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没用上两天,李江就召集了全员把这事的处理结果公示了。
孙胜美怂恿曲天恶意伤害他人,扣全年工分。曲曲天也是,帮凶,扣十个月工分。
张平不及时组织,扣三个月工分。
这事确实跟孙青没关系,所以孙青在怎么闹,大队也只是口头评训。
孙青原本就和孙胜美有过间隙,现在又发生这事,两家彻底结了仇,跟孙胜美她爸妈,也就是自己亲哥哥家也彻底断了来往。
见面就眼红。
孙胜美和张平两个人,可想而知,更甚。
彻底不想好了,自处罚下来,两个人破罐子破摔,天天干杖,孙胜美憋着气,就跟张平干,连娘家也不回了。
听说张平要给大丫送人,正寻摸人家呢。
和处理结果一同下来的,还有之前答应赔偿秦巧梅的175块钱。
至于这钱,到底是曲天家里出的,还是要送女儿的张平家里,那就不得而知了。
秦巧梅也不管那事,十天后去警局跟曲天签了和解书。
曲天肉眼可见没精神儿了,也不张牙舞爪了。
见到秦巧梅和陆旷恨不得绕路走。
秦巧梅跟曲天也没啥说的,她跟曲天说白了,一点仇怨都没有,也就陆旷帮着张诚打过曲天一次。
这期间秦家也来人了,得知都处理好了还是愤愤,秦二当场就说,“我找人给张平套麻袋揍一顿,让他对我妹子存龌龊心思。”
秦二还是拎得清,知道这事就出在张平和孙胜美头上。
秦妈还要去大队说法,都被秦巧梅劝下来了。
“就当发一笔横财了。”
秦二冷嗤,“这200块钱我宁可不要,这是欺负咱们娘家没人。”
那天秦大也在,倒是一直没吭声。
结果直到今天,秦二把秦四送过来的时候才说,秦大当天晚上没回家,摸着黑给张平打了一顿。
和秦四一起过来的,还有他身后背着的筐,“妈说这是我在你这的口粮。”
原来带的是粮食。
“我去找二狗玩。”秦四一来就找惦记二狗,走的时候就要掏秦二的兜。
秦二还特别贴心的把兜拉开,让他全拿走。
秦四嘿嘿两声,“二哥,三姐,我走了。”
等秦四走了,秦二才说,“跑吧跑吧,最后的好日子了。”
此时秦巧梅正坐在炕上,一个腿盘着,一个腿伸开,弯腰絮棉花呢。
闻言也从窗户往外看了一眼秦四欢快的背影,笑着摇摇头,又低下头弄手上的活。
这半个月忙忙活活,说给陆旷做个棉袄,现在还没弄完。
这棉花虽然是弹完的,但被机器压缩过,用的时候还得人工一片一片,一缕一缕的絮,这样才蓬松软和。
她絮完,然后拿去李桂香家,让她用缝纫机扎一下就行。
“你家男人呢?”秦二拆开个糖,丢进嘴里,“那个孙子后来没惹事吗?”
“他跟张彪去师傅家抬木头了,估计一会就回来了。”
秦巧梅把絮了大半的棉袄里子,往炕梢拉,穿鞋下了地,“没有。”
张平被人揍情理之中,这种人大家伙都恨不得给个一拳。
看张平鼻青脸肿的,除了幸灾乐祸,就是幸灾乐祸了。
甚至都说揍得好。
听所给张平气的,现在都没去上工。
秦二听了还是呵呵冷笑,“都白瞎儿这名。”
说来也巧了,张平跟陆旷师傅一个名。
张师傅知道之后也是吹鼻子瞪眼的气的够呛。
秦巧梅有些好笑,没再接着这个话题说下去,问了秦二别的,“上次我跟妈说好的,东西带过来了没?”
上次秦家来,秦巧梅找机会说了猎木仓的事,秦妈答应了。
秦二挑挑眉,秦巧梅顺着视线看向秦四背着的筐。
秦巧梅往下一翻,好家伙,给拆成零件压在筐底下了。
秦二腿一蹬,大爷似的,“今儿在这睡,明儿我跟陆旷一起上山。”
“就你俩?”秦巧梅问。
“还有一个。”
秦巧梅以为是张诚,也就没多问。
倒是秦二又有话问了,“老四那个学习的事你安排好了。”
“安排好了。”
不然叫秦四过来干啥?
“谁教?是你家那个知青不?”
秦巧梅:“我。”
秦二:“?”
————
秦巧梅晚上多弄了菜,还蒸了馒头。
秦二带了饭盒,一如既往的两个。
秦巧梅看见饭盒才意识到不对,问秦二,“跟你们一块上山的人是谁?”
秦二这才说,“阿青。”
那丫头就住在山脚,常年在山里摸爬滚打,当‘赶山人’正合适。
“明儿主要也不干啥,就看看陆旷之前设的陷阱还在不在,然后就是阿青知道几个有货的地方,领我们去看看。”
“真就因为阿青熟悉山里?”
“不然?”秦二当即反问回去。
但反问的太快,倒是显得有些不对了。
秦二顿时 闭嘴不说话了。
秦巧梅也识趣的没再问。
收拾好去外屋地做饭。
秦巧梅翻了翻秦四带过来的粮食,有两斤白米。
剩下的都是玉米面和小米。
最下面有个小坛子。
秦巧梅打开。
秦巧梅沉默。
一坛子大疙瘩。
“妈说那个还没腌好,要等一段时间再吃。”
秦二及时补充了一句,生怕秦巧梅今儿就给吃了。
秦巧梅把坛子封好口,“……知道了。”
没料到秦四和秦二是今天来,秦巧梅发的面有点少,蒸出来的玉米面馒头不够吃,而且还要加上他陆旷和秦二明天带的。
秦巧梅打算只蒸出来,不吃。
晚上的主食她重新做。
她记得之前答应陆旷说给他做山东煎饼。
正好今天试试。
但是摊煎饼得用鏊子。
她家没有。
要是用大锅烙,只能加鸡蛋,烙锅出溜。
秦巧梅想了想,转头去喊李桂香。
“桂香,你家有没有鏊子?”
“摊煎饼嘛?有。”李桂香立马说,“你现在弄来不及了啊,那东西得发酵。”
秦巧梅:”……那你先借我吧。”
现在的人,多数都是闯关来的,家家户户差不多都有鏊子。
就她没有。
她之前也没想着弄。
鏊子不大,也就40公分,架在炉子上正好。
可惜了,今天吃不上了,只能等明儿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