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啦啦 ——!”
林家门口,红灯笼挂得高高的,门框上贴着 “福如东海” 的红对联,赵秀兰正站在灶台前,给林老太煮长寿面,面条根根细长,卧着两个荷包蛋,汤汁飘着葱花的清香;晓阳趴在八仙桌上,用彩笔给奶奶画 “生日蛋糕”,画得歪歪扭扭,却在旁边歪歪扭扭写了 “奶奶八十岁生日快乐”;林建国和建业正往面包车上搬行李,帐篷、保温杯、换洗衣物,还有给老太准备的薄外套,堆得满满当当。
“奶奶,生日快乐!” 晓阳举着画跑过去,凑到林老太面前,“等旅游回来,我给你买真的蛋糕,比画的还大!”
林老太坐在藤椅上,手里捏着晓梅给她买的绒线帽,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咱晓阳真乖。旅游就是最好的礼物,奶奶这辈子还没出过这么远的门呢。”
这次全家要去云南旅游,是林建国早就规划好的 —— 林老太八十大寿,不办铺张的寿宴,带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圆她年轻时的梦想。晓梅提前订好了机票和酒店,周凯查好了旅游攻略,建业负责开车送大家去机场,陈慧则细心地给老太准备了常用药和晕车贴,一家人分工明确,满心期待。
“妈,长寿面好了,快尝尝。” 赵秀兰端着面走过来,小心翼翼地放在老太面前,“吃了长寿面,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林老太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面条,慢慢嚼着,眼里闪着泪光:“好吃,比我年轻时吃的面还香。那时候穷,过生日只能喝碗玉米粥,哪能想到老了还能去云南旅游。”
“都是托奶奶的福,咱家日子才这么好。” 晓梅坐在老太身边,给她剥了个橘子,“到了云南,我带您去看丽江古城,去逛大理洱海,拍好多照片,留作纪念。”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张婶的声音,她拎着个小蛋糕,脸上堆着不自然的笑:“老太,生日快乐啊!我给你买了个蛋糕,祝您好福气。”
赵秀兰笑着接过:“谢谢张婶,快进来坐。”
张婶走进院,看见满车的行李,眼睛亮了亮:“听说你们要去云南旅游?真羡慕啊,老太真有福气,儿女孝顺,还能去这么远的地方。不像我,这辈子都没出过省。”
“张婶要是想去,下次可以跟我们一起。” 林建国笑着说。
“算了算了,我哪有那福气。” 张婶撇了撇嘴,语气里带着酸意,“云南那么远,坐飞机多危险,再说老太年纪大了,万一在外面身体不舒服,多麻烦。我看啊,还不如在家请亲戚吃顿饭,踏实。”
林老太没接话,只是笑着说:“我身子骨硬朗着呢,孩子们孝顺,想带我出去看看,我心里高兴。”
张婶没再多说,坐了会儿就走了,临走前还回头瞟了一眼车上的行李,心里满是嫉妒 —— 她做梦都想去旅游,可家里条件不允许,女儿倩倩还在家啃老,哪有心思出去玩。
送走张婶,一家人赶紧出发去机场。建业开着面包车,一路平稳,林老太坐在副驾驶,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脸上满是新奇:“这路真平,比村里的路好走多了。”
“奶奶,到了机场,我们坐飞机去云南,飞得可高了,能看到云下面的房子,像小积木一样。” 晓阳兴奋地说。
林老太有点紧张,紧紧抓住赵秀兰的手:“坐飞机会不会很颠啊?我听说有的人坐飞机会晕。”
“不会的奶奶,飞机可稳了。” 晓梅笑着安慰,给她递了片晕车药,“吃了这个,就不晕了,我陪着你。”
到了机场,林老太看着巨大的飞机,眼睛都看直了:“这么大的铁疙瘩,真能飞上天?”
“能啊奶奶,我们马上就能上去了。” 周凯帮着拎行李,笑着说。
可刚换好登机牌,就传来广播通知:“前往丽江的航班因航路天气原因,延误两小时,请各位乘客耐心等候。”
晓阳一下子蔫了:“怎么会延误啊?我还想早点看到雪山呢。”
林建国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急,天气原因没办法,我们先找个地方休息,吃点东西,很快就能登机了。”
赵秀兰从包里拿出提前准备的糕点和水:“妈,饿了吧?先吃点东西垫垫,别饿坏了。”
林老太点点头,接过糕点,心里却有点失落 —— 她盼这趟旅游盼了好久,没想到刚出发就遇到延误。晓梅看出她的心思,拉着她的手说:“奶奶,正好我们可以多逛逛机场,我给您拍照片,机场也挺好看的。”
周凯也跟着说:“是啊奶奶,我给您拍几张,发朋友圈,让大家都看看您要去云南旅游了。”
林老太被逗笑了,配合着拍照,脸上的失落渐渐散去。建业和陈慧则去打听航班最新情况,时不时回来汇报,让大家放心。
两个小时后,航班终于可以登机了。林老太第一次坐飞机,有点紧张,紧紧抓住林建国的手,飞机起飞时,她闭上眼睛,直到飞机平稳飞行,才慢慢睁开,看着窗外的云海,惊叹道:“真好看,像一样,软软的。”
“奶奶,你看下面,房子真的像小积木。” 晓阳指着窗外,兴奋地喊。
林老太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眼里满是震撼:“这辈子能看到这样的风景,值了。”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飞行,飞机终于降落在丽江三义机场。走出机场,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空气里满是青草和鲜花的香气,跟清溪镇的湿润截然不同。林建国提前联系好的包车已经在等了,司机是个本地大叔,热情地说:“欢迎大家来丽江,今天天气好,适合逛古城。”
坐车前往古城的路上,林老太看着路边的青山绿水、白墙灰瓦,不停地感叹:“这里的房子真好看,跟画里一样。”
到了古城,放下行李,大家就陪着林老太逛起来。青石板路被踩得光滑,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店铺,卖着银饰、围巾、鲜花饼,还有穿着民族服装的姑娘在路边唱歌。晓阳跑得最快,一会儿指着红灯笼喊,一会儿凑到小摊前看新奇玩意儿;晓梅和周凯拿着相机,给老太拍照片,记录下她开心的样子;建业和陈慧则跟在后面,帮着拎东西,时不时给老太买瓶水、递块鲜花饼。
“奶奶,尝尝这个鲜花饼,玫瑰做的,甜而不腻。” 陈慧递过来一块鲜花饼,林老太咬了一口,满口花香,笑着说:“好吃,比咱家里的糕点还香。”
可逛了没多久,林老太就有点累了,腿也开始疼。林建国赶紧找了个阴凉的亭子,让她坐下休息:“妈,累了就歇会儿,咱不赶时间,慢慢逛。”
赵秀兰从包里拿出按摩捶,给老太捶腿:“早就让你别逛这么久,你偏不听,累坏了吧?”
“不累不累,看着这么好看的风景,心里高兴。” 林老太笑着说,眼里却难掩疲惫。
晓阳赶紧跑过来,给老太捶腿:“奶奶,我给你捶,我捶得可舒服了。”
看着孙子懂事的样子,林老太心里暖融融的。休息了半小时,大家决定调整行程,不赶景点,每天只逛一个地方,注重舒适,让老太好好休息。
第二天,大家去了大理洱海。坐在游船上,看着碧绿的湖水,远处的苍山云雾缭绕,林老太靠在赵秀兰肩上,脸上满是平静和满足:“这湖水真清,像镜子一样。”
“奶奶,我给你唱首歌吧。” 晓梅清了清嗓子,唱起了《映山红》,歌声悠扬,船上的游客都跟着鼓掌。林老太跟着哼唱,眼里闪着泪光 —— 这首歌是她年轻时最喜欢听的,没想到老了还能在洱海上听到。
可刚下船,林老太就有点高原反应,头晕、心慌。大家赶紧找了个医院,医生说问题不大,休息一下就好。林建国自责地说:“都怪我,没考虑到高原反应,应该先在丽江适应两天再过来。”
“不怪你,我自己身子骨不争气。” 林老太笑着说。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就在丽江古城慢慢逛,不再去远处的景点。林老太每天坐在古城的院子里,晒晒太阳,听听歌,尝尝当地的美食,晓阳陪着她聊天,给她讲学校的趣事;晓梅和周凯帮她买了些银饰和围巾,说是给她留作纪念;建业和陈慧则帮着打听当地的特产,买了些茶叶和鲜花饼,准备带回家给邻居尝尝。
有天下午,林老太坐在院子里,看着家人忙碌的身影,拉着赵秀兰的手说:“秀兰,这辈子能有这么好的儿女、孙辈,能来这么远的地方看看,我真满足了。以后你们不用再为我操心,好好过日子,把咱林家的家风传下去就行。”
“妈,您放心,我们会的。” 赵秀兰眼眶有点红,“以后每年都带您出去旅游,您想去哪,我们就去哪。”
旅游的最后一天,大家去了丽江的忠义市场,买了些当地的特产。林老太看着市场里热闹的场景,笑着说:“这里的人真热情,东西也便宜,比咱那儿的集市还热闹。”
晓阳买了个手工做的小木马,递给老太:“奶奶,这个送给你,以后看到它,就想起云南旅游。”
林老太接过小木马,小心翼翼地揣在怀里:“好,奶奶一定好好收着。”
返程的飞机上,林老太靠在林建国肩上,睡着了,脸上带着甜甜的笑容。晓阳小声说:“奶奶肯定梦见云南了。”
全家都笑了,心里满是温馨。这次旅游,虽然遇到了航班延误、高原反应的小波折,但大家互相照顾、互相体谅,反而让旅程更难忘。林老太不仅圆了旅游的梦想,更感受到了家人的孝顺和关爱,心里满是幸福。
回到清溪镇,邻居们都来打听旅游的情况。王奶奶拄着拐杖来串门,笑着说:“老太,云南好不好玩?给我们讲讲。”
林老太拿出照片,给大家看:“好玩,风景可美了,还有好多好吃的,下次你们也可以去看看。”
张婶也来了,看着照片上的风景,眼里满是羡慕:“老太,你真有福气,儿女这么孝顺。我这辈子都没去过这么远的地方。”
“以后有机会,让倩倩带你去。” 林老太笑着说。
张婶没接话,坐了会儿就走了,心里更嫉妒了 —— 她知道,自己这辈子恐怕都没机会去云南旅游了。
晚上,全家围坐在院子里,吃着从云南带回来的鲜花饼,聊着旅游的趣事。林老太说:“这次旅游,我最开心的不是看到了好看的风景,而是一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只要咱家人和睦、平平安安,比啥都强。”
“妈说得对。” 林建国举起酒杯,“以后我们每年都带您出去旅游,让您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也让咱家人永远这么和睦、这么幸福。”
“干杯!” 全家人都举起杯子,清脆的碰撞声在院子里回荡,月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满是幸福和满足。
林老太看着眼前的家人,心里暗暗祈祷:愿咱林家永远和睦,愿孩子们永远孝顺,愿这份踏实和睦的家风,代代相传,日子永远红火。而这次云南之旅,就像一颗温暖的种子,在每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成为最珍贵的回忆,提醒着大家 —— 家人和睦,才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