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事数年,袁熙明白了一个道理,经学水平和治事水平是两个概念,经学水平高,并不代表能治事。这是很多名士最后身败名裂的根本原因。
如今在幽州任教的孔融也是其中之一。
但卢植是个例外。
卢植不仅经学水平很高,而且治事水平也高,而且能文能武,既能治民,也能治军。
但他这样的人才却没有得到重用。
袁熙后来认真想过这件事,觉得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洛阳的风气如此,崇尚清谈,喜欢讨论经学的微言大义,会因为一字之异争得你死我活,偏偏卢植却不尚章句;
另一个原因,自然是因为卢植出身边州寒门,祖上没有做大官的。他根本不懂如何与权贵们打交道,屡屡犯颜直谏。权贵们看似礼贤下士,接受了卢植的建议,却从此将卢植打入另册。
若非如此,以卢植的自身能力,加上扶风马氏的师门衬托,卢植的仕途会一帆风顺。
可要是真那样的话,卢植就和那些名士没什么区别了。
所以,袁熙反复比较后,还是觉得卢植保持本心比较好。虽然仕途不够顺利,却也没有违背良心,没有造成什么杀孽。
他用人也喜欢用有真材实学的人,不喜欢那种只会坐而论道的。他让孔融去教书,而不是干别的,不是他不缺人,没有空闲的官职,而是孔融除了教书,干不了别的。
他不希望卢毓成为那样的人。
或者说,他不希望任何一个读书人变成那样的人。
就算不能说是那些人毁了大汉,至少也要占一部分责任。
偏偏这样的人现在还不少,大将军身边有,兄长袁谭身边也有,甚至连袁尚身边也有。他因为不受宠,不受重视,除了孔融之外,反倒没几个这样的人。天天打交道的不是胡人,就是卢毓这样的边州人。
在这群中,卢毓已经算是最有能力的了。也因为如此,这竖子平时自负得很,说话非常冲,连袁熙都顶撞,其他人就更不在话下了。
袁熙也不吃亏,两句话搞得他哑了火。
两人重新讨论回陈到的去留。
袁熙知道袁绍有意邀请陈到回汝南人的阵营,但他却不清楚陈到本人的意见。陈到是汝南人不假,但当初可没人在意陈到,否则陈到也不会追随刘备去荆州。在已经确认了君臣身份的前提下,再想拉他回来,可不容易。
刘备能招揽到的人才不多,但只要跟了他的,都不会轻易离开。
为了赵云,他花了多少心血,付出了多少代价,才让刘备主动放弃,两次催请赵云赴任。
总体来说,袁熙觉得袁绍和他身边的谋士有点一厢情愿,他们根本不清楚刘备是什么样的人,也不清楚刘备有什么样的能力,以为陈到会轻易离开刘备。
他们根本没有认真看待刘备。
卢毓深以为然,难得地共情起刘备来。“刘玄德能力有限,但为人无愧于心,能得人死力。”
——
刘备出了袁熙大营,将两柄长矛递给陈到,让他挂在马鞍上,忽然心生疑惑。
袁熙打造了两柄长矛,一柄送给张飞,一柄送给糜芳,看似没问题,实际上问题多多。
就算他有了袁熙送的剑,他身边的诸将中,唯独陈到没有得到任何馈赠。
作为一个世家子弟,这不像是袁熙会犯的错。对袁熙来说,一柄长矛值不了几个钱,因此在陈到心里留下芥蒂才是大损失。
毕竟陈到还是他的同郡,打起交道来比别人要方便得多。
除非他有别的想法,比如私下馈赠,或者其他的。
刘备翻身上马,看看陈到。“那两柄矛是镇北将军送的,一柄给益德,一柄给子方。”
陈到说道:“这么长的矛,也只有他们用得。”
“你也用得。叔至,你最近与镇北将军有什么冲突吗?”
陈到一愣,笑道:“府君何出此言?就因为他没送我一柄矛?”
刘备点点头。“他这样的世家子,绝不会犯这样的错。如果这么做,一定有原因。”
“那我就不清楚了。我每次见他,都与府君一起,没有私下交往过,更谈不上得罪他。”
“那就是大将军那边有什么想法了。”刘备迅速想到了问题的根源。
与袁熙相处多日,他还是了解袁熙的人,待人诚恳,不屑于玩弄太多的手段,有什么事都是摆在明处,将杜夫人送给关羽也是大大方方的送。反倒是袁绍那边,喜欢玩各种花样。
考虑到这段时间袁尚劳师无功,又没有擅长骑将的将领,不得不以并州来换自己称臣,刘备觉得,留下陈到可能是袁绍的备用方案。
陈到或许无法换取一州之地,但袁绍肯定愿意为此付出一大笔报酬。
刘备笑了笑,心里有些说不出的滋味。
自从主动放弃赵云之后,袁绍似乎觉得自己可以放弃任何人了,只要有足够的好处。
人啦,不可不慎其始。只要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假如袁绍真的开出一个难以拒绝的条件,他要放弃陈到吗?
就算他不放弃,陈到也不肯走,就是一个好的结局吗?
他看似有得选,其实没得选。
“叔至,你觉得袁氏诸子中,谁最有可能成为储君?”
“储君?”陈到很是惊讶。“现在说这些,是不是太早了。”
“不早了,关中不战而定,袁氏受天命必将广为传播。不出意外的话,禅代就在眼前。就算不禅代,袁本初也会受姓九锡,进爵为公。这是迟早的事,你我之间,又何必避讳呢。”
陈到叹了一口气,点点头。“府君说得是。战事既然已经结束,袁显甫也有凉州人为他掌骑,府君可以考虑回辽东,为迎接天子做些准备了。至于谁会为成储君,与我等又有什么关系?”
“还是有点关系的。”刘备苦笑道:“如果袁本初依旧惯例,以袁显思为储君,自然无事。如果他非要废长立幼,以袁显甫为储君。只怕天下尚未统一,就要先来一场兄弟之争。”
陈到想了一会,突然说道:“府君为何不提袁显雍?”
“他?”刘备愣了片刻,哑然失笑。“你看他想争位吗?他现在就想回到草原上,像个胡虏一样自由自在。我前两天还听他埋怨这儿闷热,没有草原上凉爽,要回草原避暑呢。”
陈到摇摇头。“有些事,不是想不想争就可以不争的。若天意在他,他躲得掉吗?”
刘备无语。
不得不说,袁熙是有些天意在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