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承安参悟到的这轮盘无形无质,却真实存在於忘川的法则之中,研磨着时光,研磨着记忆,研磨着灵魂的杂质,更研磨着阴阳本身!
此刻就在河畔,陈承安再次施展出了阴阳大磨。
他一直觉得这个忘川有缺失的东西,但具体又说不上来。这次参悟到的是一门术法,不能算是功法。
术法成,则需要演化,之前参悟靠的是此地固有的生死之气,如今再次施展,则是以自身混沌羽化经的祭炼的法力施展而出。
不出意料,以混沌法力施展的阴阳大磨毫无晦涩之意,这也印证了陈承安之前的猜想,自己这混沌羽化经修行出来的灵力以及原力都是混沌法力,混沌法力可以催动任意天地间存在的术法。
“阴阳轮转,死生相继……研磨……”陈承安喃喃自语,他丹田内的冰火造化鼎震荡得越发剧烈,鼎身的冰纹与火纹自主亮起,仿佛要脱离鼎身,演化出什么,不过陈承安并未理会,此刻他的全部神念都放在阴阳磨盘之上。
他福至心灵,双手不自觉地抬起,左手掌心极阴死气汇聚,冰寒刺骨,右手掌心一点纯阳生机凝聚,温暖蓬勃。两股截然相反的力量在他身前缓缓旋转,最初互相排斥,难以调和,但在忘川磅礴的阴阳道韵影响下,渐渐形成一个模糊的、缓慢旋转的灰白磨盘虚影!
这磨盘一出,周遭的忘川之水都似乎微微一滞!无数魂影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带着本能地敬畏。
磨盘虚影缓缓转动,发出低沉仿佛来自远古的轰鸣。左边磨盘落下的是精纯的死寂阴气,右边磨盘升腾起的却是被淬炼过的生命阳气!虽只是雏形,却已初步具备了研磨阴阳、转化生死的无上意境!
“这,这次施展出来的比刚才施展的威力强了不止一倍!”洛洛在一旁看得屏息,她能感受到那小小磨盘虚影中蕴含的可怕潜力。
陈冥渊眼中爆发出惊人的神采,自己这儿子的悟性,远超他的想象!竟能直接从忘川道韵中凝聚出这等神通信念的雏形!
然而,道途漫漫,玄机未穷!阴阳大磨虽已推演圆满,亦经催发验证,然陈承安灵台深处那道感悟却仍未止息。体内冰火造化鼎嗡鸣不止,鼎身自有灵应,如闻大道纶音,跃跃欲动。他身为丹道大家,对丹鼎之性了然于胸,此刻鼎中气机流转,似与冥冥中某种更高存在交感共鸣,显是更深层次的造化将至。
陈承安凝神内照,但见丹田之中,冰火造化鼎辉光流转,竟与先前显化的阴阳大磨虚影彼此呼应、气脉交联。他心念电转,豁然开朗:“冰火者,亦阴阳之变也!而鼎者,乃熔炼造化之器!”
《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相推,而生变化;水火既济,乃成造化。昔日祖师以鼎炼丹,不过熔炼草木金石;而今若是以天地为鼎、阴阳为火、混沌为源,那所熔所炼,又将为何物?
此念一生,如混沌初劈,顿时引动丹田深处那缕天地之间绝无仅有的“混沌不灭火”!火苗轰然暴涨,不再微弱摇曳,而是化作浩瀚炽烈的混沌之火,顷刻充盈冰火造化鼎,更透鼎而出,与他方才悟得的阴阳大磨虚影交融互渗。
而陈承安的混沌不灭火却是十分特殊,最初的原始火苗是得自昆仑墟的传承,然后跟着陈承安
“嗡——!”
一声远比先前更为恢宏、恍若开辟鸿蒙的道音自他体内震荡传出,忘川为之战栗,虚空泛起涟漪。
只见那阴阳大磨虚影骤然扩展,骤然飞在半空,磨盘之上仿佛有一个漏斗一般将四周无尽的生死交缠之气纷纷吸引过来,通过磨盘研磨成纯粹生或纯粹死的气息萦绕在陈承安身体上空徘徊不去。
而陈承安丹田中的冰火造化鼎忽然发出万道光华,然后在陈承安身体外围一座巍然恢弘的炉鼎虚影慢慢呈现!
此鼎于虚虚渺渺间凭空而出,围绕着陈承安的身体,带着陈承安慢慢飞上忘川之上,悬空而立。
旁边的陈冥渊大惊失色,连忙掐诀准备出手。因为这忘川河鹅毛不浮,自有其法则,常人是无法横渡的。但见陈承安悬浮于其上安然无恙,提着的心放下了一丝,但是掐起的法诀并未散去。
但见一尊古鼎包裹着陈承安悬于忘川之上,三足定住幽冥浊浪,两耳收纳阴阳二气。但见鼎身非金非玉,呈混沌玄黄之色,通体流转着太初道韵,鼎腹深处似有星河流转,万界生灭。此鼎名曰“造化乾坤鼎”,乃是以冰火造化鼎为基,熔炼了陈承安前世记忆深处那尊炼化矮个子蛮夷、源自昆仑墟的上古神器道韵所化。其形态暗合《云笈七签》所载“神鼎三元,一曰天光,二曰地纪,三曰人灵”,更有《洞神八帝妙精经》中“乾坤鼎现,万法归宗”之威仪。
鼎壁左侧镌北冥寒渊之纹,冰晶层叠如鲲鹏垂天之翼,森然寒气凝作《山海经》中“钟山之神,烛阴睁目为昼,瞑目为夜”的寂灭道则;右侧铸南明离火之相,烈焰翻涌似凤凰涅盘之姿,灼热道纹暗合《淮南子》所言“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的焚天伟力。二者交缠如阴阳双鱼,冰火之力非但不相冲,反在鼎腹中央凝成一团混沌真火,吞吐间演绎《易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宇宙至理。
鼎内氤氲之气渐浓,先是化作五色霞光流转不休:白金锐气斩破虚妄,青木生机萌发灵芽,黑水真精涵养万物,赤火神光炼化浊秽,黄土厚德载物承天。五行衍化之间,忽有四象圣兽虚影显化——青龙腾云布雨,白虎啸震西山,朱雀振翅燎原,玄武负天载地。地火水风四极之力随之沸腾,竟在鼎中重演《列子·天瑞篇》“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的洪荒景象。
陈承安眸中冰火二气暴涨,双手结出的法印引动周天星斗,朗声诵出偈语:
昆仑墟里炼玄黄,冰火同炉证混茫。
三足撑开清浊界,双耳收尽日月光。
五行转动乾坤沸,四象沉浮造化彰。
莫道虚影无实质,太初道韵自煌煌。
诗声未落,天地熔炉轰然震鸣,鼎口喷薄出万道霞光,忘川之水骤然翻滚,卷起千丈巨浪,血月之辉仿佛扭曲了一般被吞入鼎中混沌火海。幽魂厉啸声中,但见鼎身浮现出《道藏·太上洞神五星诸宿日月混常经》所载“鼎器者,天地之象,阴阳之户”的太古篆文,每一个字符都闪烁着足以重定地火水风的无上道威。
陈冥渊猛地踏步上前,独臂一挥,无形气障护住身旁洛洛与自身。他凝视那天地熔炉虚影,脸上尽是难以抑制的震撼与激动:
“妙哉!妙哉!以身为本,以天地为炉,夺乾坤造化,炼五行四象,返本归源!吾儿承安,竟能悟得如此通天大道!此非术非法,此乃无上神通之基,直指大道本源!”
这番动静实在过于骇人,道韵澎湃如潮,几乎惊动了小半个冥界。无数强横存在自沉眠中苏醒,或惊疑、或凝重、或忌惮地将目光投向忘川河畔,暗自推算这突现的惊天变数究竟源于何人。
陈承安缓缓收功,天地熔炉虚影徐徐纳入体内,与冰火造化鼎、混沌不灭火彻底交融,不分彼此。他的气息愈发渊深内敛,周身却隐隐有五行之气流转,四象之象潜藏,仿佛体内自蕴一方正不断演化生灭的微缩宇宙。
他先是悟出了混沌磨盘,又进一步悟出了天地熔炉,如今他的一身攻伐大数已成气候。
他望向父亲,眼中神光湛然,已是对自身道途有了更深领悟。
陈冥渊重重一拍儿子肩膀,声音因激动而沙哑:“得此熔炉大道,阴阳轮回之秘在你眼前已如掌中观纹!你也真正有了在这世间存身的底蕴!好!好!好!”
这番话说完,旁边的洛洛撇撇嘴,你当本皇是个摆设不成。
实际上这也难怪,陈冥渊自是知晓自家老爷子的本事,奈何多年前老爷子身受重伤,一身修为跌落至地脉境,他才无奈之下离家闯荡,想要尽快提升修为,守护陈家,结果阴差阳错与一奇女子但下了陈承安,再之后陈承安的母亲不知所踪,他在将陈承安送回了陈家。自己则是踏遍天下四处找寻妻子,无果之时,无意之间触动了幽冥地府的界主考核,凭借一腔热血和一身正气,他竟然通过了考核,成了这有名地府的一界之主,也就是冥王。
但是成了冥王他便无法再离开幽冥界,对陈家发生的事情也只能从一些幽魂口中得知一二,但他身份敏感,如今这冥界一盘散沙,很多时候他都是处于暗处。
陈承安从极北冰海的海眼进入幽冥界,他凭借血脉感应便知道了自家宝贝儿子来了幽冥界,于是匆匆赶来与之汇合,才有了之前的事情。
如今见到儿子的优秀,他怎能不感慨万千。
三人默默无言地望着眼前忘川之水奔流不息,血月幽光凄迷如旧。
陈承安内心渐渐有了一些想法,人间界,幽冥界都需要改变,他在朝堂十几年,谋划甚大,布局深远,如今尚未结束便因为突如其来的变故自己回了寒冥关疗伤,然后被洛洛拉着来了这里,如今自己的身体恢复,修为更上一层,洛洛所寻找之物也有了线索,等洛洛的事情结束,他们还要回到人间界,他隐约升起了一丝念想,他要改变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