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0月的南京,秋意已浓,却被一股炽热的爱国情怀包裹得严严实实。九一八事变的阴霾笼罩全国,东北三省的沦陷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痛彻心扉。武汉总司令官邸的紧急军政会议结束后,马小丑没有丝毫迟疑,立刻下令陈明牵头起草《抗日通电》,要以第一集团军的名义,向全国发出抗日的怒吼。此时的南京,既是国民政府的首都,也是各方势力汇聚之地,马小丑选择在这里发布通电、举行誓师大会,就是要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军人绝不屈服,中华民族绝不低头!
通电的起草过程,凝聚着核心幕僚们的心血与怒火。陈明执笔,马小丑亲自审定,沈若雁、林婉清、夏晚晴等人纷纷建言,每一句话都反复斟酌,力求字字千钧、掷地有声。通电中,既要痛斥日军的侵略暴行,揭露其灭亡中国的野心;也要批判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唤醒全国人民的抗日意识;更要表明第一集团军北上抗日的坚定决心,号召全国各界团结起来,共赴国难。
10月5日清晨,《抗日通电》正式发布。南京的《中央日报》《申报》《大公报》等各大报纸,均以头版头条的形式刊登了通电全文,墨迹未干便被抢购一空;武汉、上海、北平、广州等全国各大城市的报纸紧随其后,转载通电内容;秦雨薇的情报网通过无线电、电报等方式,将通电传递到东北抗日义勇军手中,传递到全国各地的爱国将领、民间团体手中;柳轻眉的江湖联络点,更是让通电的内容通过江湖义士的口口相传,传遍了城镇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一、通电昭告:民族危亡之际的抗日宣言
《抗日通电》全文千余字,字字泣血,句句铿锵,如同一声惊雷,划破了全国的沉寂,点燃了亿万同胞的抗日热情。
(一)通电全文:字字千钧的爱国呐喊
“全国各党派、各团体、各军队、各界同胞钧鉴:
夫国之存,在领土之完整;民之安,在主权之独立。九一八之夜,日寇蓄谋已久,假柳条湖之爆,行侵略之实,铁蹄踏我沈阳,炮火毁我营垒。短短旬月,辽、吉、黑三省相继沦陷,三千万同胞沦为亡国之奴。日军所至,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老者死于刀下,妇孺遭其凌辱,房屋化为焦土,粮食被其劫掠。东北大地,山河破碎,哀鸿遍野,惨不忍睹!
凡我中华儿女,见此国难,孰不心痛?闻此惨状,孰不愤慨?然国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令东北军撤入关内,置国家领土于不顾,弃人民生命于水火。此等行径,非止民族之耻辱,实乃国之罪人!亡国之祸,迫在眉睫;民族危机,已达极点!当此之时,岂能坐视河山破碎、同胞受难?岂能忍辱负重、苟且偷生?
我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驻守鄂赣苏皖豫五省,怀‘保境安民’之初心,持‘军工救国’之信念,拥三十万精锐之战力,食国家之俸禄,受百姓之供养,守土抗战,义不容辞!今我数十万将士,请缨杀敌,士气如虹,愿即刻整装,北上抗日,与日寇决一死战!
在此,本总司令谨以第一集团军全体将士之名,向全国宣告:
一、即刻组建北上抗日远征军,兵分三路,开赴东北前线,与东北抗日义勇军并肩作战,收复失地,驱逐日寇,还我河山!
二、呼吁全国各党派摒弃前嫌,停止内斗,团结一致,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御外侮!
三、呼吁全国各军队响应号召,出兵东北,支援抗战,勿让第一集团军孤军奋战!
四、呼吁全国各界同胞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援抗日,凝聚民族之力量,共赴国难!
五、即日起,第一集团军辖区内,停止一切内战相关筹备,全力支援抗日,凡阻挠抗日者,以国贼论处!
日寇不灭,抗战不止!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第一集团军全体将士,誓以血肉之躯,扞卫国家领土完整,守护民族尊严!愿与全国同胞一道,同仇敌忾,共抗强敌,直至将日寇赶出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
中华民族万岁!中国必胜!
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 马小丑
中华民国二十年十月五日”
(二)通电传播:席卷全国的抗日浪潮
通电发布后,迅速席卷全国,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南京的街头,报童们挥舞着报纸,高声叫卖:“号外!号外!马总司令通电全国,誓师北上抗日!”百姓们争相抢购,读完通电后,无不热血沸腾,纷纷拍手叫好。
“马司令说得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才是中国军人该有的样子!”一位退休的老兵读完通电,激动得热泪盈眶,当场表示要报名参军,重返战场。
“国民政府不抵抗,马司令挺身而出,这才是我们的救星!”一位中年商人感慨道,当即决定关闭店铺,捐款捐物,支援抗日。
在北平,学生们聚集在街头,齐声朗读通电内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支持马司令北上抗日”的口号,游行队伍不断壮大。在上海,工人阶级举行罢工游行,支持第一集团军抗日,呼吁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在广州,爱国华侨们自发组织起来,召开抗日募捐大会,纷纷表示要为北上抗日的部队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
秦雨薇的情报网很快反馈回来各地的响应情况:通电发布后的三天内,全国有二十多个省的爱国团体致电马小丑,支持第一集团军北上抗日;十余个地方军阀发表声明,愿意率部响应;东北抗日义勇军更是士气大振,多次主动出击,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
通电不仅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也传到了海外。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华人华侨,纷纷组织抗日救国联合会,发起募捐活动,筹集资金、药品、武器等物资,通过各种渠道运往国内,支援第一集团军的抗日斗争。纽约的华人华侨在唐人街举行大规模的抗日游行,向世界揭露日军的侵略暴行,呼吁国际社会支持中国的抗日斗争。
二、全国响应:万众一心的抗日洪流
《抗日通电》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全国各界同胞纷纷响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形成了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抗日洪流。
(一)百姓踊跃参军:保家卫国的赤子之心
“马司令要北上抗日,我们也要去参军,赶走小日本!”通电发布后,五省各地的征兵站前排起了长龙,无数青年男女踊跃报名参军,他们中有农民、工人、学生、商人,甚至有年过花甲的老兵、未成年的少年。
在安徽阜阳,一位名叫王二柱的青年农民,刚刚结婚不久,得知征兵的消息后,立刻告别妻子,报名参军。妻子含泪为他整理行装,说:“你放心去吧,好好打仗,赶走日寇,我在家等你回来!”王二柱紧紧握住妻子的手,坚定地说:“等我赶走了小日本,就回来和你过太平日子!”
在武汉,一位名叫李明的工人,得知征兵消息后,毅然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报名参军。他说:“国家都要亡了,我还能安心工作吗?我要去前线,用手中的枪,保卫我的国家,保卫我的家人!”
在南京,一群年仅十五六岁的中学生,瞒着家人,偷偷报名参军。他们说:“我们虽然年纪小,但我们也是中国人,我们要为抗日救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征兵工作人员劝说他们回去读书,他们却倔强地说:“读书是为了报国,现在国家有难,我们要先去打仗,等赶走了日寇,我们再回来读书!”
在河南信阳,一位名叫张老栓的老兵,已经六十多岁了,曾参加过辛亥革命,得知第一集团军北上抗日的消息后,拄着拐杖,来到征兵站报名。工作人员看着他苍老的面容,劝说他:“老人家,您年纪大了,不适合参军了。”张老栓却激动地说:“我虽然老了,但我还能开枪,还能杀敌!小日本侵占我们的领土,屠杀我们的同胞,我岂能坐视不理?我要重返战场,和年轻人一起,赶走日寇!”
短短半个月,五省的征兵站就招募了五万余名新兵,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着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背景,但都怀着一颗保家卫国的赤子之心。马小丑下令,将这些新兵补充到各军,进行紧急军事训练,让他们尽快具备作战能力,跟随大部队北上抗日。
(二)华侨慷慨解囊:海外赤子的爱国情怀
通电的消息传到海外后,华人华侨们深受鼓舞,纷纷组织起来,开展抗日募捐活动,为国内的抗日斗争提供了强大的资金和物资支持。
在美国纽约,华人华侨成立了“纽约抗日救国联合会”,发起了“一日捐”活动,呼吁华侨们每天捐献一天的收入,支援国内抗日。一位名叫陈嘉庚的华侨企业家,当场捐献了十万美元,还组织了一批爱国华侨,购买了大量的药品、医疗器械、武器装备,通过轮船运往国内,支援第一集团军北上抗日。
在英国伦敦,华人华侨举行了大规模的抗日游行,向英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呼吁支持中国的抗日斗争,同时发起募捐活动,筹集了五万英镑和一批物资,通过外交渠道运往国内。
在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华人华侨们纷纷捐献钱款、粮食、衣物、药品等物资,还组织了一批爱国华侨青年,报名参加第一集团军的抗日部队,回到国内,投身抗日斗争。
一位来自新加坡的华侨说:“我们虽然身在海外,但我们的心永远和祖国在一起。祖国有难,我们岂能坐视不理?我们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支持国内的抗日斗争,让日寇早日被赶出中国!”
据统计,通电发布后的一个月内,海外华人华侨共为第一集团军募集资金达五百万银元,捐献药品五十万盒、衣物二十万套、武器装备一批,为北上抗日的部队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障。
(三)学生请愿支援:热血青年的爱国担当
全国各大城市的学生们,是抗日救亡运动的先锋。通电发布后,学生们纷纷组织请愿团、宣传队,走上街头,呼吁全国人民支持第一集团军北上抗日,要求国民政府放弃“不抵抗政策”,出兵抗日。
1931年10月10日,南京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东南大学等十余所学校的学生,组成了“南京学生抗日请愿团”,聚集在国民政府门前请愿。学生们高举“支持马司令北上抗日”“反对不抵抗政策”“出兵东北,还我河山”的横幅,高呼抗日口号,要求蒋介石出面回应抗日诉求。
“蒋委员长,出来说话!”“支持马司令,抗日救国!”的呼声,响彻南京城。面对学生的请愿,国民政府试图采取镇压手段,派出军警驱散学生,但学生们毫不畏惧,坚持请愿。一位学生代表站在国民政府门前的石阶上,高声宣读《学生抗日请愿书》:“当此国难当头之际,马司令率部北上抗日,是民族之幸!国民政府若仍坚持不抵抗政策,必将成为民族的罪人!我们学生请愿,要求国民政府出兵抗日,支持第一集团军北上,收复东北失地!”
在武汉,武汉大学、华中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学校的学生,组成了“武汉学生抗日宣传队”,深入街头巷尾、工厂农村,向市民和农民宣讲日军的侵略暴行,宣传第一集团军北上抗日的决心和意义,呼吁大家团结起来,支持抗日。宣传队的学生们还发起了“抵制日货”运动,劝说商家停止销售日货,百姓拒绝购买日货,用实际行动支持抗日。
在北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学校的学生,组织了“北平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发起了“向马司令致敬”的活动,通过电报向马小丑表达支持和敬意,同时组织学生募捐,为北上抗日的部队筹集资金和物资。
学生们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广泛支持,也进一步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在学生们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来,形成了全民抗日的良好局面。
(四)各界鼎力支持:众志成城的抗日力量
除了百姓参军、华侨捐款、学生请愿,全国各界的爱国人士也纷纷行动起来,支持第一集团军北上抗日。
上海的工人阶级举行了大规模的罢工运动,抗议日军的侵略暴行,支持第一集团军北上抗日。上海总工会发表宣言,号召全国工人团结起来,抵制日货,罢工罢市,为抗日救国贡献力量。
各地的商人纷纷响应“抵制日货”运动,主动停止销售日货,有的甚至将店内的日货销毁。南京的一位商人说:“我们虽然是商人,但也是中国人。国家都要亡了,我们怎么能只顾着赚钱?抵制日货,是我们对抗日救国最大的支持!”
文化界人士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鲁迅、茅盾、巴金等作家发表文章,揭露日军的侵略暴行,呼吁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支持第一集团军北上抗日。聂耳、田汉等音乐家创作了《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等抗日歌曲,歌曲旋律激昂,歌词振奋人心,迅速传遍全国,成为鼓舞人民抗日的精神力量。
爱国将领们也纷纷通电全国,支持第一集团军北上抗日。冯玉祥、阎锡山等地方军阀致电马小丑,表示愿意率部响应,共同抗日。冯玉祥致电:“马总司令深明大义,率部北上抗日,实为民族之楷模!我西北军愿与第一集团军并肩作战,共赴国难,驱逐日寇!”阎锡山致电:“日军侵略,国难当头,唯有团结抗战,方能救亡图存!我晋绥军愿与第一集团军协同作战,支援东北抗战!”
东北的抗日义勇军更是深受鼓舞,多次主动出击,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马占山致电马小丑:“马总司令率部北上抗日,犹如雪中送炭,极大地鼓舞了我东北抗日军民的士气!我东北抗日义勇军愿与第一集团军密切配合,并肩作战,共同打击日寇,收复东北失地!”
全国各界的鼎力支持,让马小丑和第一集团军的将士们深受感动,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北上抗日的决心。马小丑下令,将各界捐献的资金和物资全部用于抗日斗争,绝不浪费一分一毫;同时,加强对新兵的训练,加快北上抗日的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开赴东北前线,与日寇决一死战。
三、誓师筹备:钢铁之师的出征序曲
通电发布后,马小丑立刻下令,在南京郊外的汤山练兵场举行盛大的誓师大会,向全国人民展示第一集团军北上抗日的决心和实力。誓师大会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沈若雁、夏晚晴、陈雪梅、林婉清等核心幕僚各司其职,全力投入到筹备工作中。
(一)场地布置:庄严肃穆的抗日氛围
汤山练兵场是南京最大的练兵场,占地千亩,能容纳数十万兵力。为了营造庄严肃穆的抗日氛围,林婉清的民政团队和沈若雁的部队后勤部门联合对练兵场进行了精心布置。
练兵场的入口处,搭建了一座巨大的牌楼,牌楼上悬挂着“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北上抗日誓师大会”的巨幅横幅,两侧书写着“驱逐日寇,还我河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对联。牌楼两侧,排列着数十面鲜艳的军旗,迎风招展,气势恢宏。
练兵场的中央,搭建了一座高十米的誓师台,誓师台的背景墙是一面巨大的国旗,国旗下方悬挂着马小丑的肖像和“保家卫国”四个鎏金大字。誓师台的两侧,摆放着第一集团军的先进武器装备,包括汉造1931式步枪、冲锋枪、重炮、坦克、战斗机等,向人们展示着第一集团军的强大实力。
练兵场的四周,悬挂着数千条抗日标语,“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支持马司令北上抗日”“中华民族万岁”等标语随处可见。同时,还设置了数十个医疗站、饮水站和物资供应站,为参加誓师大会的将士和百姓提供服务。
(二)部队集结:精锐之师的威武雄姿
10月15日,距离誓师大会还有三天,第一集团军的三十万将士开始陆续向汤山练兵场集结。将士们身着崭新的军装,配备着先进的武器装备,精神抖擞,士气高昂。
东路军第7军从江苏徐州出发,经铁路运输,率先抵达南京;中路军主力从河南信阳出发,在沈若雁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开赴南京;西路军第19军从安徽蚌埠出发,经公路运输,抵达南京;锐锋特种旅、重炮师、空军大队、长江舰队等直属部队也陆续集结完毕。
集结过程中,将士们纪律严明,沿途百姓自发地涌上街头,为部队送水送粮,高呼抗日口号,场面十分感人。一位士兵感动地说:“百姓们这么支持我们,我们一定要好好打仗,赶走日寇,不辜负百姓们的期望!”
10月17日,三十万将士全部集结完毕,在汤山练兵场排列成整齐的方阵。步兵方阵、炮兵方阵、坦克方阵、空军方阵、海军方阵,一个个方阵气势恢宏,威武雄壮。将士们手中的武器闪闪发光,脸上洋溢着坚定的信念,展现出了第一集团军精锐之师的威武雄姿。
(三)物资保障:充足完备的出征准备
夏晚晴的后勤团队为誓师大会和部队出征提供了充足完备的物资保障。五省的财政储备中,调拨了一千万银元作为抗日军费;粮食储备中,调拨了五十万石大米、三十万石面粉,确保士兵们吃饱穿暖;弹药储备中,调拨了五千万发子弹、一百万发炮弹、五百万枚手榴弹,以及大量的反坦克地雷、炸药包等武器装备;医疗储备中,调拨了一万套急救设备、五十万盒药品,组建了十个战地医疗站,为受伤的士兵提供及时的医疗救助。
同时,夏晚晴还组织了数千辆运输卡车和数十列火车,负责物资的运输和部队的调动。为了确保物资运输顺畅,她还开辟了三条后勤运输通道,确保粮食、弹药、药品等物资能及时供应到前线。
陈雪梅的三大兵工厂也开足马力生产,为部队提供了最新研发的新型武器装备。汉造1931式反坦克炮、轰炸机、无声冲锋枪等先进武器,在誓师大会上首次公开亮相,引起了全场的轰动。
(四)宣传组织:全民参与的抗日盛会
林婉清的民政团队和秦雨薇的情报网联合组织了誓师大会的宣传工作,邀请了全国各大报纸、通讯社的记者前来采访报道,同时组织了五省的百姓代表、学生代表、华侨代表、工人代表、商人代表等共十万人参加誓师大会,让他们亲眼见证第一集团军北上抗日的决心和实力。
宣传团队还制作了大量的抗日宣传资料,包括传单、海报、小册子等,在誓师大会现场发放,向人们宣传日军的侵略暴行和第一集团军的抗日决心。同时,还组织了抗日文艺表演,邀请了全国着名的戏曲演员、歌唱家、音乐家等,为大家表演抗日节目,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四、誓师大会:三十万将士的抗日怒吼
1931年10月18日,天高气爽,阳光明媚。汤山练兵场人山人海,旌旗招展,气氛热烈而庄重。上午九时整,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北上抗日誓师大会正式拉开帷幕。
(一)入场仪式:威武雄壮的钢铁洪流
随着军号声响起,入场仪式正式开始。首先入场的是国旗护卫队,士兵们手持鲜艳的国旗,迈着整齐的步伐,缓缓走向誓师台,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随后,各军的方阵依次入场。步兵方阵的将士们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齐声高喊抗日口号,气势如虹;炮兵方阵的将士们驾驭着崭新的重炮,缓缓驶过会场,炮口直指天空,展现出了强大的攻坚力量;坦克方阵的坦克轰鸣着驶过会场,履带碾压地面的声音震耳欲聋,让人们感受到了现代化武器的强大威力;空军方阵的飞行员们身着飞行服,精神抖擞地走过会场,他们身后是停放在机场上的战斗机和轰炸机,随时准备升空作战;海军方阵的将士们身着海军制服,手持枪械,迈着整齐的步伐,展现出了海军的威武雄姿。
三十万将士组成的钢铁洪流,在练兵场上缓缓移动,每一个方阵都气势恢宏,每一位将士都精神抖擞。他们的眼神坚定,表情严肃,心中燃烧着抗日的怒火,肩负着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
入场仪式持续了一个小时,三十万将士最终在练兵场上排列成整齐的方阵,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全场十万名观众纷纷站起来,鼓掌欢呼,为将士们加油鼓劲。
(二)致辞环节:各界代表的爱国心声
入场仪式结束后,致辞环节正式开始。首先发言的是南京百姓代表王大爷,他已经七十多岁了,是一位退休的老工人。王大爷走上誓师台,激动地说:“马司令,各位将士们!日军侵占我们的领土,屠杀我们的同胞,我们百姓深受其害。现在,马司令率部北上抗日,我们百姓坚决支持!我们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将士们提供充足的支持,让你们在前线安心打仗,早日赶走日寇!”
随后,华侨代表陈嘉庚发言。他说:“各位将士们!我们海外华侨虽然身在海外,但我们的心永远和祖国在一起。祖国有难,我们岂能坐视不理?我们已经筹集了大量的资金和物资,支援你们北上抗日。希望你们奋勇杀敌,收复失地,为中华民族争光!”
学生代表李明发言时,声音哽咽:“各位将士们!我们学生虽然不能上战场杀敌,但我们会在后方开展抗日宣传,筹集资金物资,支持你们的抗日斗争。希望你们记住,你们的身后,是全国四万万同胞的支持!一定要赶走日寇,还我们一个太平的祖国!”
工人代表、商人代表、抗日义勇军代表也先后发言,表达了支持第一集团军北上抗日的决心和信心。他们的发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全场观众纷纷鼓掌,抗日的热情被进一步点燃。
(三)誓师讲话:马小丑的抗日誓言
各界代表发言结束后,马小丑身着陆军一级上将军服,肩扛三星肩章,胸前佩戴着北伐特等勋章与五省安定勋章,在众人的簇拥下,走上誓师台。他目光锐利,神情严肃,扫过台下三十万将士和十万名观众,声音洪亮而坚定:
“将士们!同胞们!
今天,我们齐聚在这里,举行北上抗日誓师大会。站在这里,我看到的是三十万将士威武的雄姿,是十万名同胞期盼的眼神,是中华民族不屈的灵魂!
九一八事变,日寇铁蹄踏碎了东北的宁静,三千万同胞沦为亡国奴。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们的亲人在哭泣,我们的河山在流血!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让我们的国家蒙受了前所未有的耻辱!
但我们第一集团军,绝不屈服!我们是中国的军人,我们的职责是保家卫国;我们是百姓的子弟兵,我们的使命是守护安宁!今天,我要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日寇想灭亡中国,除非我们死绝!
将士们!你们是中华民族的精英,是国家的栋梁,是百姓的希望!你们手中的枪,是保家卫国的武器;你们心中的火,是抗日救国的信念!我命令你们,即刻整装出发,北上抗日!
我要求你们,牢记‘保境安民’的初心,坚守‘军工救国’的信念,发扬不怕牺牲、奋勇杀敌的精神,与日寇决一死战!
我要求你们,团结一心,协同作战,与东北抗日义勇军并肩作战,收复每一寸失地,拯救每一位同胞!
我要求你们,严守军纪,爱护百姓,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不损害百姓一草一木,做百姓爱戴的子弟兵!
我要求你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哪怕战至一兵一卒,也要将日寇赶出中国!
将士们!同胞们!
国难当头,匹夫有责!
日寇不灭,抗战不止!
现在,我宣布: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北上抗日远征军,正式出征!”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收复失地,还我河山!”
“誓死报国,凯旋归来!”
三十万将士齐声高呼,声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他们高举手中的武器,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心中燃烧着抗日的怒火。全场十万名观众也纷纷站起来,鼓掌欢呼,为将士们加油鼓劲。
(四)授旗出征:奔赴前线的钢铁洪流
誓师讲话结束后,授旗仪式正式开始。马小丑亲自将一面鲜艳的“北上抗日远征军”军旗授予远征军总司令沈若雁。沈若雁双手接过军旗,高高举起,向马小丑敬礼,向全场将士和观众敬礼。
“请总司令放心!请全国同胞放心!我沈若雁一定率领远征军将士,奋勇杀敌,收复失地,驱逐日寇,绝不辜负总司令的信任,绝不辜负全国同胞的期望!”沈若雁的声音坚定有力,回荡在练兵场上空。
随后,马小丑为各军军长授旗。各军军长接过军旗,高高举起,率领各自的部队,齐声高喊抗日口号。
授旗仪式结束后,沈若雁下令:“全体将士,出发!”
随着一声令下,三十万将士组成的钢铁洪流,浩浩荡荡地驶出汤山练兵场,向着东北前线进发。练兵场上的观众们纷纷挥舞着国旗,高呼“一路顺风”“凯旋归来”的口号,目送着将士们远去。
马小丑站在誓师台上,望着远去的部队,眼中满是坚定的目光。他知道,北上抗日的征程充满了艰难险阻,日军的装备精良、战力强悍,第一集团军必将付出巨大的牺牲。但他更相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中华民族必将团结一致,共赴国难,最终将日寇赶出中国。
五、出征序曲:民族复兴的抗日征程
北上抗日远征军的部队浩浩荡荡地离开南京,沿着铁路、公路,向着东北前线进发。沿途百姓自发地涌上街头,为部队送水送粮,送衣送药,高呼抗日口号,场面十分感人。
在江苏徐州,百姓们为部队准备了大量的馒头、咸菜和饮用水,士兵们接过百姓们手中的食物,感动得热泪盈眶。一位百姓说:“将士们,你们一定要好好打仗,赶走日寇,我们在家等你们回来!”
在山东济南,学生们为部队献上了鲜花和锦旗,锦旗上书写着“抗日英雄,民族脊梁”八个大字。学生们齐声高唱《义勇军进行曲》,为将士们送行。
在河北天津,华侨们为部队送来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交到了战地医疗站工作人员的手中。一位华侨说:“将士们,这些药品是我们海外华侨的一点心意,希望你们保重身体,奋勇杀敌!”
远征军的将士们深受鼓舞,士气更加高昂。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好好打仗,赶走日寇,收复失地,不辜负全国同胞的期望。
此时的东北前线,日军还在疯狂地进攻,东北抗日义勇军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战斗。但随着第一集团军北上抗日远征军的出征,东北抗日斗争迎来了新的希望。全国人民都在期盼着,期盼着远征军将士们能够奋勇杀敌,收复失地,将日寇赶出中国。
马小丑站在南京的了望塔上,望着远征军远去的方向,心中满是坚定的信念。他知道,北上抗日的征程是漫长而艰难的,但他更相信,只要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只要第一集团军的将士们奋勇杀敌,就一定能够取得抗日斗争的胜利。
这场誓师大会,不仅展现了第一集团军的强大实力和抗日决心,更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抗日力量,为后续的全面抗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马小丑与他的第一集团军,也将在抗日斗争的战场上,用鲜血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