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承安只觉得周身空间一阵剧烈扭曲,先前五行之力带来的充盈感尚未完全平息,整个人便被一股无法抗拒的柔和却又磅礴的力量裹挟、拉扯。
天旋地转,感官完全失灵。视觉所见并非黑暗,而是无数破碎、扭曲的光影色块,如同打翻的调色盘被投入激流;听觉中充斥着嗡鸣与仿佛来自远古的、破碎的空间撕裂声;身体感觉不到上下左右,时而像是被无限拉长,时而又被压缩成一点。
这种体验远超任何高速移动,这是根本性的“位移”,是空间结构本身在对他进行搬运。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瞬,也许是万年,所有的紊乱感骤然消失。
他重重地摔落在实地上,五脏六腑都仿佛移了位,强烈的眩晕感让他趴在地上干呕了数下,才勉强抬起头。
眼前的景象让他瞬间屏住了呼吸。
他并非身处任何已知的地形。脚下是一片光滑如镜、却倒映不出任何影像的漆黑平面,无限延伸。头顶没有日月星辰,只有一片混沌的、缓慢流动的灰色雾气,散发出朦胧的微光,照亮了这个诡异的世界。
而最令人震撼的,是空间本身。
在他前方不远处,一道巨大的、如同水晶碎裂般的“疤痕”贯穿了视野。疤痕内部的景象完全错乱,能看到远方的黑色地面被折叠了上来,甚至垂直地“挂”在视野中,一些散落的发光碎屑在那片区域以违反常理的方式运动,时而瞬间消失,又在另一处毫无征兆地出现。
更远处,偶尔会有空间如同水面般荡漾起涟漪,波纹所过之处,物质的形态会发生短暂的扭曲。
这里,是一片混乱的空间法则显化之地!
一个宏大而淡漠的声音,仿佛自虚空本身发出,直接响彻在他的识海之中:
“空间无形,承载万物;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悟其纹,可缩地成寸;感其变,可咫尺天涯。然空间亦为囚笼,踏错一步,万劫不复。在此参悟,掌握‘虚空步’,踏过前方‘乱空域’,即为通过。”
声音消散,留下陈承安独自面对这片法则混乱的诡异空间。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这试炼绝非让他完全悟透浩瀚无边的空间大道,那绝非他现在这个境界所能企及。那声音提到了“悟其纹”、“感其变”,最终目标怕是一种道法的运用和掌握,而且这应当是一种基础道法,关于空间的几处道法。
陈承安盘膝坐下,仔细感悟其中奥妙,但见前方空间不停地扭曲,以一种无法理解的形式流动。
是的,就是流动,空间如同水流一般在扭曲翻滚,缓缓流动。
而空间在流动的过程中,还有似乎十分微薄壁障一般的屏障在相互碰撞,然后折弯。
他回想起曾在昆仑墟看过的一本名为《虚空衍义》古籍的残篇中看到过零星的记载:“空间非空,乃有层次,叠叠重重,谓之‘褶’;其上有痕,万物运动皆留其迹,谓之‘纹’。感知其褶,顺应其纹,可省力而行,乃至瞬达……”
道理似乎简单,但如何感知?如何顺应?若想感知,只能以自身置入其中仔细体会。
他尝试着向前迈出一步。
就是这寻常的一步,却异变陡生!他明明向前踏步,身体却猛地向左侧平移了数丈,险些失去平衡摔倒在地。
而且周身传来的撕裂感让他猛地明白了,若不是在之前吸收那一道鸿蒙紫气将身体重新淬炼,怕是这一下空间之力便会将自己伤到,更别提感悟了。当下心中凛然,不过他也的的确确通过刚才的触碰知晓了空间力量的一点点运行方式,那是一种整体的,完全统一的一种方式。
“空间是扭曲的!”他心中凛然。这里的空间结构并不平坦,他的常识在这里是致命的错误。而且这种扭曲便是一种统一的力量合集。
他不再贸然行动,而是盘膝坐下,闭上双眼,努力释放出自己那相对微弱的神识,去“触摸”周围的空间。
起初,神识所及之处,只是一片虚无和混乱,各种错乱的空间波动几乎要将他的神识撕碎、带偏,让他头痛欲裂。这就像试图在狂暴的漩涡中分辨出一股细流的方向。
但他没有放弃,想起《虚空衍义》中“静心凝神,以意合空”的告诫,他不再强行探知,而是将神识缓缓收拢在周身极小范围内,如同盲人用心去触摸一件复杂器物的表面纹理。
时间一点点流逝。在这片没有昼夜交替的空间里,陈承安完全沉浸在一种玄而又玄的感知中。
渐渐地,在那一片混沌狂暴中,他捕捉到了一些极其细微的“规律”。
某些方向的空间波动似乎更“顺滑”一些,而另一些方向则充满了阻滞和危险的“褶皱”。他“看”到了之前那道空间疤痕散发出的、肉眼不可见的扭曲力场,也“感觉”到远处那些空间涟漪扩散时带来的、细微的规则变化。
他甚至能模糊地感知到,空间并非完全连续,在某些极细微的尺度上,它似乎也存在某种“脉络”或“节点”。
“这就是‘空间之纹’吗?”他心中似有所悟,“并非实际存在的线条,而是空间结构本身运动、变化的某种趋向性和规律性的显化?”
他再次睁开眼,世界在他眼中已然不同。虽然肉眼看到的依旧是那片混乱景象,但神识感知中,却叠加了一层模糊的、由无数流动的“势”和“痕”构成的网络。
他小心翼翼地再次尝试。他没有用眼睛判断方向,而是凭借神识感知到前方一处相对平稳的“空间流势”,缓缓将脚迈入其中。
这一步,稳稳当当,落到了他预期的地方。
陈承安心中一阵激动,但他立刻压下这股情绪,保持心境的空明。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
他开始进行更多的尝试,在小范围内移动,用心体会脚步落下时,空间那细微无比的反馈力。有时成功,有时还是会判断失误,被混乱的空间带偏方向,甚至有一次猛地踩入一个隐藏的空间褶皱,整条腿瞬间被压缩,剧痛传来,吓得他立刻全力挣脱。
失败、调整、再感知、再尝试……
他仿佛一个初学走路的婴儿,在重新学习如何在这个空间结构异常的世界里移动。他对空间之力的感悟,也从最初模糊的感应,渐渐变得清晰了一点点。
他理解了“距离”在这里是可变的,两点之间,直线并非最短,顺应“空间之纹”的曲线才是捷径。
他隐约触摸到“折叠”的意味,虽然远无法做到,但已能感知到某些点之间存在更“薄”的联系。
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失败和纠正,陈承安站在地上,目光锁定在十丈外一个相对稳定的点。
他深吸一口气,神识高度集中,捕捉到两点之间那一道微弱而顺滑的“空间流势”。他调动起体内初步与空间产生共鸣的微弱灵力,不是用于推动身体,而是用于“贴合”那道流势。
脚步迈出。
身影微微一晃,仿佛闪烁了一下,带起一丝极细微的空间涟漪。
下一刻,他的身影出现在了十丈之外的那个点,落点精准,仿佛只是寻常地走了一小步。
经过反复尝试,他终于可以在这片空间里来回穿梭,而再往后,他本身的扶风步已然成就神通,能否融入其中?陈承安闭目继续参悟。
这里仿佛没有时间与岁月,即便是有,陈承安也不会去考虑,毕竟对于修士来说,一点点的时间不值一提,他们悠长的寿命本就是经常陷入某一种道的感悟,有时甚至百年。
不知经过了多久,陈承安睁开双眸,一缕精光自某种爆射而出,他在脑海中推演了亿万次扶风步与这种空间漫步的结合,终于做到了两者统一,陈承安站起身形,尝试着用空间漫步的方式走出了一步,然后第二步,在之后用扶风步跳跃到同一空间的某个点瞬间转换成空间法则之力,成了。
成了!此步法,漫步虚空,便唤作“虚空步”!
虽然只是最最粗浅的运用,距离真正的缩地成寸、天涯咫尺相差十万八千里,只能在这片特殊空间内借助已有的“势”进行短距离的、取巧般的移动,但这确确实实是对空间之力最基础的运用!
陈承安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他回头望了一眼那片更加混乱、布满了可见和不可见陷阱的“乱空域”,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他休息片刻,恢复了些许精神和灵力,然后迈开了步伐。
这一次,他不再是被空间左右,而是开始尝试着去利用和引导空间。
他的身影在乱空域的边缘变得飘忽不定,时而消失,时而在另一处出现,时而以诡异的角度折线前进,巧妙地避开那些危险的空间裂缝和扭曲力场。每一步踏出,都带起细微的空间涟漪,仿佛水滴融入湖面,成为了这片空间律动的一部分。
过程依旧凶险万分,数次险些被突然出现的空间裂痕吞噬,但他对空间之纹的感知越来越清晰,对虚空步的运用也越发纯熟。
最终,当他有惊无险地踏出乱空域的最后一步,重新感受到稳定平坦的空间时,身后的混乱景象缓缓淡去。
那宏大的声音再次响起,似乎带着一丝极淡的赞许:
“善。空间无垠,汝所见不过沧海一粟。然既已初窥门径,种子已播下,日后能至何种境界,皆看汝之造化。”
“空间试炼,通过。”
声音落下,陈承安感到周围景物再次开始模糊变换。他没有抵抗,心中仍在回味着刚才那玄妙无比的感知和移动方式。
空间之道,浩如烟海,他今日所悟,不过掬起了一捧水,看到了水中的一丝倒影。但这一捧水,这一丝倒影,已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下一刻,新的试炼场景,正在他眼前迅速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