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阿桂就醒了。小家伙一骨碌爬起来,坐在床上,揉揉眼睛,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新衣服!拜年!” 苏晚晴被他逗笑,拿出那套红艳艳的唐装给他穿上,戴好虎头帽。阿桂对着镜子左照右照,美滋滋地转圈圈:“阿桂,红红!好看!”
院子里,鞭炮碎屑铺了满地,空气里还残留着淡淡的硝烟味。老周早早来了,正在厨房里下饺子,热气腾腾。按照习俗,初一吃饺子,寓意“更岁交子”。阿桂跑到厨房,扒着灶台看,小鼻子嗅啊嗅:“周爷爷,香香!”
“阿桂来,吃元宝咯!”老周捞起一个胖乎乎的饺子,吹凉了,递到阿桂嘴边。阿桂啊呜一口咬下去,是甜甜的豆沙馅,他眯起眼睛,满足地晃脑袋:“甜甜!好吃!”
吃过早饭,拜年开始了。楚月第一个风风火火地冲进来,一身新警服,精神抖擞:“叔叔阿姨新年好!阿桂新年好!干妈给红包!”说着掏出一个厚厚的大红包塞到阿桂手里。阿桂双手接过,学着电视里的样子,笨拙地作揖:“干妈……新年好!恭喜……发财!” 漏词掉字,却逗得楚月哈哈大笑,抱起他转了个圈。
紧接着,秦雪见和叶清音结伴而来,一个穿着淡雅的旗袍,一个穿着利落的套装。阿桂收到两个精致的红包,还有秦雪见亲手绣的平安香囊和叶清音送的智能生肖手环。阿桂对会发光的手环更感兴趣,戴在手腕上不停摇晃:“亮亮!好看!”
阿杰和小雅带着他们刚满周岁的女儿小糯米来了。小糯米穿着粉色棉袄,像个小粉团子,被阿杰抱在怀里。阿桂好奇地凑过去看,轻轻碰了碰妹妹的小手,小声说:“妹妹,小。” 小雅笑着递给阿桂一个红包:“阿桂哥哥,新年好,要带妹妹玩哦。”阿桂似懂非懂,却郑重地点头:“阿桂哥哥,保护妹妹!”
老班长也来了,穿着笔挺的中山装,递给阿桂一个红包,话不多,只是摸摸他的头,眼神温和。阿桂记得这个严肃的爷爷,乖乖地说:“班长爷爷,新年好。”
最让阿桂开心的是,阳光房里,林母也换上了一身崭新的暗红色绸缎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苏晚晴推着轮椅,林凡抱着阿桂,一家人恭恭敬敬地给林母拜年:“妈,新年好,身体健康。”阿桂学着爸爸的样子,抱拳作揖,奶声奶气地喊:“奶奶!新年好!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这词儿是前几天苏晚晴教的,他居然一字不差地记住了。
林母看着儿孙,嘴角的弧度明显上扬,眼神里满是欣慰和慈爱。她缓缓抬起那只恢复了些许力气的手,轻轻摆了摆,又指了指茶几上早已准备好的几个红包。苏晚晴会意,拿起最厚的那个,放到阿桂手里:“奶奶给阿桂的压岁钱,祝阿桂平平安安,快高长大。”阿桂紧紧攥着红包,扑到奶奶膝头,响亮地亲了一口:“谢谢奶奶!阿桂乖!”
一上午,小院里人来人往,笑声不断。阿桂收红包收到手软,小唐装口袋塞得鼓鼓囊囊。他并不太懂钱的意义,但喜欢红包鲜艳的颜色和收到祝福的喜悦。每收到一个,他都认真作揖道谢,小模样逗得大家直乐。
中午,老周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大家围坐一起,吃团圆饭。阿桂有自己的专属高脚椅,面前摆着小碗小勺。他学着大人的样子,用勺子笨拙地舀饺子吃,弄得满脸满身都是馅儿,却吃得津津有味。楚月给他夹了块红烧肉,他咬了一口,油乎乎的小嘴咧开笑:“干妈,肉肉,香!”
饭后,大人们喝茶聊天,阿桂和小糯米在铺了厚地毯的客厅里玩。小糯米还不会走,爬来爬去,阿桂就跟在她后面,像个尽职的小卫士,把她掉的玩具捡起来递回去,嘴里还念叨:“妹妹,给。阿桂哥哥,好。” 那副小大人的模样,让一旁看着的大人们忍俊不禁。
下午,阳光正好。苏晚晴推着林母在院子里晒太阳,阿桂穿着红唐装,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像一团跳跃的火焰。他捡起地上的鞭炮碎屑,好奇地研究;又去闻闻那几盆水仙花,被香气熏得打了个小喷嚏;最后跑到桂花树下,仰头看昨天挂上去的小灯笼。
林凡站在廊下,看着母亲安详的侧脸,妻子温柔的笑容,儿子活泼的身影,心中充满宁静的幸福感。这就是他拼尽一切想要守护的烟火人间——亲人安康,朋友在侧,岁月静好。
傍晚,客人陆续散去,小院恢复宁静。阿桂玩累了,趴在林凡肩头打哈欠,手里还攥着一个红包。苏晚晴在收拾满地的玩具和糖果纸。
“今天开心吗?”林凡轻声问儿子。
阿桂迷迷糊糊地点头,小脑袋蹭着爸爸的脖子:“开心……红包……甜甜……妹妹……” 语无伦次,却满是满足。
夜里,阿桂睡得格外香甜,枕头边放着那一堆红包,小脸上还带着笑。林凡和苏晚晴靠在床头,看着儿子恬静的睡颜。
“又长大一岁了。”苏晚晴轻声说。
“嗯,”林凡搂住她,“新的一年,都会更好的。”
窗外,月色如水,偶尔还有零星的鞭炮声传来。新春的第一天,在温馨、热闹和希望中,缓缓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