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计划”以一种近乎完美的姿态向前推进,项目组内洋溢着一种乐观而自信的氛围。阶段性目标的接连达成,市场反馈的持续升温,都像温暖的阳光,驱散了早期弥漫的紧张与不确定性。连办公室里那几盆绿植,似乎都因为主人心情的放松而显得更加翠绿盎然。
林小溪的生活也仿佛被纳入了某种高速而平稳的轨道。白天,她在项目区内运筹帷幄,与团队成员高效协作;晚上,偶尔的加班也不再像最初那样充满煎熬,反而带着一种为目标拼搏的充实感。陈默的关怀依旧如春风般和煦,定时送来的早餐,下班时的“偶遇”护送,周末恰到好处的邀约,都为她紧绷的神经提供了宝贵的舒缓。
然而,在这片看似和谐顺畅的表象之下,一种近乎本能的警觉,如同水底细微的暗流,开始在林小溪心底悄然涌动。
事情的起因是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周三下午,她像往常一样审阅着各渠道反馈回来的实时数据报表。大部分数据曲线都呈现出健康上扬的趋势,符合甚至略超预期。但当她目光扫过其中一个新兴社交平台的用户活跃度细分图表时,指尖在鼠标上微微一顿。
图表显示,该平台18-25岁年龄段的用户互动率,在最近三天出现了一个非常细微、但持续存在的下滑趋势,大约在1.5%到2%之间。这个跌幅很小,混杂在整体上涨的大趋势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甚至可以归因于正常的数据波动。
但林小溪的眉头却轻轻蹙了起来。她记得很清楚,这个年龄层是他们前期重点布局、并且投入了相当营销资源的精准目标群体之一,之前的互动率一直非常稳定且缓慢攀升。这种毫无征兆、连续数日的微小下滑,像光滑丝绸上的一根细微倒刺,勾住了她职业的敏感度。
她没有立刻声张,而是调出了该平台更详细的后台数据,试图找出原因——是否是某个KoL的推广内容效果衰减?还是平台算法有了不易察觉的调整?抑或是出现了新的、分散用户注意力的热点?
排查工作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她对比了不同内容类型的表现,查看了用户评论的关键词变化,甚至核对了竞争对手在同一平台近期的动……结果却一无所获。一切看起来都“正常”得令人不安。
这种找不到确切原因的“异常”,比一个明确的坏消息更让人心神不宁。它像一颗微小却坚硬的石子,投入她原本逐渐平静的心湖,漾开一圈圈疑虑的涟漪。
她将这一发现,连同详细的数据截图和初步排查结果,用谨慎的措辞写进了周五需要提交的每周工作简报里,在“风险与挑战”一栏做了简要说明。她没有夸大其词,只是客观陈述了事实和自己的困惑。
周五上午,简报准时发送出去。她知道顾言琛会在上午处理完邮件。果然,不到半小时,邮件状态显示为“已读”。
她等待着,心里预设了几种可能——他可能会回复一串问题,要求她深入分析;可能会直接一个电话打到她座机上,言简意赅地询问细节;或者,他可能根本不会在意这种“小事”,直接忽略。
然而,他的回复方式出乎她的意料。
邮件回复得极快,快得几乎不像他平日审阅重要报告的风格。内容更是简洁到极致,只有两个冷冰冰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宋体字:
“已知。”
没有追问,没有指示,甚至连一个标点符号的余韵都没有。仿佛她提交的那段带着疑虑的文字,只是一缕无需在意的轻烟。
林小溪盯着屏幕上那两个字,怔了半晌。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漫上心头。这不像顾言琛。以他对细节的苛求和对项目的掌控欲,面对任何潜在的、哪怕再微小的风险苗头,他都不该是这种近乎漠然的反应。
除非……他早已知道?或者,他有比她更深入的判断,认为这根本不值一提?又或者,他的注意力,已经被更重要、更棘手的事情完全占据了?
这个念头让她下意识地抬起头,目光越过办公区的隔断,投向走廊尽头那间独立的总经理办公室。百叶窗没有完全闭合,留有一道缝隙。
就在这时,那扇厚重的实木门从里面被拉开,资本运作板块的负责人秦风,一脸凝重地走了出来。他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文件夹,脚步匆匆,甚至没有像往常一样和路过的人点头示意,径直走向了电梯间,眉心拧成了一个深刻的“川”字。
几乎是前后脚,顾言琛的身影也出现在门口。他没有送客,只是站在门边,目送秦风离开。夕阳的光线从走廊尽头的窗户斜射进来,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林小溪看不清他具体的表情,但能清晰地感受到那股笼罩在他周身、几乎化为实质的低气压和凝重。他的站姿依旧挺拔,却莫名给人一种绷紧到极致的弓弦般的感觉。
他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目光倏地转向项目区这边,精准地捕捉到了林小溪未来得及收回的视线。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短暂相接。
那一瞬间,林小溪的心脏猛地一缩。他的眼神深邃得像不见底的寒潭,里面翻涌着太多她看不懂的复杂情绪——有沉重,有决断,有一闪而过的疲惫,甚至……还有一种极其隐晦的,类似于……担忧?
但这复杂的情绪仅仅存在了不到半秒,便被他迅速敛去,快得让她怀疑是否是自己的错觉。他的眼神恢复了惯常的冷静与疏离,仿佛刚才那一瞥只是她的幻觉。他什么也没说,面无表情地转身,退回了办公室,关上了门。将那一片沉重的氛围,也重新锁了回去。
周围是同事们忙碌而寻常的交谈声、键盘敲击声,但林小溪却感觉仿佛有一层无形的隔膜,将她与这片“正常”隔绝开来。顾言琛那反常的简短回复,秦风凝重的脸色,还有顾言琛刚才那个复杂难辨的眼神……这些碎片拼凑在一起,在她心中勾勒出一幅模糊却令人不安的图景。
她的直觉,那个在三年职场磨砺中变得敏锐的直觉,正在向她发出尖锐的警报。这风平浪静的成功表象之下,一定隐藏着她尚未知晓的、正在酝酿的风暴。而这风暴的核心,似乎正与那个紧闭着办公室门的男人息息相关。
她忽然想起,最近几次核心组会议上,顾言琛虽然依旧掌控全局,但偶尔会在他以为无人注意的瞬间,指尖无意识地轻敲桌面,或者视线短暂地放空,投向窗外遥远的天际。那是他陷入深度思考或者承受巨大压力时,连他自己都未必察觉的小动作。
他到底在面对着什么?是资本市场的压力?是来自集团总部更上层的博弈?还是……与“晨曦计划”本身相关的、更致命的威胁?
那个她发现的数据异常,是否与这一切有关?
无数个问号像藤蔓一样缠绕上她的心。她发现,尽管她一再告诫自己要与顾言琛保持距离,但当他可能身处于某种未知的漩涡中心时,她竟无法做到真正的置身事外和漠不关心。一种难以言喻的担忧,混杂着对项目前景的不安,悄然在她心底弥漫开来。
她重新将目光投向电脑屏幕,那个标注着细微下滑趋势的图表,和顾言琛那冰冷的“已知”二字,仿佛都带上了一种不祥的预兆。
林小溪关掉了数据报表页面,却关不掉心底那份愈发清晰的不安。她看了一眼窗外渐渐沉落的夕阳,霞光绚烂,却仿佛预示着风暴来临前最后的平静。她知道,有些她无法掌控的事情正在发生,而她和顾言琛,以及整个“晨曦计划”,或许都正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向一个未知的、充满变数的方向。这份平静,脆弱得如同泡沫,一触即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