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一出,原本还有些嘈杂的大厅,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聚焦到了台上那个年轻人身上。
特别是前排就坐的那几位市领导,更是饶有兴致地调整了一下坐姿,看着晏明洲,想听听他会怎么回答。
晏明洲看着那个一脸紧张又充满期盼的小记者,笑了笑,做了个请坐的手势。
他没有急着回答,而是拿着话筒,在台上不紧不慢地踱了两步。
他身上那件剪裁合体的西装,随着他的动作,勾勒出流畅的线条,那从容淡定的样子,仿佛他不是在面对一场数百人的即兴提问,而是在自家的客厅里准备跟朋友闲聊几句。
“为什么选择这里?”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好奇的脸,语气很平实,“理由很简单,两个字,市场。”
“我来之前,也考察过省里其他几个城市,说实话,比咱们这儿经济更发达,政策更优惠的地方不是没有。”
“但我在那些地方,没看到像咱们这儿这么……渴的市场。”
他用了个很奇特的词。
“渴?”那个叫孙晓燕的女记者下意识地扶了扶眼镜,追问了一句,“晏先生,您能具体解释一下这个渴字吗?”
“当然可以。”晏明洲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手里的钱也越来越多,这是肉眼可见的事实,可大家能买到的好东西却还是那么几样,特别是给孩子的东西,更是少之又少。”
“大家渴望买到更好的,更有趣的,更能代表新生活的东西,但市场上没有,或者说很少,你去百货大楼的玩具柜台看看,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种,铁皮青蛙,塑料娃娃之类的,十年了,没什么变化。”
“这种渴望就像是人渴了想喝水一样,是一种最本能,也最强烈的需求。这种需求,就是商机,就是市场。”
“至于对未来的看法嘛……”晏明洲的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我不是领导,不懂什么大政方针,也说不出什么高瞻远瞩的话,我只知道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哪里有渴望,哪里就有生意做。我相信,咱们这个城市,渴望的空间还大得很。”
一番话说得是既实在,又通透。
台下的那些经销商们听得是连连点头,心里暗暗佩服。
他们天天跟市场打交道,怎么就没总结出这么精辟的道理来?
人家这眼光就是比自己毒!
前排的市领导们也露出了赞许的神色。
这个年轻人,有想法,有胆识,还不浮夸,是个真正懂市场,做实事的人。
只有红旗商场的总经理王卓,听完这番话翻了个白眼。
晏明洲说的每一个字,都像一记无形的耳光,火辣辣地抽在他脸上。
他商场里那些几十年不变的老旧商品,可不就是满足不了渴望的最好证明吗?
发布会结束后,晏明洲几乎是被一群疯狂的经销商和记者给围住了。
“晏老板!留个联系方式!下个月一号我第一个来排队!”
“晏先生!我是晚报的记者,能不能给您做个专访?”
“晏总!我们是省城的经销商,您看能不能给我们留点货?”
陈默和王虎两个人,一左一右,跟两尊门神似的护在晏明洲身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人群中杀出一条血路,挤进了皇冠轿车里。
回到招待所,晏明洲刚准备让陈默去叫点饭菜,房间的电话就响了。
是县长秘书小李打来的。
“晏厂长,您好,我是顾岩县长的秘书。”电话那头的声音,客气又公式化,“顾县长说,您今天在发布会上的发言非常精彩,他很受启发,想邀请您明天下午,去他那里坐一坐,不知道您方不方便?”
晏明洲的眉毛挑了一下。
这只狐狸,终于忍不住要出洞了。
“方便。”晏明洲的语气很平静,“替我谢谢顾县长,我明天下午准时到。”
-
第二天下午,晏明洲让王虎开车送自己到了县政府大楼下。
他让王虎和陈默在车里等着,自己一个人走了进去。
副县长办公室在三楼,一路上,他遇到了不少来办事的干部和群众,几乎所有人看到他,都会下意识地多看两眼,还有人小声地议论着。
看来,昨天那场发布会的效果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顾岩的办公室不大,但收拾得井井有条。
办公桌上文件堆得很高,但都用不同的文件夹分门别类地码放得整整齐齐,一丝不乱。
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市里地图,上面用红蓝铅笔标注着各种各样的记号,有些地方还画了圈,打了问号。
这是一个真正干事的人的办公室。
顾岩今天穿了身很正式的干部装,头发也梳得一丝不苟,整个人看起来比在面馆时更多了几分威严。
他亲自给晏明洲泡了杯茶,动作行云流水,显然是经常做这种事。
“晏厂长,请坐。”
“顾县长太客气了。”晏明洲在他对面的沙发上坐下。
两人你来我往地寒暄了几句,都是些场面话,气氛不冷不热。
但晏明洲能感觉到,对方那双看似温和的眼睛,其实一直在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自己,从自己的衣着到自己端茶杯的姿势,每一个细节都没放过。
终于,顾岩放下了茶杯,进入了正题。
“晏厂长,我找你来主要是想跟你聊聊,你们明洲实业未来的发展规划。”他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哦?”晏明洲挑了挑眉,“顾县长对我们一个刚成立的小公司,也这么关心?”
“当然关心。”顾岩的表情很认真,“明洲实业现在是我们市新兴民营企业的代表,你们的发展方向,对全市其他想要改革的企业都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所以,你们的每一步我们都很重视。”
晏明洲心里乐了,跟这种人说话,就是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那顾县长想听哪方面的?”
“就从政策法规说起吧。”顾岩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我看了你们的注册资料,注册资本三十万,我想知道,晏厂长这么大的手笔,对咱们市现行的这些针对民营企业的扶持政策,有没有什么看法?或者说,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政府部门改进的?”
这个问题,就有点刁钻了。
说没看法吧,显得你没水平,不关心政策。
说有看法吧,一个不小心就容易变成抱怨和提要求,落了下乘。
晏明洲像是没听出里面的陷阱,他笑了笑,身体往后一靠,换了个舒服的姿势。
“看法嘛谈不上,倒是有个不成熟的小建议。”
“请讲。”
“我觉得咱们市的政策很好,很全面。”晏明洲先是肯定了一句,然后话锋一转,“但就是……有点太公平了。”
“公平?”顾岩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
“对,公平。”晏明洲点了点头,“无论是真心想干事创业的,还是想钻空子捞一笔的,享受到的政策都是一样的,这就好比是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时间长了,真正想干事的人积极性难免会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