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过后,大地一片金黄,田野里的庄稼都被收割完毕,人们开始享受丰收的喜悦。
在冀州的邺城,却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袁绍也称王了,建国号为魏,还大封文武群臣。
波彦收到鹰卫传回的信件,知道自己也要忙碌起来了。发兵凉州,取凉州之地,保证关中安稳下来,不再受凉州袭扰,破坏关中好不容易恢复一点的生机。
波彦在关中已经待了将近两个月,这段时间里,他逐渐理顺关中的事务。
张既也负责督促农事,他积极鼓励关中剩余百姓抓紧时间翻耕土地,种植冬麦。
政务府也采取了一利民之策,先为百姓提供种粮,待收成时再让他们归还。这样一来,百姓们的生活得到了保障,农业生产也得以顺利进行。
屯田兵也从各地被征召到关中,他们被分配到各个地方开始屯田。这不仅增加了粮食产量,还加强了关中的防御力量。毕竟这些屯田兵闲时为农,战时领上兵器也可临时为兵。
此外,从各地运来的粮食也源源不断地汇聚到长安的粮仓,钱粮逐渐堆积如山。
波彦观察着这一切,觉得时机已经差不多成熟了。
他决定发兵出天水,收复金城、武威等地。
“呜呜····呜呜。”号角声如泣如诉,响彻长安城外的原野。波彦身披战甲,威风凛凛地站在高台上,身旁是他三子波昭。他们一同俯瞰着即将西征的大军,那是一支庞大而威武的军队,旗帜飘扬,士气高昂。
“明王威武,明王威武!”全军将士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如雷贯耳。这一声声呼喊,不仅彰显了波彦的威严,更展示了这支大军的强大实力。
皇宫内,大汉天子刘协正坐在龙椅上,面色苍白。他听到了那震撼人心的号角声、大军的呼喊,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恐惧、绝望。他紧紧握住拳头,指甲深深地插进肉里,却浑然不觉疼痛。
刘协知道,大汉的命运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他即将加冠亲政,但他却无力挽救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
波彦拥军数十万,势力遍布中原、江东与荆交之地,他的统治已经深入人心,百姓们都得到了波彦分配的田地,生活安定。相比之下,汉室的威望早已荡然无存,百姓们恐怕早已忘记了昔日汉室的恩泽。
刘协感到自己就像是一个被抛弃的孤儿,孤独而无助。他想起了大汉曾经的辉煌。然而,这一切都已经成为过眼云烟,如今的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汉走向灭亡,成为一个亡国之君。
波彦看着眼前的大军,更加满意,西凉军已融入统帅府大军,在这几个月,西凉军剔除老弱,给些钱粮,在关中分得田地,去过普通百姓生活了。
留下在军中之人,这几个月除了操练,都是在强调军纪,让他们改掉坏毛病,在空闲时间,让教书先生教他们读书写字。再犯军纪者都被砍头悬于营寨大门,警示众人。
张既更是找到波彦,请旨让长安大营兵马把长安周围给翻耕一遍,沟渠疏通好。种上麦子,等待明年夏收,好在天公作美,有雨水下来了。
波彦也收到今年各地秋收捷报,除兖州受干旱庄稼减产,还需调粮补足空缺,其余之地得于新粮种与风调雨顺,还有开荒出不少田地,每州都增产不少粮食。
收到这些奏报,波彦也才敢大量往关中调粮。
波彦一声出发。三万骑兵与十万兵马向西而去,后面跟着无数民夫。
河东安邑的曹操听探子来报,波彦关中大军往凉州去了。
曹操拿着军报,叹息一声:“唉,波彦越来越强大了,比操先拿到雍凉,关中之地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就到手,这波彦威势都已强到如此了,能让桀骜不驯的西凉军甘愿臣服。戏志才临终谋略何时才能实现。”
“能有如今几郡地盘已是千难万难。可笑是那袁本初竟不趁大胜之威,一鼓作气,将甘宁赶下海去,除绝后患,保幽州后方安稳。却回军邺城称王,愚蠢至极。这波彦都严防死守袁绍,袁绍还浑然不知,恐到时袁绍将赴袁术前辙。速败于波彦。”
“波彦得雍凉,可养骑兵无数,河北地势平坦,波彦从兖青二州北上,调精骑跟随,河北如何是波彦对手,袁绍兵马将被骑兵一一给吞噬。”
曹操遂即起草一份文书,寄往邺城,欲让袁绍先除幽州波彦兵马,以绝后患。与草原交好,换取战马,训练骑兵,抵御波彦。二人可联手趁波彦西征之时,出兵南下,抢占地盘。
此信被加急送往邺城。
成都,刘璋收到刘备寄来的信件,得知波彦退兵回汉中之后,领军去了关中,西凉军不知是何原因不战而降于波彦,此时波彦领军往西而去,意在凉州。
刘备信中言道,恐陇地落于波彦之手,波彦大军从陇地入川,望他增兵广汉属国之地。
刘璋怕巴蜀有失,急忙召州牧府属官议事。
见众人将刘备送来的信件看完,刘璋问道:“刘备增兵之请,是否允之。”
张松率先出言,“禀明公,刘备之言有理,要是波彦再得陇地,可从岐山入川,增兵扼守要道,方为正理。”
黄权也同意增兵广汉属国,但提出疑问,“所增兵马由何人统领,要知刘备入从汉中退入巴蜀,还带有近万人兵马,主公为防波彦攻打巴蜀。”
“不得已将刘备拜为广汉太守,刘备上任后,整顿太守府,招贤纳良,虽不敢公然招兵买马。权却以为刘备所图不小,明公当谨慎对之,不可让刘备手中有太多兵马,到时不可制,反客为主。”
“主公增兵广汉属国,扼守要道,可派遣心腹领军,听从明公之令,即可防范波彦,又能从后方防刘备有异心,只要刘备敢反,到时可两面夹击刘备,利于平叛,明公切不可忘刚刚平定益州叛乱之事,不要重蹈覆辙,让刘备有机可乘,祸害巴蜀。”
“尽管波彦封锁要道,还是有消息传来,冀州袁绍继波彦之后也称王了,明公据有益州,也不弱于他人,也该进王位统领众文武,稳定人心。”
刘璋听黄权言之有理,遂即调忠心耿耿于他的刘璝领六千人驻守广汉属国。也与众人商议称王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