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的梆子声,如同一滴水落入滚油,在郡城死寂的空气中,炸开了一圈无形的涟漪。
孙策府邸的后门悄然打开,一队队身着黑色劲装的士卒鱼贯而出,迅速融入了浓稠的夜色之中。他们是孙策的亲兵,是他这些年倾尽家财豢养的死士,每一个都对他忠心耿耿。
孙策走在队伍的最前方,他换下了一身儒将常服,穿上了冰冷的铁甲。腰间的佩剑,是陪伴他征战多年的老伙计,此刻正嗡嗡作响,似在渴望饮血。他的眼神沉静如水,但水面之下,是即将喷薄的火山。
“将军,都准备好了。”一名心腹校尉在他身侧低声道,“弟兄们已经按您的吩咐,换下了北城门一、二两个时辰的岗哨,现在城楼上的人,大多都是我们自己人。”
“李奎和张茂那边呢?”孙策的脚步没有丝毫停顿。
“还在郡守府里为了兵符吵闹不休,据说李胖子已经派人去抄王真的家了。”校尉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屑。
“一群蠢猪。”孙策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抹厉色,“传令下去,行动!”
与此同时,在郡城北面一段偏僻的城墙之下,近三百道黑影如同壁虎般,悄无声息地贴上了冰冷的墙面。
他们正是叶蓁蓁派出的突击队。
只见他们从背囊中取出飞爪,手臂一甩,那带着三道利刃的爪钩便无声地咬住了城墙的垛口。紧接着,他们脚踩墙面,借助滑轮组的省力装置,身形矫健地向上攀爬,整个过程几乎没有发出一丝多余的声响。
一名在城墙上巡逻的哨兵,正百无聊赖地打着哈欠,忽然感觉脖颈一凉,他惊恐地瞪大了眼睛,却连一声惨叫都来不及发出,便被一只强有力的手捂住口鼻,另一只手中的短刃干脆利落地划过咽喉。
黑影将尸体拖入阴影,对着下面打了个手势。
更多的黑影翻上城头,如同一群暗夜中的猎豹,精准而高效地清理着城墙上的零星守卫。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配合默契,正是叶蓁蓁用现代训练方法操练出来的结果。
当孙策率领着他的部队,如同一道黑色的潮水,涌向北城门下时,城楼上的关键位置,早已被这支天降奇兵悄然控制。
“站住!口令!”城楼下,负责守卫城门通道的都尉,是李奎的心腹,他带着一队人马,拦住了孙策的去路。
“奉郡守大人密令,城外有变,命我率部出城驰援!”孙策面无表情地拿出了一份伪造的调兵手令。
那都尉借着火把的光,狐疑地打量着手令,又看了看孙策身后那杀气腾腾的队伍,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孙将军,这.………夜间开启城门,事关重大,还是等天亮了再说吧?”
“等?”孙策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你等得起,这满城的百姓,等得起吗?”
话音未落,他动了。
没有人看清他是如何出手的,只听到“哐啷”一声龙吟,—道寒光闪过,那名都尉的眉心便多了一道血线,他脸上的惊愕还未散去,身体便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挡我者,死!”
孙策的声音如同惊雷,在封闭的门洞中炸响。
他身后的亲兵如狼似虎地扑了上去,与都尉的卫兵战作一团。与此同时,城楼之上,叶蓁蓁的突击队员也同时发难,数支淬毒的弩箭从暗处射出,精准地射倒了试图敲响警钟的士卒。
战斗,开始得突然,结束得更快。
当最后一个负隅顽抗的敌人倒在血泊中时,孙策一把夺过旁边士卒手中的牛角号,鼓起胸膛,对着城外吹响了那约定好的信号。
“呜——呜——呜——
三声苍凉而悠长的号角,划破了死寂的夜空,清晰地传到了城外数里之地。
“信号!”
黑暗中,萧衍的眼中爆发出慑人的光芒。
“擂鼓!!”
他抽出腰间的长剑,剑指前方那巍峨的城池,发出了震天的怒吼。
“全军!冲锋!!”
“咚!咚!咚咚咚!”
数十面战鼓同时擂响,那沉闷而激昂的鼓声,如同巨人的心跳,瞬间驱散了夜的沉寂。
蛰伏已久的数千将士,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如同开闸的洪水,朝着郡城方向席卷而去。
“杀!!!”
叶蓁蓁紧紧地握着缰绳,感受着身下马匹的震动,和耳边呼啸而过的风声。她的心在狂跳,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激动。眼前这幅铁与火的画卷,是他们亲手描绘的,是通往新生与未来的序章。
“嘎吱——”
厚重无比的城门,在绞盘的转动下,缓缓地向内打开。门后,是孙策和他浑身浴血的部下,以及城楼上林立的、属于他们的火把。
“恭迎萧将军入城!”孙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
“孙将军辛苦!”萧衍催马第一个冲入城门,他与孙策在门洞下交错而过,只交换了一个眼神,一切尽在不言中。
王庚率领的重甲步兵,如同一道钢铁洪流,紧随其后涌入城内。他们手中的长枪组成了一片移动的森林,任何敢于阻挡在他们面前的敌人,都被毫不留情地碾碎。
城内的守军终于从混乱中反应过来,凄厉的警钟声和喊杀声,在城中四处响起。
但一切都太迟了。
萧衍和叶蓁蓁在亲卫的护送下,与孙策一同登上城楼。放眼望去,他们的军队正按照预定的计划,如同一柄柄尖刀,插入了城中混乱的腹地。
火光,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亮起,喊杀声此起彼伏。
“夫人,您派来的那些弟兄,真是神兵天降。”孙策看着那些身手矫健的突击队员,由衷地赞叹道。若不是他们,自己想要如此顺利地拿下城楼,绝无可能。
叶蓁蓁微微一笑:“是我们共同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