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蕙兰的办事效率,比晏明洲预想的还要高。
仅仅过了一天,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好消息,便送到了他的面前。
第二天上午,晏明洲正在房间里看书,一本从招待所借来的,介绍北州市风土人情的画册,房间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是方蕙兰打来的。
“晏先生,市侨办的王建国主任,亲自到我们招待所来了。”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激动和敬畏,“王主任想……想跟您见个面,当面了解一下您的情况。”
主任亲自上门拜访!
这在涉外招待所的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
通常都是外宾或华侨,去相关单位拜访,哪有让单位领导亲自上门的道理?
这足以说明,市里对这位晏先生的重视程度,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哦?王主任亲自来了?”
晏明洲的语气里,透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仿佛对这份殊荣感到有些受宠若惊。
但他心里,却平静如水。
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布了这么大的一个局,如果连一个市级侨办主任都钓不来,那他这个归国华侨富三代的人设,也就算白立了。
“方经理,那您看,我是在房间里等王主任,还是……下去迎接一下?”他将姿态放得很低,一副虚心请教的样子。
“您在房间稍等就好。”方蕙兰立刻说道,“王主任是来拜访您的,哪有让您下去迎接的道理,我这就陪王主任上来。”
挂了电话,晏明洲走到镜子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表。
他今天穿着一件驼色的羊绒衫,搭配一条深色的西裤,既显得休闲舒适,又不失稳重得体。
手腕上那块上海牌手表,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彰显着主人的不凡身份。
片刻之后,门口传来了敲门声。
晏明洲走过去打开门,只见方蕙兰正陪着一位身材微胖,面容和蔼,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站在门口。
毫无疑问,这位,就是市侨办的王建国主任。
“王主任,您好!”晏明洲没有等方蕙兰介绍,便主动伸出手,脸上带着真诚而谦逊的微笑,“我是晏明洲,劳驾您亲自跑一趟,真是过意不去。”
他的举动,让王建国微微一愣,随即眼中露出了赞许的神色。
不卑不亢,礼数周到。
这年轻人的气度,果然不凡。
“晏先生,你好你好!”王建国与他握了握手,热情地说道,“听说你回国寻亲,我这个做侨务工作的,理应来看看你嘛!快,让我们进去坐。”
三人走进会客厅,在沙发上分主次坐下。
方蕙兰亲自为两人泡上了招待所里最好的龙井茶,然后便知趣地找了个借口,退出了房间,将空间留给了他们。
“晏先生,你在美国生活习惯了,回到国内,还适应吗?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王建国一开口,便是充满关怀的家常话,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谢谢王主任关心。”晏明洲微笑着回答,“国内的一切都让我感到很亲切,就像……回家了一样,唯一的困难,就是希望能尽快找到我的亲人,完成祖父的心愿。”
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剧本上。
王建国点了点头,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你的事情,蕙兰同志都跟我说了,你放心,我们已经通知了公安和民政部门,让他们协同查找,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的。”
他说着,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了那本泛黄的华侨档案簿,翻到记录着晏鸿远,信息的那一页。
“晏先生,你看看,这是我们查到的,关于你祖父晏鸿远老先生的资料,你核对一下,信息有没有出入?”
晏明洲接过档案簿,目光落在那些早已烂熟于心的文字上。
心想,看来系统安排的身份还算靠谱,不至于让自己毫无对证。
他的眼神,瞬间变得复杂起来。
有怀念,有感叹,还有一丝……无法归家的惆怅。
他沉默了片刻,才用一种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缓缓地开口,开始讲述那个被他编织了数遍的故事。
“没错,这就是我的祖父。”
“他十四岁那年,因为家乡闹饥荒,被同村的人骗说去南洋能赚大钱,结果被当成猪仔卖到了美国,修铁路,挖金矿,受尽了苦难……”
“他说,那个年代,华人在海外,是最低贱的存在,命比草还贱,直到……直到新中国成立,直到我们在朝鲜战场上胜利,我们这些海外华人,才第一次真正地挺直了腰杆!”
晏明洲的声音不高,但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重重地敲击在王建国的心上。
他的眼中,闪烁着泪光,那不是表演,而是他将自己前世孤儿的身份,与这个虚构的故事,产生了某种深刻的共鸣。
王建国听得也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他亲身经历过那个屈辱的年代,所以更能理解晏明洲话语中蕴含的复杂情感。
“后来,祖父靠着自己的努力和一点运气,在美国站稳了脚跟,创下了一份家业,但他心里,始终惦记着祖国,惦记着家乡的亲人。”
“他常说,叶落要归根,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亲眼看到祖国变得强大,没能再回到家乡看一看。”
“所以,他一直嘱咐我,一定要回来,不仅要找到亲人,更要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为华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说到这里,晏明洲站起身,对着王建国,深深地鞠了一躬。
“王主任,这就是我的故事,寻亲,只是第一步,我真正的目的,是希望能在家乡,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王建国也被他的情绪感染,连忙站起来,扶住他。
“好!好啊!”他拍着晏明洲的肩膀,激动地说道,“晏先生,有你这份心,我们国家何愁不能富强!你放心,你的事,就是我们北州市的头等大事!不光是寻亲,你将来有什么投资计划,我们市政府,也一定给你最大的支持!”
他此刻,已经完全被这个爱国华侨的赤子之心所打动。
他决定,要将晏明洲的事迹,作为正面典型,上报给省里,甚至……更高层!
会谈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就在这时,晏明洲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了一丝苦恼。
“王主任,只是……在等待消息的这段时间,我一个人待在招待所里,也实在无聊,我对北州的一切都感到很新奇,很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一下我们家乡现在的发展情况。”
“但您也知道,我刚回来,人生地不熟,出门也不方便……”
王建国一听,立刻会意。
“这好办!”他大手一挥,“我马上给市里的机关车队打电话,让他们给你派一辆专车,再配一个熟悉本地情况的司机!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一切费用,都由我们侨办来出!”
这正是晏明洲想要的结果。
一辆官方派来的专车,比他自己花钱雇的出租车,分量可重太多了。
这不仅是代步工具,更是一张护身符,一个移动的身份证明。
当他乘坐着这辆车,出现在北州市的任何一个地方时,所有人都会知道,他晏明洲,是政府的贵客。
“那……怎么好意思呢?”晏明洲故作推辞。
“应该的!应该的!”王建国笑道,“就这么定了!”
事情谈妥,王建国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他要立刻回去,召开会议,写报告,将这件天大的好事,层层上报。
而晏明洲,则站在窗前,看着王建国乘坐的吉普车消失在街道尽头,嘴角的笑意,愈发深邃。
自己的计划,又成功地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接下来,他就要利用这辆专车,和这段等待的时间,去好好地考察一下这个城市。
当然,更重要的,是去寻找新的……嫌弃值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