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知青分配的问题,会场里僵住了,白明川不得不宣布暂时休会,现在已是下午四点多,以往这种村干部大会,早就结束,村干部开始回村,但这次只是暂时休会,一小时后再开。
各村的干部们,三五一堆地圪蹴在院坝里,闷头抽着旱烟,偶尔低声交换几句,眉头都锁着疙瘩。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焦躁又无奈的气息。
在黄土高原这个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加上农业生产方式落后,造成了这里的农村生活极端贫困。
农民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粮食常不够吃,但以粗粮、糠菜为主,青黄不接时,还得外出讨饭求存。缺衣少穿是常态,衣服补丁摞补丁,冬夏衣物难更替。
住房大多是土窑洞,阴暗潮湿、抵御风沙能力弱,
缺医少药,小病硬扛、大病难治,孩子失学率高。没有稳定收入来源,农具简陋多为人力,畜力,交通闭塞,物资流通困难,年景差饥荒是常态。
从知青下乡政策开始好几年后,直到去年,也就是1970年,国家才将一些大城市的知青派到这老,少,边,穷,的村队。
各村队以力只接几个知青,咬咬牙,也就过去了,但从今天开会架式来看,怕是以后会越来越多。
村里多分一个知青,队里就得多出三百多斤口粮,这可不是小数目。
去年每个村分了四五个,大家已经咬紧牙关,今年一开春就来五个,下半年还不知道有多少,这不是要人命吗?
大会是暂时休会,公社领导将各村大队支书召集到另一间窑洞里开小会,无论如何,先统一各村队领头人的思想才好继续。
日头斜斜照进临时腾出来的小会议室,在泥地上投下几道长长光带,浮尘,烟雾在光里翻滚。
石圪节公社下属十来个村的支书,差不多都到齐了,挤在几张长条板凳上,没人吭声,只听见吧嗒吧嗒的抽烟声和偶尔的咳嗽。
公社主任白明川坐在靠墙的一张旧桌子后面,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脸色也不太好看。
国家也难啊,现阶段,各城镇的就业压力不是一般的大,是非常巨大。
“十年”期间,大学不招生、工厂不招工,大量中学生毕业后无法升学和就业,形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
例如北京,1965年以前中学毕业生除升学外基本能当年安置,但1966年到1977年,北京的高等院校数量减少,在校学生大幅减少,十年间留城的大批待业青年多数没能及时就业 。
同时,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缓慢,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长期比例失调,工业部门职工比重上升,而商业、饮食业等部门职工比重下降,国营企业每年只能吸收四五万人,难以满足就业需求 。
从全国范围来看,1960年底城镇人口基数为1.29亿,1966年5月-1976年10月十年间,每年大约有220万“与新中国同龄”的城镇人口进入劳动年龄,但就业渠道狭窄,“上山下乡”成为他们就业的主要出路 。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城市就业岗位的稀缺和就业压力的巨大。知青下乡是各级政府巨大的政绩指标,压力山大。
副主任徐治功站在他旁边,声音带着点沙哑,还在努力做着动员:
“同志们,咱们都得有大局观啊!城里的娃娃们没去处,上山下乡是国策,是“太阳”的号召!咱们石圪节是老区,啥时候掉过链子?困难是有的,但要相信公社,相信组织,总会想办法解决……”
底下不知是谁,闷闷地顶了一句:“徐主任,话说得轻巧,口粮从哪儿出?住的地方咋安排?娃娃们来了不会干活,工分咋算?这都是实打实的难处!”
这一下像是捅了马蜂窝,其他支书也忍不住了,七嘴八舌地诉起苦来。
“就是!我们村去年那点储备粮,接济完这家接济那家,早就见底了!”
“知青点?哪来的钱盖?让社员一家腾一间窑出来?谁愿意?”
“那些城里娃,细皮嫩肉的,犁地不会,锄草嫌累,挣那点工分够他自己吃吗?还不是占大伙的便宜!”
白明川听着这乱哄哄的场面,眉头越皱越紧。他何尝不知道下面的难处?可县里压下来的任务,他也没办法。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在人群中扫过,忽然停在了靠后坐着的罐子村支书王满仓身上。
“满仓同志,”白明川点了名,声音提高了些,试图压住现场的嘈杂,“你们罐子村去年搞的那个瓦罐窑,不是办得挺红火?听说那几个知青娃娃都派在那里,还干得不错,把场面撑起来?
今年窑厂要扩大,正需要人手,我看,你们村就带个头,多接几个知青,这次你们村带个头,派十五个知青过去,正好助力瓦罐窑发展,怎么样?”
王满仓正低头盘算着村里的那点家底,冷不丁被点了将,吓了一跳,猛地抬起头,脸上血色都褪了几分。他“噌”地站起来,也顾不得场合了,声音带着急腔:
“白主任!这……这可使不得啊!”他挥舞着粗糙的大手,“我们那瓦罐窑,刚有点起色,还没见着回头钱呢!
扩大是想着吸纳村里些闲散劳力,好多人家壮劳力多,工分不值钱,就指着这点副业贴补……这冷不丁塞进来十多个知青,技术没有,力气活一时半会也顶不上,让我们咋安排?口粮从哪儿出?这……这不是要我们罐子村的老命吗!”
他越说越激动,眼圈都有些发红:“白主任,您去打听打听,我们罐子村前些年穷成啥样?去年好不容易盼着点光亮,这……这一下子又给堵死了哇!”
徐治功见状,赶紧出来打圆场:“满仓支书,你别激动嘛!知青有文化,学东西快,未必就不能在副业上发挥作用。
各村都可以想想办法,把知青往副业上引导嘛,编筐、打席、榨油、种果树,总能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