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兰多安利中心球馆活像个通电的马戏团大棚。主队球迷们穿着那身蓝白相间的应援t恤,挥舞着毛巾,声浪一阵高过一阵,就等着他们的“超人”霍华德腾空而起,把来自纽约的这群不速之客挂在篮筐上示众。魔术队那群高射炮们——特科格鲁、刘易斯、皮特鲁斯——在热身时投篮那叫一个轻松惬意,仿佛篮筐像佛罗里达的海湾一样宽阔。
跳球环节,霍华德果然不负众望,弹簧腿一蹬,轻松把球拨给了尼尔森。魔术队迅速落位,招牌的“一星四射”阵型摆开,霍华德往禁区边缘一站,像艘航空母舰。尼尔森手势一比划,球吊给了左侧低位的霍华德。
魔兽接球,面对的是扎克·兰多夫。兰多夫那身板,横向发展,下盘稳得像台安装了液压装置的冰箱。霍华德运球,发力向后一坐——他预想中对手人仰马翻的场景没出现,自己反而像是撞在了一堵浇筑了混凝土的厚墙上,弹了回来。篮下空间被兰多夫那硕大的臀部卡得严严实实。
霍华德不信邪,调整脚步,再次发力硬凿。肌肉碰撞发出“嘭、嘭”的闷响,听着都替他疼。连拱了三下,位置非但没推进去,反而被兰多夫顶得离篮筐更远了点儿。进攻时间所剩无几,霍华德只能勉强来个略带后仰的小勾手。那球弧线歪得离谱,砸在篮脖子上弹得老高。
兰多夫甚至懒得起跳,只是用后背把霍华德死死压在身后,看着大卫·李轻松收下篮板。
“小伙子,光会跳可不行,”兰多夫回防时,那瓮声瓮气的声音穿透了现场的嘈杂,“地板上的功夫,你得叫我一声老师。”
轮到尼克斯进攻。卡尔德隆稳稳运球过半场,根本不急着打快。李特在弱侧溜达,带着皮特鲁斯进行无球马拉松。球三传两导,最后还是交给了在左侧低位再次张手要球的兰多夫。
兰多夫接球,这次面对霍华德的正面防守。他双手持球置于腰间,撅着屁股,像一头在泥潭里打滚的河马,开始了他标志性的背身单打。第一下,霍华德咬牙顶住,脚步没动。第二下,力量加大,霍华德上半身微微后仰。第三下,兰多夫使出了看家本领,那浑厚的核心力量猛然爆发,结合着一个小幅度的转身,直接把霍华德挤开了半个身位。
就是这半个身位,对兰多夫来说已经足够。他根本不起跳,直接一个低手的舔篮,篮球乖巧地擦板入筐。霍华德挥出的封盖手臂,只拍到了一团空气。
“看见没?这叫技术!”兰多夫回防时还不忘指点江山,“你那点弹跳,留着扣篮大赛用吧!”
下一个回合,魔术队学乖了,试图让霍华德提到高位给尼尔森做个挡拆。可这招在尼克斯面前也不好使。兰多夫根本不管外切的霍华德,直接缩在罚球线以下区域,摆明了放你霍华德在中距离投——反正你那手活,投死了我认。尼尔森挡拆后找不到突破路线,想把球回给霍华德,李特的长臂一直在传球路线上若即若离地干扰。球勉强传到霍华德手里,魔兽在中距离拿着球,像个拿到烫手山芋的孩子,投也不是,传也不是,最后只能硬着头皮运一步,来个十分别扭的抛射,结果又是一个三不沾。
魔术队的进攻彻底便秘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内外连线,被尼克斯用肌肉和轮转掐得死死的。霍华德在内线打不动兰多夫,提到外线又毫无威胁。外线的射手们被尼克斯那群疯狗追着屁股跑,接球都困难,更别说舒服地投篮了。
反过来,尼克斯的进攻打得那叫一个朴实无华且枯燥。就是找兰多夫这个点。这次他换到了右翼低位,背身接球,感受了一下身后霍华德的顶防力量。他突然一个迅捷的底线转身,霍华德反应极快,立刻横移封堵。谁知兰多夫这只是个假动作,轴心脚纹丝不动,把球拉回,身体像陀螺一样又转回了面框状态。霍华德被他这连续的两个转身晃得重心都快丢了。兰多夫趁着这稍纵即逝的空隙,轻松起跳,一个小抛投。
再中!
霍华德脸上的笑容早就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戏耍后的茫然和恼怒。他赖以成名的弹跳和封盖,在兰多夫这种地板流大师面前,就像重拳打在棉花上,毫无用武之地。
第一节比赛就在这种节奏中进行。魔术队的进攻打得支离破碎,完全没了常规赛行云流水的样子。霍华德在篮下被兰多夫用吨位、力量和扎实的脚步安排得明明白白。尼克斯则是不紧不慢,每一次进攻都几乎耗到20秒以后,然后把球交给低位的兰多夫,看他用各种方式把篮球放进篮筐。
当第一节结束的哨声响起时,记分牌上显示着28比18。尼克斯反客为主,领先了10分。霍华德低着头走向替补席,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流下,第一节他4投0中,靠罚球拿了1分,抢了3个篮板。而他对位的兰多夫,单节6投5中,稳稳拿下10分4篮板,把那身蓝色的魔术球衣衬得格外刺眼。
安利中心球馆之前那股狂欢节般的气氛早就泄了气,只剩下球迷们面面相觑的困惑和窃窃私语。他们心目中的超人,在纽约来的那台推土机面前,第一节就败下了阵。这东部决赛的开局,和所有人预想的,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