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路边的知了,也像吃了蒙汗药一样,叫声都没有平时响亮了。
“叮铃铃.......叮铃铃.......”
村长张斌一看电话,是自己儿子打来的。
“儿子,你打电话来干什么呢?”
“爸,告诉你个好消息,我进面试了,苏州司法局,苏州的同学说,一年到手30个达不溜。”
“真的?真的?你好好准备啊,不行花钱报个班。”
“放心吧,爸。我笔试成绩比第二名高五分,面试肯定没有问题。后面只要政审合格,我就上岸了。”
“哈哈哈哈,儿子恭喜你啊。对了政审是什么?”
“政审就是审查一下我的档案、政治立场、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家庭背景等,最主要是看家里人有没有犯罪记录。爸,我不是和你说过么?您忘了?”
村长张斌听着自己儿子的声音,脑袋里一片空白。
他漫无目的的走着,走着走着竟然走到了村委。
村委的大门紧紧闭着,突然一声异响惊醒了他。
“村委里有人?”
张斌想到。
“不好!密钥!”
他三步化作两步,用力一推门,竟然没有推动,门里面被反锁着。
村长立马看向窗户。
窗户里一道人的身影出现在玻璃里。
“书记”
“张斌!”
“怎么是你?”村长和村支书异口同声地说道。
“这不是睡不着,过来溜达溜达么!”村长摸着脑袋说道。
“俺也一样!”
村支书打开门,让村长张斌进去。
里面和平常没有什么区别,只是门后树立着一根生铁火柱。
顾名思义,就是捅眼的工具!
“张斌,你说要是咱们不交这笔钱,李乡长会不会把咱们免了。”
“免就免了呗,只要不影响到我孩子就行了!”
“你说,咱们现在交上去,是不是就没事?”村支书再次看向村长张斌。
“李乡长是这么说的,可是交上去村里怎么交代?”村长说道。
“交代什么?这钱又不是他们捐的,这是张道陵那小子捐的。”村支书说话中带着点怒气。
“说起来,张道陵还得叫咱俩伯伯呢!”
“是啊。”村支书略带感慨道。
“其实,都怪张道陵,他好好的捐这钱干什么?名他赚走了,现在弄得咱俩里外不是人!”
站在长辈角度,村长说话也没了顾忌,不由得将心里话说了出来。
“是啊,都怪他。不行咱们把锁撬了,先将钱交给李乡长。有事他扛着,咱们也少些责任,至少不影响你儿子考试。”
面对村支书的提议,张斌沉默不语,也没有说支持,也不说反对。
“不行就算了,我回去睡觉了,大不了以后不干了。”
村支书见他一直不表态,又想得好处又不想担责,天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他转身就要走。
“等等,我同意了。”
“同意什么?”
“同意将钱交给李乡长。”村长张斌心里百般折磨,一边是自己的乡亲们,一边是自己的儿子。
到最后,他还是决定妥协。
自己挨骂就挨骂吧!只要自己儿子以后过得好就行了。
“张斌,这就对了。别总想着置身事外,明哲保身。这次说不定是一个机会,一个升官发财的机会。”
村支书笑着把手伸进自己裤子的口袋里,将手机录音按灭。
两人很快撬了锁拿到了密钥,村支书带着村长骑车去了乡镇府。
当李正斌看到密钥时,脸上笑出了褶子。
他还对两人的深明大义表扬了一番,“你们干得很好,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如果提拔,组织一定会优先考虑你们的。”
村支书听到这句话笑得合不拢嘴。
两人回村的路上,村支书看向村长问道:“你说李乡长,什么时候会提拔我们啊?”
“哼!他说这话你也信?想升官想疯了吧,你回去还是好好看看三国演义吧!”村长被他问烦了,不耐地说道。
“张斌,你不想升官发财?”
“那当然,我就没有想过。”
“哈哈哈哈.......张斌,你以为你是什么好东西?我是为了我自己,你为了你儿子,咱们五十步笑百步罢了,你还笑话起我了!”
时间一晃两天过去了,谁也没有发现异常。
张家村的各位村民,都在按照张道陵留下来的发展规划各家各户分配任务。
大爷爷的小儿子张林才,去乡里办事,他刚出村就意外发现,工具车拉着水泥正在村外补路。
“你们这活干得也太敷衍了,谁找你们来的,干成这样能拿到工资?”
“你是干什么的,走开走开。”
干活的工人,一看是村民,立马将他轰走。
张林才都气笑了,玛德!干活干成这样,我非得叫村里人都来看看才行。
要是这么敷衍了事,一分钱也别想从张家村手里拿到。
他敲锣打鼓,一家一户宣传。
很快聚集了三十来号壮劳力,来到了村庄外面。
张林才将他们修补过的路踢开。
“你们看,这踏马哪有水泥呢?看着挺老实的,一肚子鬼水。他们就是这样糊弄人,骗钱的。咱们去找村长和村支书。”
工人们见村民们都很激动,也不敢多说话,毕竟他们就四个人。
刚刚他们人多,说话硬气。
现在攻守易形了,他们成了受气的鹌鹑低下了脑袋。
可到村委一问,村长和村支书都说没有找过人修路。
再详细询问,原来他们接的是乡政府的工程。
“五千块钱,让我们把路上坑坑洼洼地地方补好。可是五千块钱能买个啥。那么大的坑,用水泥肯定赔钱。我们也没有办法,毕竟我们都在用力的活着!”
原来是搞了个乌龙啊。
张林才不光得给工人们赔礼道歉,还得受自己村民的白眼。
一番折腾下来,原本想去乡里的张林才被耽误了时间。
第二天,张林才早早就起床,赶往乡里。
快到乡里的时候,又遇上了昨天那伙人。
不光有农民工,还有乡长李正斌以及一组摄像采访的人员。
“李乡长,你是怎么想到为十里乡的居民修路的呢?”
“其实,说来惭愧。我来十里乡快两年了,一直没有跑到过最偏僻的西沟村。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道路不通,所以为了改善居民出行,乡政府特地拨款三百万用于修缮道路。”
“还三百万,面子工程吧,材料费有三千没有?”
张林才听到他吹牛皮,不禁开口嘲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