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有些不情愿。
“看家更重要!”
林向阳语气不容置疑,“你要确保地窖万无一失!我和晓梅不在的时候,你就是家里的顶梁柱,要机灵点,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去找赵大爷或者李主任!”
听到肩负如此重任,卫国立刻挺起了胸膛,用力拍了拍:“放心吧大哥!交给我!保证连只老鼠都溜不进去!”
“晓梅,你跟我一起去参展。”
林向阳看向妹妹,“你心思细,记性好,到时候帮我留意周围的人和情况,万一我有什么没注意到的地方,你及时提醒我。而且,暖手铁盒的改进你也参与了,由你来补充说明煤核渣的发现过程,更可信。”
“嗯!”
晓梅重重点头,小脸上满是责任感。
“晓雨,”林向阳摸了摸小妹的头,“你和二哥一起看家,要听二哥的话,也要用你的小雷达,帮二哥注意院子里的动静,好不好?”
“好!”
晓雨握紧小拳头,大眼睛里闪着光,“小雨帮二哥看家!坏人来了我就喊!”
初步的安排就此定下。
但林向阳知道,这还远远不够。
他沉吟片刻,继续说道:
“光是防守还不够。我们得想办法,在这次展览上,争取到一些‘势’。”
“势?”晓梅疑惑地重复。
“对,就是主动权,或者说,是一层更坚固的保护色。”
林向阳解释道,“如果我们仅仅是被动地展示作品,回答提问,那始终是别人审视我们。我们要想办法,把这次参展,变成我们‘向阳学习小组’集体智慧和街道培养成果的一次汇报!”
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晓梅,明天你去学校,跟陈老师汇报一下参展的事,可以建议一下,是否能以‘第七中学向阳学习小组’的名义,将我们小组平时活动的一些照片、记录,比如一起学习、做实验、帮助同学的照片和简单说明,也作为辅助材料带过去展示?这样可以突出集体,淡化我个人,也更符合上面树立典型的期待。”
晓梅眼睛一亮:“我明白了!这样就算有人想单独针对大哥,也要考虑一下影响!”
“没错。”
林向阳点头,“另外,我会主动跟李主任汇报,感谢街道的培养和支持,表示我们一定努力为街道争光。把街道和我们更紧密地绑在一起,真有什么事情,街道也不会坐视不理。”
这一番安排,听得三个孩子心潮澎湃。
他们原本的担忧和恐惧,在大哥条理清晰、攻守兼备的谋划中,渐渐转化为了信心和斗志。
“还有一件事,”
林向阳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丝决绝,“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万一……我是说万一,在展览上遇到了无法推脱的‘招揽’,或者引起了难以应对的麻烦……”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弟妹们瞬间紧张起来的小脸,缓缓道:
“我们要有一条底线。无论如何,不能离开学校,不能离开街道的视野,不能签署任何不明所以的文件,更不能跟他们去任何陌生的地方。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示弱。”
“示弱?”
卫国不解。
“对,示弱。”
林向阳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比如,强调我年纪小,见识浅,承担不了重任;或者,哭穷,说家里弟妹多,负担重,离不开……总之,利用一切合理的、能引起同情或让人觉得‘麻烦’的理由,来规避风险。有时候,表现得‘难堪大用’或者‘负担过重’,反而是一种保护。”
弟妹们似懂非懂,但都牢牢记住大哥的每一个字。
家庭会议持续了很久,直到夜色深沉。
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推敲,每一种可能都被拿出来讨论应对之策。
林向阳将他前世积累的职场智慧和这一世磨练出的生存本能,毫无保留地倾注在这场“战前推演”之中。
会议结束时,三个孩子脸上虽然还有疲惫,但眼神却变得格外明亮和坚定。
他们不再是被动承受风雨的雏鸟,而是即将与长兄一同搏击风浪的战友。
接下来的几天,林家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
林向阳和晓梅精心打理参展作品。
“暖手铁盒”被擦得锃亮,晓雨缝制的布套清洗得干干净净;“水锤泵模型”的每一个部件都检查加固,确保演示时万无一失。
林向阳还撰写了一份简洁明了的作品说明,重点阐述创作灵感、制作过程和实际效用,措辞谦逊,充满时代特色。
晓梅则负责整理“向阳学习小组”的材料,挑选了几张能体现集体活动、互助友爱的照片,并写了一份小组活动概况。
林向阳也抽空去了一趟街道办,向李爱华主任做了汇报。
李主任对林向阳这种“主动请示汇报”、“时刻不忘街道培养”的态度十分满意,再次给予了鼓励和支持,并表示展览当天,街道也会派人前去助阵。
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表面上看,林家平静而忙碌,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气息。
然而,林向阳内心的那根弦,始终紧绷着。
他注意到,钱叔这几天似乎格外“悠闲”,总在院里踱步,偶尔“巧遇”林向阳,会看似随意地问起一句:
“展览准备得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困难?”那笑容背后,探究的意味丝毫不减。
更让林向阳隐隐不安的是,他总觉得暗处有眼睛在盯着他。
有时是上学路上一个看似路人的回头,有时是放学后校门口一个陌生的身影。
他知道,这绝非错觉。对方也在观察,在评估。
展览前夜,林向阳最后一次检查了地窖的隐蔽措施,确认万无一失。
他将那张画着滤波电路图的纸条,藏到了一个连弟妹都不知道的绝对隐秘之处。
他坐在炕沿,看着熟睡的弟妹,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明天,他将带领这个家庭,主动踏入一个吉凶未卜的舞台。
机遇与危机,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他能把握住机遇,化解掉危机吗?
那张神秘的滤波电路图,与他即将展示的“土法”发明,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在冥冥之中,是否会因为这次展览,而产生某种意想不到的关联?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
林向阳吹熄了油灯,躺在黑暗中,等待着黎明的到来,也等待着那场即将到来的、决定命运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