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红烧肉管够的盛宴,在村民们心满意足的饱嗝声和热烈的掌声中缓缓落下了帷幕。
人们三三两两地扛着自家的桌子板凳,心满意足地散去。
每个人的脸上都还残留着吃到大鱼大肉后的油光,以及对晏明洲描绘的那个美好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
晏明洲并没有急着回家休息。
他婉拒了钱玉芬让他回屋喝茶的提议,而是转头对身旁的晏卫国和刘明主任说道:“大伯,刘主任,我想……去村里的小学看一看。”
去小学?
晏卫国和刘明都是一愣。
他们没想到,这位刚回乡的大人物,在经历了如此喧闹的一天后,关心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村里的教育。
刘明主任的眼中立刻闪过一丝由衷的赞许。
看看!
什么叫境界?
这就叫境界!
那些普通的生意人,回乡探亲最多也就是吃吃喝喝,发点钱物。
而这位晏先生,却把目光投向了最根本的关系到下一代未来的教育问题上。
这思想觉悟,高下立判!
“好!好啊!”刘明主任连声称赞,“晏先生心系教育,真是我们安平县之福!卫国同志,你快前面带路!”
晏卫国也回过神来,脸上露出了几分自豪,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
“明洲啊,你想去看看,那敢情好。”他搓了搓手,说道,“只是……咱们村这小学,条件简陋了点,你可别嫌弃。”
“大伯,您说的哪里话。”晏明洲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教育是国家未来的根基,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我去看看也是应该的。”
他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让在场的刘明主任和孙局长,都不由得暗暗点头。
一行人在晏卫国的带领下,朝着村尾的方向走去。
红旗大队的小学,坐落在村子最偏僻的一个角落。
与其说是学校,不如说是几间比普通村民家的房子还要破旧的泥坯房。
墙壁上满是风雨侵蚀后留下的斑驳痕迹,有些地方甚至露出了里面的麦秆和泥胎。
屋顶上的瓦片也残缺不全,可以想象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就得下小雨。
窗户上没有一块完整的玻璃,大多是用报纸或者塑料布糊上的,被风吹得呼啦呼啦作响。
学校唯一的操场,就是门前一片凹凸不平的黄土地。
一个用两根木杆和一块破木板搭成的篮球架,孤零零地立在那里,篮筐早已不知去向。
看到眼前这副景象,即便是早已有了心理准备的晏明洲,眉头还是不由得微微皱起。
而此时,正是下午上课的时间。
从那几间破旧的教室里,传来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我们热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
那声音,稚嫩清脆,充满了希望,但在这破败的环境映衬下,却又显得那么让人心酸。
晏卫国的老脸一阵发烫。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明洲啊,你别看这房子破,咱们村这小学在公社里还算是好的呢,最起码咱有正经的老师。”
他口中的正经老师,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一个因为身体原因没能去当兵,自愿留下来教书的年轻人。
刘明主任看着晏明洲那愈发凝重的表情,也适时地叹了口气,说道:“晏先生,您也看到了,我们县财政确实困难啊,教育经费每年都拨,但分到下面各个村,就实在是……杯水车薪了。”
他的话既是解释,也是一种巧妙的哭穷。
晏明洲没有说话。
他走到一间教室的窗前,透过那破了洞的报纸,向里面望去。
教室里,光线昏暗。
几十个年纪大小不一的孩子,挤在一间教室里进行着复式教学。
他们坐的是高矮不一,用木头和砖头拼凑起来的课桌椅。
手里的课本,大多都卷了角,破旧不堪。
讲台上,一个年轻的男老师,正用一小截白色的粉笔,在黑得发亮的木板上,一笔一划地认真写着字。
孩子们都仰着头,用一种极其渴望的眼神,看着黑板,看着老师。
那眼神,纯净得像山里的泉水,充满了对知识的向往。
当他们的目光无意中与窗外的晏明洲对上时,先是一愣,随即又都害羞地低下了头。
晏明洲的心,仿佛被什么东西轻轻地刺了一下。
他前世是孤儿,深知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而眼前这些孩子,却要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去追寻他们那渺茫的未来。
他沉默了许久,才转过身,对着身旁的晏卫国和刘明主任,用一种郑重的语气说道:
“大伯,刘主任。”
“这个学校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我想以我个人的名义,为我们村的小学捐一笔款。”
捐款?
晏卫国和刘明再次被震惊了!
他们想过,晏明洲看到这破败的景象可能会感慨几句,甚至可能会许诺将来投资建厂后再来帮忙修缮。
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他竟然会如此直接如此果断地,当场就要捐款!
“明……明洲,你说的是真的?”晏卫国结结巴巴地问道,他感觉自己的脑子已经快要不够用了。
“当然是真的。”晏明洲点了点头,“我这次回来,带了一些美金,我想先拿出一万美金,作为第一笔捐款。”
一……一万美金?!
“轰!”
刘明和孙局长的脑子里,仿佛有颗原子弹爆炸了!
他们被这个数字,彻底炸得外焦里嫩,神魂出窍!
一万美金!
按照官方汇率,那就是一万七千块人民币!
一万七千块!
这是什么概念?
他们安平县全县一年的教育经费,加起来都不到这个数!
用这笔钱,别说修缮这几间破教室了,就是推倒了重新盖一栋崭新的,全县最气派的砖瓦结构教学楼都绰绰有余!
“晏……晏先生……”刘明主任感觉自己的声音都在颤抖,他抓住晏明洲的手,激动得语无伦次,“您……您说的是真的?一万美金?您知道……这笔钱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吗?”
“我知道。”晏明洲的表情,平静而又坚定,“意味着,我们的孩子,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意味着他们冬天不用再挨冻,雨天不用再漏雨,意味着他们能有新的课桌椅和足够用的书本笔墨。”
“刘主任,钱,如果不能花在最需要的地方,那它就只是一堆废纸。”
“能为家乡的孩子们做点事,这是我,也是我祖父,最愿意看到的。”
这一刻,刘明和孙局长看着他,眼神里,再也没有了丝毫的试探和审视。
只剩下一种最纯粹发自肺腑的敬佩!
他们彻底相信了。
彻底相信了晏明洲之前所说的一切。
一个把教育看得如此之重,一个能为了一群素不相识的家乡孩子,一掷万金的人,他的心中,必然怀揣着最赤诚的家国情怀!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假的?
他说的每一个字,都必然是真的!
“晏先生!”刘明主任紧紧地握着晏明洲的手,虎目含泪,激动地说道,“我代表安平县三十万父老乡亲,代表这些孩子们,谢谢您!谢谢您的深明大义,雪中送炭!”
“我向您保证!这笔钱,我们一定会专款专用!一分一毫都用在刀刃上!我们会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把学校建成我们全县的样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