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办公厅秘书二科,似乎并未受到高层剧烈震荡的直接影响,依旧忙碌而有序。
陈浪坐在自己的工位上,正在整理近期各地市报送的关于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措施的情况汇报。
经过上次举报村民事件的考验,陈浪显得更加沉稳内敛。
他牢记袁天的叮嘱,不再主动涉险,但观察和思考却从未停止。
他深知,吕梁、赵衡虽然倒台,但他们经营多年形成的利益网络和遗留问题,绝不会自动消失。
在翻阅一份来自某矿产资源大市——清河市的汇报材料时,陈浪的眉头微微蹙起。
材料写得四平八稳,无非是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了动员大会、制定了实施方案之类的官样文章。
但引起他注意的,是材料中一笔带过的、关于“协调解决某重点矿业公司历史遗留问题,保障其正常生产经营”的表述。
这家“重点矿业公司”的名字,陈浪有些印象,似乎与之前“金鼎投资”的胡万有过一些不清不楚的资金往来,这在之前梳理“金鼎”关联方时隐约看到过。
而且,材料中“历史遗留问题”这个词,用得颇为含糊。
他不动声色地将这份材料单独抽出来,利用办公厅的信息查询权限(在其职权范围内),调阅了该矿业公司近期的工商信息变更记录和部分公开的司法文书。
查询结果让他心中一动。该公司在吕梁倒台前后,频繁进行了股权变更,原有的一些股东(其中包含疑似与赵衡关系密切的人员)悄然退出,而新的接盘方,注册地却在距离汉东很远的沿海某市,股权结构层层嵌套,显得异常复杂。
同时,该公司涉及的多起债务纠纷和劳务仲裁案件,在近期都出现了“和解”或“撤诉”的情况。
这种“洗白”和“切割”的迹象太明显了!陈浪敏锐地感觉到,这很可能是一条试图在金主倒台后,迅速转移资产、撇清关系的暗线。而清河市那份含糊其辞的汇报,背后是否存在着某些地方官员的默契配合,或者……新的保护伞?
他没有立刻采取任何行动,只是将这些发现和查询结果默默记录下来,加密存储。
他知道,在当前的敏感时期,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打草惊蛇,或者给自己和袁天省长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他需要更多的信息和更合适的时机。这条线索,如同埋下的一颗种子,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刻。
……
常务副省长办公室,袁天正在听取科学技术局局长吕孟庆关于“数字科创走廊”几个核心平台建设进展的汇报。
“……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主体建筑已经封顶,正在进行内部设备安装调试;公共实验平台的首批尖端仪器已经到位,正在组建专家委员会……”吕孟庆汇报得详细而兴奋,与外面官场的人心惶惶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很清楚,紧跟袁省长的步伐,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是在新形势下站稳脚跟、做出成绩的最佳途径。
袁天仔细听着,不时提出一些问题。“资金保障有没有问题?之前吕梁时期承诺的配套资金,还能否按时到位?”
吕孟庆连忙道:“省财政厅那边已经重新对接过了,他们表示将优先保障‘数字科创走廊’等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战略项目资金,确保不受……不受之前事件的影响。”他小心地避开了吕梁的名字。
袁天点了点头。王海山的“破”,确实为他的“立”扫清了许多障碍。
以往在资金、土地、政策协调上遇到的无形掣肘,现在明显减少了。
许多部门和地方官员,为了在新格局下表现积极,对袁天主导的项目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配合。
“很好。”袁天肯定道,“要抓住这个时机,全面提速。
不仅要加快硬件建设,更要提前谋划软件和生态。
人才引进政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措施,都要同步跟上。
我们要打造的,不仅仅是一个物理上的‘走廊’,更是一个创新的生态系统。”
他的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在与吕孟庆商讨了具体细节后,袁天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孟庆,你对清河市的矿业情况了解多少?”
吕孟庆愣了一下,不明白袁天为何突然问起这个与科技不太相关的领域,但他还是如实回答:“清河是咱们省的资源重镇,矿业经济占比很高。
不过……那边的情况好像一直比较复杂,山头林立,利益纠葛很深。听说……以前和吕梁、赵衡他们走得也比较近。”
袁天“嗯”了一声,没有再深入询问,只是叮嘱道:“‘数字科创走廊’未来也需要大量的新材料、高端装备支撑,与清河这样的传统工业基地,也有合作的可能。你多留意一下那边的动向。”
吕孟庆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郑重答应下来。
袁天靠回椅背,目光深邃。陈浪之前向他隐晦提及的清河市矿业公司异常动向,引起了他的警惕。
他相信王海山主导的专项整理活动,最终会清理到这些角落。
但在那之前,他需要心中有数。既不能干预办案,也不能对潜在的风险视而不见。这种微妙的平衡,正是对他政治智慧的考验。
……
汉东省城的这个秋天,注定要在忐忑与期待中度过。
省委部署的专项整理活动迅速铺开,各级党组织纷纷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气氛严肃甚至有些压抑。
一些过去与吕梁、赵衡集团交往过密的干部,或主动向组织说明情况,或变得异常低调谨慎。
纪委和组织部的工作量激增,干部考察、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
在省公安厅,新任厅长(由王海山从外地调入)雷厉风行,大力整顿警风警纪,清查害群之马,整个系统的风气为之一新。
而在省政府层面,随着优化营商环境措施的落地和“数字科创走廊”的加速推进,一种务实、高效的新气象开始显现。
袁天频繁出现在项目工地、企业车间和研发平台,其务实、专业、锐意改革的形象,通过媒体报道逐渐深入人心。
许多企业家和投资者,在经历了初期的观望后,开始将目光重新投向汉东,尤其是投向袁天主导的新兴产业领域。
一种微妙的新格局正在形成:王海山坐镇省委,高举“肃清流毒、重塑生态”的利剑,负责“破”的彻底;而袁天则在省政府,紧抓“经济发展、改革创新”的蓝图,负责“立”的坚实。
两人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无须言说的默契,共同推动着汉东这艘巨轮,在经历剧烈颠簸后,驶向新的航向。
然而,平静的海面下依然暗藏礁石。
吕梁、赵衡留下的庞大利益网络并未完全清除,那些试图“洗白”和“切割”的势力仍在暗中活动,如同清河市那家神秘的矿业公司。
旧的秩序已然崩塌,新的秩序尚未完全稳固,这片权力与利益的角斗场上,依然潜藏着未知的变数与风险。
夜幕降临,袁天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楼下灯火通明的城市。
他知道,王海山的“破”给了他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他必须更加小心地驾驭局面,既要借助大势推动改革,又要警惕来自暗处的冷箭。前方的路,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