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酒的度数不高,除了袁术那样的菜鸡,有点量到都喝不醉。
而马元义在现实中,在工作酒局中一直有一个绝技,便是喝酒脸红装醉。
这才是他敢摆酒局试探二人的原因,这次试探还真出了结果,袁术透露部分守卫布置。
原本表现和善普通的刘虞,也展现了自己的无懈可击,这特么哪里是菜鸟,分明是扮猪吃虎的真龙。
“算了,都是命数。”
返回店铺后,马元义取出地图,依照袁术透露的情报,将其标注在地图上。
和两位好友正式告别之后,马元义留在洛阳便只剩下最后一件事了,便是与封谞达成协议。
考虑到洛阳守军到变动,现如今想要直接在洛阳起兵是不可能的了,现如今到计划更正为,从邺城起兵,以绝对的数量优势进取洛阳。
并成功买通大汉官员,里应外合打开城门,直接擒杀汉帝,至此天下可定。
次日,忘忧斋再度开门。
只是原来店家的马元义已经坐上马车与封谞相会,当金银到位,眼前之人便满口答应,表示只要黄巾军兵临城下,自会暗开城门。
封谞此人为十常侍,虽握大权,却也知宦官之权难以长久,于是便与太平道一拍即合准备造反,以搏一个海阔天空。
虽然物理层面没种,但是还是挺有种的。
只可惜,在原剧情中。
唐周泄密,致封谞被直接诛杀。
此时的结局会不会有变化?
且看后续发展,在与封谞谈妥之后,马元义继续马不停蹄赶往邺城,此时已经四月中旬,还有半月便是起事之机,得先行准备才是。
从洛阳到邺城,要向北渡过黄河,这一路上可以明显的见证到,从洛阳这个世家纸醉金迷的世界,跌落到一个穷困潦倒,百姓吃不起饭的世界。
从最初时,他是仰慕赵浔和华夏之盟才加入黄巾阵营,原本以为黄巾阵营会是一方诸侯。
可进入之后才晓得,这居然是造反义军。造反这个词,自古以来,都不是一个褒义词。
可真正来到剧本中,与天下穷苦百姓站在一起时,马元义的想法逐渐改变了。
争夺天下、造反,或许不对。
但和人民站在一块,一定没错。
黄巾必胜,人民万岁!
天下不是一家一姓之天下,而是天下万民之天下。
“大人,我们能胜吗?”
从洛阳跟随马元义的教众,在见识了洛阳的风光后,显得有些迷茫,仿佛那里根本不是他的世界。
大汉两代数百年,凭借着一帮泥腿子真的能击溃大汉吗?
“放心,一定能的。”
一路上,马元义若是见到难民,便以符水递过去名义施粥,一路上也聚集了数千流民,自愿跟随马元义。
战争拼的是后勤,拼的是人力。
所以,赵浔从不会拒绝流民、难民。
只要能劳动愿意劳动,能转化为教众,就是好同志。
赵浔定下的方针,首要便是擒杀汉帝,但若失败也有备案。
抵达邺城之时,已经五月。
城中已经聚集了数个黄巾渠帅,皆由马元义统领,初步一算,邺城之中可聚义兵二十万。
剩下到时间过得很快,当五月初五时,马元义立在城中,手中握着一根黄色头巾。
就像小时候系红领巾一般的心情,默默将其系在头上,随后回头,视线一直绵延到城头。
数以万计的黄巾军目露期待,看向马元义到方向静静等待,手中的大刀闪着寒光,义军已经准备就绪。
现如今,只等马元义一声令下。
便是喊出属于平民百姓的怒吼!
“时间差不多了。”
马元义有些紧张,这还是第一次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这么多人的期待,去做一件事。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马元义的声音颤抖,有些撕裂,但是并不碍事。
要的,就是这种歇斯底里的感觉!
随着马元义稍显单薄的声音传出,随之而来的是人民的怒吼,二十万人齐声高吼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声响震天,灰扑扑的天空,仿佛都被这声怒吼震散了乌云,从天际撒下一抹闪金的光辉。
自此,黄巾到火焰从无到有。
炙热燃起!
“弟兄们,我们反了!”
“反了!”
在起义之前,马元义便亲率黄巾力士包围邺城治所,将郡守擒杀,随后全面控制邺城,随后布置兵马,分发黄巾刀剑。
五月初五一到,直接率众起义!
按照计划,留下五万兵马在邺城防守 庇佑百姓,其余十五万兵马,直接南下渡江直奔洛阳而去。
当日,赵浔也在巨鹿举旗。
由于早早布局,整个河北地区,近乎没有反抗,便从大汉天下,变做太平道势力。
赵浔更是亲自率领三十万黄巾南下,准备协同进攻洛阳,再加上并州、豫州、兖州三州黄巾军,也各自留下部分兵马安定城池外,皆率军与黄巾主力会合,前往司隶,进攻洛阳。
一时间天下九州,直接沦陷半数。
两百万黄巾军纵横天下,仅仅司隶一地 便聚集了快百万大军。
起义之事浩浩荡荡,当消息传至洛阳之时,天下震动。
汉帝惊诧,当即召开庭议。
面对来势汹汹的黄巾起义,朝堂众臣皆有些慌乱,即便荒诞不堪的灵帝刘宏,也少了戏谑姿态,在朝堂之上主动问询道:“诸位爱卿,可有愿领军平寇者?”
此言罢,朝堂之上鸦雀无声。
一位身形稍显肥胖的将军宽步迈出,主动请命道:“陛下,末将愿往!”
“大将军!”
眼前之人正是杀猪出身的外戚何进,兄凭妹贵,但论能力,与常人无异。
但那是原剧本,此时弟子何进是汉大将军,他的模板,同样也是。
刘宏虽昏不傻,知道自己这个大舅哥是个废物,一时间也有些迟疑。
“大将军…”
“陛下,末将愿往,但末将更有一人,胜于末将,若此人为帅,定可安国定邦,平定匪乱!”
“何人?”
“正是羽林中郎将刘虞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