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浔当然知晓此番求和未必顺利,待他出兵匈奴时,公孙瓒可能会背后捅刀。
因而,他也早早做了应对。
区区于夫罗而已,在历史上为麹义所败,演义中则查无此人,鲜有言语描述。
后续还数次败在曹操手下,属实没有排面。
此番求和时,赵浔已经派遣杨再兴率军平叛,其中依旧有半数主力驻守,或许不敌公孙瓒,但拖延数月不难。
此番赵浔真正的目的,乃是引蛇出洞,诱导公孙瓒出击后,再关门打狗。
不管计策成不成,反正试试。
可令赵浔没想到到是,公孙瓒刚得到消息,便直接率军前来。
就待赵浔准备询问公孙瓒来此作甚时,公孙瓒主动命人撇下武器,来到城下喊道:“袁盟主,我家主公邀您出城一见。”
“带护卫二人,不带兵马刀刃,若您愿意,直接出城就是。”
“嗯?”
见面?
公孙瓒这要干什么?
颜良文丑得知消息后,立刻表态道:“主公,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不要去冒险。”
说话的是颜良,作为颜家子孙,虽未从文,但少有修习,言语之中颇有道理。
看着赵浔并未回应,颜良继续道:“若主公执意出城,请与我同行,颜良必以命相护主公。”
颜良表态后,文丑同样开口道:“主公,俺也一样。”
问言,赵浔有些泪目,还是那个熟悉的颜良,当真讨人喜欢。
赵浔则点点头道:“公孙瓒那厮敢孤身相见,吾如何不敢。”
“好,就你二人与我一同出城。”
“遵命。”
二人出城时,文丑却被张合拦住,颜良一直跟在赵浔身侧,谁都能看得出两人关系不匪。
至于文丑,则显得没那么重要。
“你留下,我陪主公去。”
文丑正要反对,却被张合直接扒拉开,看似轻易,实则两人暗中较劲,结果自然是张合完胜。
作为杨家七将中最猛的一位,杨延嗣武力值极高,在杨姓武将中,除却杨再兴外,便首推杨延嗣。
赵浔侧目而视,文丑有苦说不出,于是赵浔身侧护卫便从颜良文丑,变作颜良和张合。
这一幕也让赵浔多看了张合数眼,此人的模板乃猛将也,至少比文丑要强不少,否则文丑可不会这般轻易退让。
赵浔带着两人大开城门,麹义在立于城楼上,命强弩手上膛待命,若公孙瓒有动作,立刻便可做出反应。
公孙瓒倒也坦荡并未耍心眼,三骑各自从两方驰出,公孙瓒身侧的护卫正是赵云和武松。
来时公孙瓒看向袁绍,令人意外到是并未看到杨再兴的身影,这杨再兴当真天纵神威。
杨再兴那尽数溢出自信和强大,让人印象深刻,给予公孙瓒的震撼之感,仅次于项羽。
六人碰面,四名护卫握持武器,各自站在身后,眼神激烈碰撞,互不相让。
两人碰面,赵浔主动开口道:“伯圭,数月不见甚是想念啊。”
“盟主,这些时日可不厚道。”
公孙瓒直接怼道,赵浔也不惯着,继续道:“你也不赖。”
“老实说吧,此来寻我有何事?”
“停战,还是不停战?”
两人都是玩家,交谈直来直去,几名护卫也都可以信任,并无顾忌。
“停战,为何不停战?”
公孙瓒洒脱的很,直接开口回应,赵浔微微皱眉,他看不懂公孙瓒此行为何,也不知晓此次会面,公孙瓒是打的什么主意。
“那你为何率军至此?”
“莫不是要攻城。”
“不,不,不。”
赵浔继续逼问,公孙瓒连连摇头,直接拿回主动权。
“我此来,是要为你送一份大礼?”
“大礼?”
“正是。”
公孙瓒点头肯定,赵浔彻底懵了。
公孙瓒随后继续言说道:“我不仅仅要罢兵冀州,也不要你的冀州二郡,还要赠你一份兵马。”
“一份兵马?”
“我欲与你结盟,出关共伐匈奴!”
公孙瓒没有再卖关子,而是直接说出。
闻言赵浔脸色一变再变,没想到公孙瓒与他一般,乃是同道之人。
但人心险恶,不可不防。
于是再开口道:“此话当真?”
“若汝有诈,吾岂不是腹背受敌,安能轻易信汝?”
“信不信由你,若你此去讨伐匈奴,我退回幽州,待你返回冀州,我等在一决胜负。”
两人的交谈被赵云听到眼中,仿佛重新认识了袁绍和公孙瓒二人,此前赵云在袁绍手下,觉得袁绍无德,才另投公孙瓒。
如今一看,公孙瓒果然英雄,袁绍也并非自己所想那般低劣。
说完公孙瓒直接回头上马,挥手示意返回。见此赵浔轻笑一声,论胆量他也没怕过谁,不就一条命吗?
赌了。
就算赌输了,照样治你,这就是赵浔的自信。
“伯圭留步。”
“哦?”
公孙瓒闻言回头看向赵浔,两人相视一笑,公孙瓒追问道:“怎么的,有想法?”
“自然。”
“给个肯定的话,搞不搞。”
“干就完了。”
说着公孙瓒下马,上前两人当着双方阵营的面,击掌为誓。
在确定同盟之后,两人各自返回,次日便组建联军十万,自幽州、冀州二地,共同出兵夹击匈奴。
此时河内之中,于夫罗背信弃义。
率军攻占河内,劫持太守张扬,还欲趁公孙瓒、袁绍两方之争从中获利。
汉虽颓败,但中原兵锋不减。
不说袁绍,公孙瓒则幽州便是以讨伐乌桓着称,此时匈奴不算鼎盛,并不欲以中原为敌。只是打算劫掠一波,再勒索些钱财就走。
原本于夫罗叛乱在袁绍与公孙瓒冲突之前,此番剧本由于公孙瓒点头果断,便恰巧都撞在一起。
这可是天赐良机,于夫罗直接遣人去到袁营,准备狠狠敲一笔钱粮。
孰不知袁绍、公孙瓒十万大军兵分两路,誓要围歼匈奴。
河北来到仓促,袁绍和公孙瓒忽然达成协议,而两边的其他人各自看不顺眼,且持反对意见。
但提到打匈奴,每个人都摒弃前嫌,拿出来最高的热情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