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到自己的套房,并没有马上休息。
他拨通了一个越洋电话,打给了张光辉。
“辉哥,纽约这边,第一阶段成功了。”
电话那头的张光辉哈哈大笑:
“我都看到了!干得漂亮!现在你可是名副其实的财团大佬了!”
“钱只是工具。”林夜淡淡道,
“前几天我回了宁县一趟……实在是太穷了。”
张光辉应道:“嗯,宁县那个地方,要啥啥没有,地上长的树都比别人的矮,以后只会跟外面的差距越拉越大。”
他不知道林夜为什么说这个,这小子不会想回去投资吧。
“我跟罗格见了一面,我有意在在那里投一点。”
“太落后了,交通不方便,而且官僚风气也很严重,你可要想清楚。”
张光辉一听,第一时间就劝阻,春节时罗格找到他,他都婉言拒绝了,这小子居然还主动凑上去。
“……我想试试!”
电话里张光辉沉默了几秒。
“你是怎么想的?”
“哎~”
林夜一声叹气声,“放不下啊……”
“嗯……事是一件好事……总之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需要我的地方到时候只管跟我说。”
---
这时,李铃音来了电话。
“我们按照您的指示,重点考察了那些技术底蕴深厚,但暂时遇到资金瓶颈的中型企业。
经过几轮筛选,有一家企业很合适,在德国巴登州的一家名为‘海因里希精密机械制造公司’的企业。”
李铃音快速汇报。
“这家公司有近八十年的历史,专注于高精度数控机床核心部件的研发制造。
他们的技术很过硬,尤其在精密加工和材料热处理方面有独门绝活,专利池很有价值。
几个核心工程师都是行业里的名人。”
“那他们问题出在哪?”
林夜直接问到关键。
“问题就是太执着于技术了。”
李铃音语气带着一丝惋惜,
“老海因里希先生是个技术狂人,把大部分利润都投入到新一代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研发里,周期拉得太长,现金流快断了。
银行借贷额度也快见底。
加上这两年德国本土制造业成本高企,他们的传统市场受到亚洲竞争对手冲击,订单下滑。
现在是内外交困!”
“估值和出售意愿呢?”
“估值是十一亿欧元!
他们需要的是战略投资者,能带来市场和资金,而不仅仅是财务投资。
老海因里希对品牌和技术看得很重,出售控股权意愿不强,但接受战略性入股和深度合作。
目前看,这是我们介入的好机会。
详细的技术评估、财务数据和我们的初步谈判纪要,我已经发到您邮箱了。”
“好,我马上看。”
林夜肯定道,
“你做得很好,这个方向找得很准。
这种有技术‘硬骨头’但暂时陷入困境的企业,正是我们需要的。”
挂了电话,林夜立刻打开电脑,登录邮箱。
李铃音的邮件已经安静地躺在那里。
电脑是在昨天在华尔道夫酒店附近买的Ibm笔记本电脑,系统全英文,不过这正是他需要的。
华夏国内这个时候,联想公司已经也开始推出了笔记本电脑,不过还没有普及。
他接入酒店的网络,打开邮件,点开附件,仔细阅读起来。
资料很详尽,包括海因里希公司的历史、产品手册、核心专利列表、近三年的财务报表,
还有李铃音团队与对方初步接触的纪要。
这家公司的情况比想象中还要典型。
技术确实是块宝,但经营思路太老旧,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全球市场。
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价值巨大,但需要新的思路和强大的资源来“造血”。
开生机械目前最缺的,就是这种底层的高精度制造能力和顶尖的工艺技术。
如果能把海因里希的技术消化吸收,再结合中国市场的市场和成本优势,不仅能盘活开生,甚至能在高端制造领域打开新新天地。
入股,比全盘收购可能更合适!
保留原有技术团队和品牌,注入资金和市场渠道,进行协同创新。
这需要极高的谈判技巧和足够的耐心,去说服这些固执的德国老工程师。
林夜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手指轻轻揉着眉心。
股权比例、技术引进路径、双方团队的磨合、市场资源的整合……
这是一步能让开生机械脱胎换骨的妙棋。
他重新坐直,拿起电话:
“这家确实不错,我给你权限,我们入股,我不要控股,尽量拿到49%,你去谈!”
“好的林总!”
打铁要趁热!
翌日。
海因里希公司的会议室里,气氛胶着。
老海因里希和他的团队寸土必争,尤其在技术所有权和公司控制权上。
李铃音根据林夜制定的战略框架,展现了出色的谈判技巧和韧性。
她语气坚定,但姿态始终保持着对对方技术和历史的尊重。
“海因里希先生,”
李铃音将一份修改后的方案推向桌对面,
“丛生集团无意夺取贵公司的控制权,更希望的是强强联合,缔造一种深度的、相互嵌入的战略伙伴关系。”
她清晰地道出最终方案的核心:
“我们提议,采用交叉持股的方式。丛生集团注资,收购海因里希精密机械公司49%的股权。
同时,作为战略合作的一部分,海因里希公司将以技术授权,获得开生机械10%的股权。”
我们承诺,未来三年,投入五亿欧元。
并且,开生机械将优先采购研发中心的技术和产品,为你们打开庞大的亚洲市场。”
这个方案让德方团队感到意外,随即陷入低声讨论。
海因里希不仅获得了急需的资金,还直接拥有了在中国市场的重要载体——开生机械的部分所有权。
这意味着他们的技术能更顺畅地进入亚洲,并能从开生机械的市场增长中直接获益。
这个方案保留了他对公司的控制权,又极大地拓展了公司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
确实不错,五亿欧元的注资,他也满意。
但是开生机械公司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
如果是一家毫无实力臃肿无力的公司,不仅对自己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可能会蚕食他们的资源和精力,最终拖垮自己。
老海因里希沉吟良久。
他看向李铃音,开口道。
“李女士。”
他缓缓开口,脸上露出了这些天来第一个真正的笑容,
“这个结构,很有创意,也体现了诚意。
我想,我们应该去华夏看看开生机械,你看可以吗?”
话到这个份上,李铃音知道,基本上已经同意了。
最终能不能定下来,就看这次开生机械的考察了。
她打电话给了林夜。
“林总,协议已按您的战略意图达成。
注资五个亿欧元,交叉持股,丛生占海因里希49%,海因里希占开生10%。
合资研发中心由德方主导,但我们拥有大中华区的优先技术授权和市场权利。”
“不过,他们很小心,想要去考察开生机械……”
林夜一听,回了一句:
“欢迎考察!我们在华夏等着他们,如果没有问题,合同就在那里签定吧。”
李铃音挂掉电话,跟老海因里希交流之后。
老海因里希决定,后天带着合同和团队去章江市开生机械公司。
林夜电话告诉吴斗生,准备接待德国考察团。
并将与海因里希的合作内容发给了吴斗生。
吴斗生拿着初步协议,手都有些颤抖。
他反复看着那行字:“海因里希公司获得开生机械10%股份”。
这不仅仅是引资,更是获得了世界顶级精密机械巨头的正式认可和深度绑定!
他红着眼眶,对围拢过来的管理层和骨干工程师们激动地说:
“看到了吗?林总给咱们请来了最强的老师,还是带着‘嫁妆’入股的老师!咱们开生,这回真要脱胎换骨了!”
当这个消息传达下去之后,开生机械厂区内一片欢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