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省城机遇与暗处的杀机
全省民生实事与基层治理创新经验交流会在省城滨州市的省委宾馆大会堂举行。能够容纳数百人的会场座无虚席,来自全省各地市的分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济济一堂,气氛庄重而热烈。
林辰坐在海州市代表团的位置上,翻看着手中的发言稿,心境平和。经历过海州那场惊心动魄的调查风波,再置身于这个更高层面的舞台,他反而有种超脱的冷静。他知道,这次发言,不仅是为海州正名,更是他个人政治生涯的一次重要展示。
会议按议程进行,几位兄弟城市的代表先后上台,介绍了各自在老旧小区改造、智慧社区建设、养老服务等方面的经验。发言各有侧重,但林辰敏锐地感觉到,多数仍停留在“点”的描绘,缺乏对系统性治理和深层矛盾破解的思考。
当主持人念到“下面,请海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林辰同志发言”时,会场内响起惯例的掌声。林辰整理了一下西装扣子,沉稳地走上发言席。
他并没有照本宣科,而是脱稿开场,目光扫过台下:“各位领导,同志们。刚才听了几位同仁的精彩发言,受益匪浅。今天,我想抛开成绩,主要谈谈我们在推进北苑片区改造和教育均衡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挣扎,以及我们对于‘治理’二字的一些粗浅理解。”
他这一反常态的开场,立刻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就连坐在主席台后排的一些省领导,也抬起了头,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林辰的声音清晰而沉稳,他将北苑片区形容为“城市发展的夹心层”,将教育均衡改革比作“触动灵魂的利益再分配”。他毫不避讳地谈及了拆迁中的钉子户问题、补偿标准的公平性质疑、以及推行校长教师轮岗时来自优质学校和教师群体的巨大阻力。他没有将海州的做法包装成完美无缺的样板,而是坦诚地展示了问题的复杂性,以及他们如何在博弈中寻找最大公约数。
“……我们认为,治理现代化,不仅仅是上马几个大项目,建设几栋高楼大厦,更重要的是回应每一个普通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具体期待。可能是一个明亮的楼道,一个就近的学位,或者只是一个公平的机会。这需要我们俯下身子,倾听最微弱的声音,触碰最真实的痛点。”
他的发言,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夸张的数据,只有朴素的逻辑和务实的态度,却因其真诚和深刻,在会场中引发了强烈的共鸣。当他讲到为了一个残疾老人的无障碍通道改造,他们反复修改方案七次;为了说服一位名校校长参与轮岗,他三次登门长谈时,台下许多基层干部感同身受,频频点头。
十五分钟的发言时间很快过去,当林辰说出“谢谢大家”时,会场沉寂了刹那,随即爆发出比之前更为热烈和持久的掌声。
林辰微微鞠躬,走下发言席。他能感觉到无数道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有赞赏,有探究,也有……来自特定方向的冷意。
会议进入中场休息。不少其他地市的领导围拢过来,与林辰交换名片,探讨具体问题。林辰从容应对,不卑不亢。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深蓝色职业套裙,身姿挺拔、气质干练的女子微笑着走了过来。她看起来四十岁左右,妆容精致,举止落落大方,最引人注目的是她那成熟曼妙的身材曲线,在合体的西装套裙衬托下,散发出一种兼具知性与力量的独特魅力。
“林市长,您好。我是省发改委的苏晓宁。”她主动伸出手,声音清脆悦耳,“刚才您的发言非常精彩,尤其是关于治理重心的下移和精细化操作的部分,让我很受启发。”
“苏主任过奖了。”林辰与她轻轻一握,触之即分,态度得体。他听说过苏晓宁,省发改委最年轻的副主任之一,能力出众,作风犀利,是省直机关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是不少人口中“眼光极高”的单身女性。
“叫我晓宁就好。”苏晓宁笑容爽朗,毫不拖泥带水,“我们发改委最近也在研究如何将重大项目投资与基层民生改善更有效地结合起来,避免‘两张皮’。您在北苑片区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样本。不知道会后是否有时间,想向您请教几个具体问题?”
她的邀请直接而坦荡,带着纯粹的工作探讨意味,让人难以拒绝。
“苏主任客气了,互相学习。”林辰点头应允,约定晚些时候在宾馆咖啡厅细聊。
望着苏晓宁离去的背影,林辰面色平静。这位苏主任的出现,是巧合,还是省里某些力量有意无意的安排?他不得而知,但在省城这个更大的棋盘上,多认识一个潜在的朋友或信息渠道,总不是坏事。
休息时间结束,会议继续。林辰回到座位,却发现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他趁着无人注意,低头看了一眼,是张硕发来的加密信息,内容让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辰哥,紧急。黑子手下负责盯梢文化公司车祸那条线的一个兄弟,半小时前失联。最后传回的消息是,他好像发现了车祸现场的一个关键目击者,正准备接触。我怀疑……对方在灭口之后,正在清理所有可能的知情人!我们在省城的人发现,有不明身份的人在宾馆附近徘徊,目标可能指向你。务必小心!”
一股寒意瞬间从脊椎窜上头顶。
陈海洋背后的力量,反应速度和对危机处理的狠辣程度,远超他的想象!这已经不仅仅是政治斗争,而是涉及人命的黑手!对方竟然将触角伸到了省城,而且直接针对他可能的信息来源,甚至可能包括他本人!
林辰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不动声色地收起手机,目光扫过会场,看似在认真聆听发言,实则大脑飞速运转。
省城的会议是他重要的机遇,但暗处的杀机已然逼近。苏晓宁的邀约,是福是祸?张硕的警告,意味着他此刻可能已经处于监视之下。
他轻轻摩挲着手指,眼神变得锐利如鹰。看来,这次省城之行,除了要在明面上争取支持,还要在暗地里,应对一场更为凶险的追猎与反追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