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噼啪作响,火星溅落在吕卫国沾满泥土的裤腿上。他在怀里摸索半天,终于掏出半截铅笔和一张皱巴巴的油纸——那是从日军补给箱里捡来的,边角还沾着点机油。
他把纸平铺在膝盖上,借着跳动的火光,飞快地写了起来,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轻响。
“妹夫,热河战事吃紧,日军装备精良,火力凶猛,我部弹药匮乏,伤亡惨重。此前你所赠枪支帮我们度过不少难关,但如今形势愈发严峻,不知能否再支援一批武器?哪怕只是步枪、子弹,若能有手榴弹,便是雪中送炭。盼复。”
写完后,吕卫国反复读了两遍,确认没有遗漏,才小心翼翼地将纸折成小块,塞进贴身的衣袋里。他转头看向身边的小李——这是队伍里最年轻的队员,却也是最机灵的,之前多次躲过日军搜查。
“小李,”吕卫国紧紧握住他的手,声音沙哑却坚定,“你务必设法回北平,找到南锣鼓巷四合院的何大清,把信亲手交给他。路上要避开日军检查站,实在绕不过就扮成难民,无论如何,信不能丢。”
小李用力点头,把信从吕卫国手里接过,仔细藏进鞋底——那里被他用刀划了个小口,刚好能容下信纸。
第二天凌晨,天还没亮,小李换上一身打补丁的百姓衣裳,背着半袋野菜,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营地,朝着北平的方向走去。
而此时的北平,夜幕刚降,华灯初上。何大清拖着疲惫的身体从丰泽园回来,一进门就瘫坐在太师椅上,连外套都没力气脱。吕清心端着一碗温水走过来,递到他手里,轻声问:“你说大哥在热河,会不会有危险啊?这几天总梦见他受伤。”
何大清一饮而尽,重重叹了口气:“打仗哪有不危险的?但他既然选了这条路,就有他的骨气。咱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帮他。”话音刚落,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突兀。
何大清瞬间警觉,起身走到门边,透过门缝往外看——门外站着个陌生年轻人,衣服凌乱,胳膊上还缠着带血的破布,眼神却透着急切。
“何大哥!”年轻人看到门缝里的身影,激动地压低声音,“我是吕卫国同志的队员,这是他让我给你带的信!”
何大清连忙开门,把人拉进屋里,关上门接过信。拆开一看,吕卫国的字迹潦草却有力,字里行间的急迫几乎要透纸而出。
他的脸色渐渐凝重,额角冒出细汗——弹药匮乏、伤亡惨重,热河的情况比他想的还要糟。
“你先别急,”何大清拍了拍小李的肩膀,转身从衣柜里找了身干净衣裳递过去,“先换身衣服,别着凉。我去给你弄点吃的。”
他匆匆跑进厨房,端出刚热好的馒头和咸菜,还有一碗小米粥。小李饿了一路,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何大清在一旁看着,脑子里却飞速运转:枪支弹药他有,但怎么送到热河?日军查得那么严,明着送肯定不行。
突然,他眼睛一亮——商城里好像有“隐蔽运输符”,能让物品在运输过程中不被检查出来!何大清立刻打开系统商城,果然在道具栏里找到了这张符,毫不犹豫地用5万金币买下。
接着,他又挑选了五十把步枪、两千发子弹、一百颗手榴弹,还有十箱压缩饼干和消炎药——这些都是游击队急需的物资,算下来总共花了30万金币,几乎是他大半的积蓄。
“你在这儿歇一天,养养伤,”何大清拍了拍小李的肩膀,“我明天就跟你一起去热河,亲自把物资送过去。”小李感激得说不出话,只是一个劲地点头。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何大清匆匆赶往丰泽园。胡同里,早点摊冒着热气,拉黄包车的师傅踩着车铃而过。他找到栾掌柜,递上假条:“掌柜的,家里出了点急事,得请三天假,您看行不?”
栾掌柜看了眼假条,笑着点头:“何师傅平时从不请假,肯定是要紧事。你放心去,后厨有我呢。”何大清连声道谢,又跟相熟的伙计交代了两句,才转身往回赶。
回到四合院,小李已经收拾妥当,脸上抹了点灰,看着像个常年跑乡下的货郎。何大清把一辆半旧的木板车停在院门口,车上堆着半车干枯的稻草——这是他特意从胡同口废品站买来的,用来掩人耳目。
“把这个戴上。”何大清递给小李一顶旧草帽,自己也把布衫领口往下拉了拉,遮住脖子上早年留下的疤痕,“路上少说话,问起就说去热河乡下走亲戚,送稻草给亲戚喂牲口。”
两人拉着车,慢慢往城门口走。木板车轱辘压在石板路上,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混在清晨的喧闹里,一点也不显眼。
出了北平城,路上的行人渐渐少了,偶尔能看到逃难的百姓,背着包袱,牵着孩子,往南方走。
何大清拉着车,脚步没停,小李在旁边轮流帮忙,两人换着拉,尽量节省体力。中午,他们在路边的小饭馆歇脚,只点了两碗最便宜的面条,快速吃完,又接着赶路——按照计划,他们得在天黑前赶到下一个小镇,那里有组织安排的秘密联络点。
下午的太阳越来越毒,晒得地面发烫,何大清的布衫被汗水浸湿,紧紧贴在背上。小李想替他多拉一会儿,却被他拒绝:“我力气大,你保存体力,后面的路还长。”
其实他心里清楚,自己现在的体质,这点累根本不算什么,真正危险的还在后面——热河边境的日军检查更严,稍有不慎就会暴露。
傍晚时分,他们终于赶到了小镇的联络点——一家不起眼的杂货铺。何大清敲了敲柜台,说出暗号:“要两斤红糖,半斤花椒。”
掌柜的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里闪过一丝了然,点了点头,把他们领进后院,关上门:“是陈晨同志吧?组织已经通知我了,快进来歇会儿。晚上我带你们走小路,避开边境的检查站。”
何大清和小李松了口气,坐在后院的板凳上,喝着掌柜的递来的凉茶。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何大清看了看随身空间,那里存放着支援游击队的物资。
他在心里默念:“卫国,再坚持一会儿,我们马上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