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抬起手,不是打招呼,而是用食指,轻轻地、有意无意地,在他自己的门框上,敲击了三下。
嗒。
嗒。
嗒。
声音很轻,但在寂静的寒夜里,却清晰得令人心悸。
做完这个莫名的动作,他深深地看了林向阳一眼,转身缩回屋里,关上了门。
仿佛一个无声的讯号,一个冰冷的注脚。
林向阳站在窗口,满屋的喜悦和肉香似乎瞬间被隔离开来。
窗外是悬挂的丰饶,窗内是温暖的期盼。
而那三声清晰的、来自暗处的敲击,却像三颗冰冷的石子,投入他刚刚因收获而温热的心湖。
敲击声……是什么意思?
计数?警告?还是某种……联络的暗号?
欢庆的年关之下,冰冷的视线从未离开。那无声的敲击,远比喧嚣的争夺更让林向阳感到不安。
【能量:0.50\/10】的光芒稳定地闪烁着,却仿佛无法照亮那三声敲击所暗示的、深不见底的黑暗。
肉有了,年近了,但新的悬念,却随着那三声敲击,悄然叩响了门扉。
半扇猪肉带来的震撼,如同在林家本就备受瞩目的灶膛里又添了一把干柴,让大杂院里的空气持续灼热、复杂地发酵着。
【能量:0.50\/10】的数值仿佛也沾染了年关的喜气,暂时稳定在一个相对安全的门槛。
那悬挂在窗外屋檐下、冻得硬邦邦的几十斤猪肉,成了林家小屋最耀眼也最刺眼的风景。
每日进出,邻居们的目光总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去,混杂着惊叹、羡慕,以及日益滋长的、难以言说的酸意。
林晓梅小心翼翼地保管着大哥最终通过街道补助和少量借款凑齐的肉款收据,视若珍宝。
这是他们拥有这“巨额财富”合法性的铁证。
她的小账本上,为此单独开辟了一页,详细记录着猪肉的每日消耗(极其微量,主要用于熬油和偶尔切一丝提味)和剩余存量,精确到两。
林卫国成了院里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走到哪里都有人好奇地问他扛回半扇猪的壮举,他那憨直的叙述和比划,总能引来一片惊呼。
这极大地满足了一个男孩的虚荣心,连带着他干活更加卖力,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
林晓雨则是最直观感受到生活变化的人。
油渣炒白菜的香气、碗里偶尔浮现的油花,都让她苍白的小脸多了几分红润,夜里睡觉也踏实了许多,不再轻易被冻醒。
林向阳尽力维持着家里的平静和低调。
他深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
他严格约束弟妹,不得炫耀,将大部分猪肉腌制风干,只留少量近期食用。
他甚至切了一小条肥肉,让晓梅给关系不错的孙婶、赵大爷家送去,聊表心意,试图缓和可能存在的嫉妒。
然而,有些嫉妒和怨恨,并非小恩小惠所能化解。
王翠花的眼睛,早在看到那半扇猪的第一眼就彻底红了。
她无法理解,凭什么这几个爹娘死绝的小崽子,不仅能弄出电灯、脱粒机、蜂窝煤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连过年吃肉都能吃得如此“奢华”?
比她家辛辛苦苦攒钱排队买回的肉多出十倍不止!
那悬挂的猪肉,在她眼里不再是食物,而是对她家、对她这个人最大的讽刺和挑衅。
“肯定是走了什么歪门邪道!”
她在家里咬牙切齿地对丈夫嘀咕,“就凭街道奖励那点钱?骗鬼呢!说不定就是偷了谁家的钱!或者那蜂窝煤的方子卖了黑心钱!”
她丈夫闷头抽烟,不置可否,早已习惯了她的刻薄和猜忌。
王翠花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猜测有理。
她开始更加留意林家的一举一动,试图找到“罪证”。
她看到林晓梅偶尔拿着小本本写写画画,便怀疑是在记黑账;
看到林向阳又去废品站,便怀疑是去进行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
甚至看到赵大爷收了林家的肉后,偶尔指点林卫国几下打绳结的技巧,都被她怀疑是在传授什么偷鸡摸狗的本事。
匿名纸条的风波刚刚被林向阳压下,新的危机却又因这年关的猪肉,在王翠花扭曲的心肠里酝酿成熟。
她不敢再去街道办公然闹事,上次被李爱华怼回来的经历还记忆犹新。
但她想到了另一个阴损的办法——写匿名举报信。
她认字不多,但足够拼凑出恶毒的指控。
她找来一张皱巴巴的纸,用儿子写作业剩下的铅笔头,歪歪扭扭地写下:
“领导同志:检举大杂院林向阳。该人成分可疑(父母死因不明),近期突然暴富(非法获得大量猪肉),生活腐化(经常吃肉),怀疑其通过投机倒把、盗窃公家财产(如工厂废料)、甚至可能勾结黑市残余分子(曾有人见黑市混混从其家出入)等手段牟利。其家中常有不明电器(手摇电灯)和违禁书籍(外文图纸),行为鬼祟,严重破坏社会风气,请领导严格查处!”
写完后,她看了一遍,自觉证据确凿,理由充分,脸上露出快意的冷笑。
她没有署名,趁着清晨打扫胡同的机会,悄悄将信塞进了街道办门口的意见箱里。
做完这一切,她感觉心头一口恶气出了大半,整日盼着街道办上门查抄林家,好看一场大戏。
然而,她低估了李爱华主任的政治智慧和对林家的保护力度。
那封匿名信很快被街道办干事取出,送到了李爱华的案头。
李爱华看完信,眉头紧锁,但并非因为信上的内容,而是因为这股阴风邪气本身。
她对林向阳这个孩子是了解的,甚至有几分欣赏和护犊之情。
从改良炉灶、发明脱粒机、巧计维权到推广蜂窝煤,哪一桩哪一件不是光明正大、有利集体、得了上面表扬的?
那半扇猪肉的来历,她亲自去合作社核实过,完全是合法合规的“奖励”和“处理”,无可指摘。
这封信,通篇都是“怀疑”、“可能”、“听说”,毫无实据,明显是眼红嫉妒的恶意诽谤!
尤其是“父母死因不明”、“勾结黑市”这种指控,极其恶毒,在这个年代是足以毁掉一个家庭的严重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