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正巧赶上贾政休沐在家,贾环无事前来贾政书房请安。刚到书房外,就听里面见贾政怒声道:“简直是胡闹!眼下内兄才升了九省都统奉旨查边,蟠儿就惹出来这样的人命官司,为了一个女子争风吃醋,当街行凶!倘若被人拿住把柄,内兄恐要遭到那些言官御史的弹劾,到时如何自处?可见薛家平时也是疏于教导的!捅出这天大的篓子。”
“我也知道蟠儿惹了大祸,可怜我那妹妹早年寡居,自己守着一双儿女,好不容易才把孩子们带大。蟠儿固然顽略了些,恐怕也是一时迷了心窍,才失手打死人的,还请老爷看在我的面子上,让人打点一二,好歹留下妹妹家这一点子香火。”王夫人带着哭腔说道。
“哎,罢了罢了!”贾政一见王夫人落泪,心下不忍,放缓了声音道:“你也不用在我面前委屈。信上不是说她们一家不日要进京嘛,届时就让她们暂居府里,让蟠儿跟着宝玉他们一起去家学上学,也省的在外面惹祸。我这边休书于雨村,希望他能看在我的薄面上,设法斡旋吧。”
“我替妹妹一家多谢老爷,那我先回佛堂去了!”王夫人见贾政答应帮忙此事,才放心道。
贾环一听王夫人要走,赶忙转身藏在影壁墙后,待王夫人和丫鬟走远后,方现身来到书房外正了正衣冠,故意咳嗽一声,才走进书房。
贾政听见咳嗽声,转过身正看见贾环进来,恍惚间只觉得多日不见,这环儿与以往略有不同,微微有些出神。
“给父亲请安!”贾环躬身施礼。
贾政这才回过神,说道:“起来吧,前几日听太爷说你最近功课不错,学业上进益许多。不过也不要骄傲,还需勤奋读书,早日考取功名才是正事。”
“父亲教训的是,儿子记住了!”贾环答道:“儿子今天来想找父亲借几本书看。”
“借书?借什么书?”贾政问道。
“想是父亲近日公务繁忙,怎地就忘记了,上月父亲答应儿子可以来父亲房中借阅书籍。”贾环答道。
贾政这才想起之前答应过贾环凡他休沐之时可以来借书,道:“既然功课精益了,多读些书也是好的,权当对你的奖励了。不过还是得把四书五经这些正经书弄通透。别像你哥哥,总在浓词艳赋上下功夫,不知上进!”
贾环连声称是,心道:他何止不知上进,让您知道学堂里的荒唐事,不得气死。
说完贾政便去一旁继续研究棋盘上的残局去了,贾环也转身进了书房里的书库。不得不说贾政虽然对仕途不善经营,但是学问比起贾代儒强太多了,只是他读书读的未免有些酸腐太过。而贾家的藏书也甚是丰厚,包括古今旷典,天文地理,兵书战策,甚至还有几本医学药理、各类杂学。只是被贾政放在角落里蒙尘。贾环偷瞄了一眼正在研究残局的贾政,偷偷将那几本兵书、医术藏在怀里,又顺便拿了几本名人典籍和诗集,确认贾政看不出痕迹,才走出书房,对贾政道:“父亲我选好了。”
“都选了些什么书啊?”贾政头也不抬的问道。
贾环将书名告诉贾政,贾政听罢到都是些正经书籍,随口说道:“拿回去就要好好研读,下次我要考教功课的。还有记得没事多去给看看老太太,疼也是白疼。去吧!”
贾环连忙答道:“父亲教训的是,孩儿这就去给老祖宗请安。”说完便急忙退出书房,来至门外,常舒一口气,毕竟他们兄弟二人在贾政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喘,更何况偷拿父亲的书,这要被发现,指不定又得一顿家法伺候。想到这,贾环赶忙加快脚步向自己的小院而去。
回到房中将书籍整理好,贾环就带着琥珀赶往贾母住处请安,此时屋内,贾母此时正歪在美人榻上,身边凤姐、李纨、迎春、探春、惜春一大帮子人说说笑笑,好不热闹,唯独不见宝玉、黛玉二人,想必又腻歪在一起玩耍了。
贾环刚至荣禧堂门外,就有两个小丫鬟传话道:“环三爷来了。”一边将门帘打起,贾环来到贾母跟前跪下行礼:“孙儿给老祖宗请安!”贾母心情不错,笑道:“快起来吧!鸳鸯给环哥倒碗热茶来。”
贾环坐在迎春身边坐下,鸳鸯端过一杯热茶放在贾环面前,贾环道了声谢。贾母看着贾环笑道:“环哥今天怎么得空过来了。”
贾环赔笑道:“回老祖宗话,今日学堂功课要紧,所以没来给老祖宗请安,还请老祖宗别怪罪孙儿。”
贾母此时仔细打量着贾环,才发现半月不见,贾环长高了许多,眉目之间越发的像已故的贾代善,心中一阵酸楚柔声道:“多日不见环哥倒是长高了些,也壮实了,越发的像你爷爷当年的模样了。”
正说话间,门外丫鬟道:“二夫人来了。”众人一听,连忙起身,此时王夫人已经带着金钏儿、彩霞来至厅,先向贾母行了礼,又受了众小辈们一礼,方才坐下,此时李纨跟凤姐主动起身到王夫人身后伺候着。贾母看到王夫人开口道:“今日政儿难得休沐,你怎么没在那边陪着啊,倒有空过来给我请安!”
“老爷那边陪客人,我在那边不方便,正好过来给老太太请安,还有件事情要禀告老太太。”
老太太起身,鸳鸯整理下靠枕,让贾母靠的更舒服点。贾母笑道:“有什么事就说吧。还用的着这么正式。”
王夫人笑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我金陵的妹子来信说,她们一家三口不日要来京城,我想着哥哥刚刚升了官,得了外放的差事,没有在家。京里就我这一个亲人了,我们姊妹又好久没见了,想留她们在府里多住些日子。”
贾母一听,笑道:“是这么个礼,既然薛家远道而来就安排多住一阵,让凤丫头去安排。”转头又道:“凤丫头,虽然都是实在亲戚,毕竟远来是客,切不可怠慢了人家,让人家说咱们贾家不懂礼数,失了体面。”
凤姐笑道:“老祖宗放心,那可是也是我姑妈呢?不得好好照顾,只要老祖宗不怪我把好的东西都给了娘家人就行了。”
众人听完都是一笑,贾母更是笑骂道:“这个猴儿,快撕她的嘴!”
贾环又待了一阵子,便托词有功课要做回去了。
又过了几日,忽有家人来报薛家人到了京城,贾府门前张灯结彩,上下如迎上宾,凤姐更是将贾府里里外外安排的妥妥当当,不仅三春、黛玉都收拾妥当,就连宝玉、贾环、贾兰也都跟学堂告了假,等着迎接薛姨妈一家人。
不多时,只见王熙凤带着丫鬟婆子一大群人,簇拥着一位穿着打扮极其富贵的中年妇人和一位十二三岁的小姐,只见她生的肤如凝脂,眉目含春,举止娴雅,此时整由大门鱼贯而入,别提多气派了,比及黛玉进府时的排场简直天壤之别。
王夫人一见妹妹来了,喜笑颜开忙带了女媳人等,接出大厅,将薛姨妈等接了进去。王夫人拉着妹妹的手嘘寒问暖,姊妹们多年未见,自有说不完的话,泣笑叙阔一番后带着薛姨妈和宝钗拜见贾母,将人情土物各种酬献了。王夫人又介绍众人与薛姨妈和宝钗一一见过,佳贾母也吩咐凤姐置办酒席,为薛姨妈一家接风洗尘,薛蟠则是跟着贾赦、贾政、贾琏等男宾在外院用席。
酒席之间,宝玉对宝钗有加,又是倒酒、又是补菜,嘴里说个不停,众人也是围着宝钗敬酒敬茶,谈笑风生,全然冷落一旁的黛玉。
黛玉则是心中一阵酸楚,少言寡语,默默用饭,正待烦闷之时,一块鸡肉落入黛玉碗中,黛玉抬头一看,只见贾环满脸微笑看着自己。贾环笑道:“林姐姐,今日的这家荷叶鸡做的不错,多吃一点。”
看着贾环的笑容,黛玉心中一暖:“多谢环哥了。”然后咬了一小口,轻声道:“今日这荷叶鸡做的比以往更香滑些。”
宝玉听回首间正看到此景,眼中流出一丝嫉恨,随即又和宝钗说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