛干一点,天气不好就要休息。
秋收冬藏,春生夏长,这都是有规律的。”
“服了!你这么说还真对。
昨晚大雨下一晚上,凤凰村那边还真有稻谷倒伏的,还是实验地。
天气好的时候不多干点,要是提前弄好防风绳也不会倒伏一大片。”姜爱玲说起凤凰村那边的事情。
“你们是不是有老师在这边啊!”
“有啊!这里有很多都是试验田地。有搭棚,有生态有机种植,养殖培育的都有。”
“那有个叫宁师姐的你们知道吗?”罗南想起昨天买红菌的宁秋婠。
“知道啊!她就是凤凰村的股东之一啊!我们学校的校花,成绩很好的,不过她的主要业务不是搞农业的。
好像是搞服装和金融。
村里搞蚕丝的项目就有她的投资。”
“嘶……有钱人真多。”知道这是凤凰村的股东罗南就不再多问了。
但罗南不问,这两女自己就在那叭叭的说起她们学校的风云八卦。
什么校花白手起家,还没毕业就身价过千万,什么校园演讲唱歌。
很显然,这老校花宁秋婠就是她们这些新生的偶像。
按照姜爱玲的说法,读大学的十八岁,这校花还是硕士毕业,这毕业都最少24-26岁了。
看昨天那个面色,那最少得三十左右。
想八卦一下这两大少妇的婚姻状况,但想想还是算了。
这种女人还是不要招惹的好。
酸笋田螺紫苏啤酒焖鸭,红菌子鸡汤、白切鸡、空间产出的拍黄瓜、炒青菜。
这饭菜刚刚摆上桌没一会,这大雨又下了。
“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
咱们啤酒鸭和台风天也很配。
小小的干一碗鸡汤。
慢喝!”罗南端起汤碗跟两女示意碰碗一下。
“嘻嘻……真好!”
“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