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子的行动悄无声息,如同他本人一样,融入了城市的数据洪流之中。他并没有直接触碰那些已经安装在各大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的脑波监测仪,那太容易打草惊蛇。他的目标是数据流的终点——那些设备联网后,数据理论上传输到的云端服务器,以及可能存在的、不为官方所知的次级传输路径。
几天后,一份加密的简报送到了林辰的案头。简报内容简洁,却触目惊心:
“目标设备数据明面传输至国内某知名云服务商,符合规范。但发现隐蔽后门,约3%的异常数据(符合特定脑波模式阈值)被加密复制,通过跳板Ip,经多次中转,最终流向一个注册于开曼群岛的空壳公司服务器。该服务器与‘瑾华基金会’海外关联账户有隐秘资金往来。数据筛选模式显示,对方在寻找特定频率的、高强度或异常稳定的阿尔法\/伽马波段混合信号。”
3%的异常数据!对手果然在利用这批设备进行隐秘筛查!而他们所寻找的脑波模式,与林曦身上偶尔出现的波动特征,描述上高度吻合。这证实了林辰最坏的猜想——那张监测网已经张开,并且具备自动筛选功能。林曦那次微弱的波动,是否已被捕获?无法确定,但风险极高。
这份情报来自黑暗中的利刃,无法在明面上作为证据使用,但却为林辰的下一步行动提供了精准的导航。
就在林辰思考如何利用这一情报,从官方层面施加更大压力时,秦梦雪那边传来了新的进展。她利用省厅的技术力量,对那几家接受境外资金的生物科技公司进行了更深入的调查。
“林辰,”秦梦雪的声音在电话里带着一丝疲惫,但很清晰,“其中一家名为‘新生代生物’的公司,他们的一个核心研究员,上周因‘个人原因’突然离职。我设法接触到了他,他透露了一些信息。该公司内部有一个代号‘摇篮’的绝密项目,研究方向是利用特定频率的电磁场协同某种生物活性因子,‘优化’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效率。他们的一些初步动物实验数据……显示出了异常的效果,但也伴随着不可控的风险。”
“电磁场频率范围?”林辰立刻抓住了关键。
“与婴幼儿脑波中的伽马波段有部分重叠。”秦梦雪答道,“那个研究员因为伦理担忧和项目方向的危险性选择了离开。他还提到,项目的主要理论支持,来源于几篇发表在非主流期刊上的论文,作者署名都很模糊,但观点激进,认为存在一种‘进化能场’,可以引导生命向更高形态跃迁。”
“进化能场……”林辰重复着这个充满诱惑又危险的词汇。这几乎就是“特殊土壤”的技术化表述!对手不仅在筛查“种子”,更在积极研究如何人工制造培育这些“种子”的“土壤”!这家“新生代生物”,就是“分布式网络”中的一个关键技术节点。
“梦雪,这份情报非常重要。你注意安全,那个研究员也要保护好。”林辰叮嘱道,心中对秦梦雪的能力和敏锐再次感到欣慰,同时也为她身怀六甲仍奔波在一线而心疼。“你最近身体怎么样?反应还严重吗?”
“还好,就是容易累。”秦梦雪的语气柔和了些,“你放心,我有分寸。这边我会继续盯着。”
挂断电话,林辰整合了来自黑子和秦梦雪的两条线索。一条揭示了筛查网络的存在与运作模式,另一条则指向了培育技术的研发节点。敌人的“分布式”战略轮廓愈发清晰:前端筛查(瑾华基金会\/脑波监测仪),中端研发(新生代生物等公司),后端支持(境外资金\/理论输入)。这张网铺得又广又深。
他沉吟片刻,拿起红色保密电话,接通了省委主要领导的专线。这次,他不能仅仅提出监管建议,而是需要更高层面的授权,进行一次精准的外科手术式打击。
“领导,我是林辰。关于之前汇报的婴幼儿设备数据安全风险问题,我们研究院联合相关部门,通过技术监测和分析,发现了一些确凿的违规证据,涉及个别机构利用捐赠设备非法采集、跨境传输敏感生物数据,危害国家安全。建议立即成立专案组,依法对相关责任主体进行调查和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以儆效尤,完善制度。”
他的措辞严谨,立足于确凿的“违规证据”和“国家安全”,将行动的正当性提到了最高级别。很快,由省公安厅、国安厅、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迅速成立,目标直指“瑾华基金会”及其设备捐赠项目。
官方利剑出鞘,旨在斩断那根数据窃取的管道,至少迫使对手的筛查网络瘫痪或转入更深的地下。
然而,林辰明白,这仅仅是斩断了藤蔓,并未伤及根系。真正的核心——“新生代生物”这样的研发节点,以及其背后的资金和理论支持网络——依然隐藏在暗处。对付它们,需要更精巧、更长期的手段。
傍晚,林辰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沈清秋已经能下地慢慢活动,正陪着咿呀学语的林湛在客厅地毯上玩积木。温馨的灯光,孩子纯真的笑声,妻子温柔的目光,瞬间洗去了他满身的疲惫与凝重。
他蹲下身,抱起儿子,小家伙用软乎乎的小手抓着他的衣领,咯咯直笑。看着儿子清澈无邪的眼睛,林辰心中保护欲更盛。他不仅要保护自己的林湛和林曦,还要保护千千万万个可能被那张无形网络盯上的孩子。
“今天很累吧?”沈清秋递给他一杯温水,关切地问。
“还好,看到你们就不累了。”林辰笑了笑,亲了亲儿子的额头,心中却愈发坚定。数据暗河仍在流淌,培育“土壤”的实验仍在继续。斩断一条支流,只是开始。接下来的斗争,将更加深入对手的技术核心,也更加考验他对全局的掌控力。
他知道,必须加快“前沿科技与战略安全研究院”自身的研究步伐,尤其是在理解“深蓝”遗迹能量和应对这种新型生物-能量威胁方面,必须尽快形成自己的尖端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在这场关乎未来的暗战中,夺回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