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原西县农业局的院坝里就传来了引擎的轰鸣声。三台草绿色的吉普车一字排开,车头上还沾着夜行的露水。几个早起的办事员围着车转悠,眼里透着稀罕。
食堂里,罗副局长扒拉完最后一口小米粥,他是黄原地区农业局的二把手,也是这次带队下县的负责人。
他抹了把嘴,对旁边的田福军说:“老田,你们这食堂的腌萝卜够味,下饭!食堂里的小米粥也熬的好啊!”
田福军穿着笔挺的干部服,这时也刚好吃完最后一块白面馍,笑着点头:“穷地方,就这点土货还能拿得出手。”
他得把上级部门领导陪好,今天地区的调研组还有最后一站,得去双水村孙少安家核验人工养殖蚯蚓和蚯蚓干粉饲养猪的实验成果。
在靠食堂门口那桌,局技术科带队的是副科长武惠良,正和科室里几个技术员吃着早餐。他低声对技术员说“大家动作快点,罗局长都吃完了……。”
专家组的黄组长也刚放下碗,认同罗副局长的附和道“你们食堂这萝卜腌得确实地道,比地区食堂的有滋味。”
饭后,一行人很快上了车。田福军陪着罗副局长、头发花白的专家组黄组长,还有那个年轻的技术组组长武惠良坐了头车。
武惠良穿着崭新的蓝卡其布中山装,风纪扣扣得严严实实,上车前还下意识地掸了掸袖子上并不存在的灰。
对这一行人,田福军其实更重视那年纪轻轻的市局技术科副科长武惠良,抛开他个人能力不说,他的家庭背景也不容小觑。
车子发动,卷起一股烟尘。过分水岭时,,公路在山腰拐了个大弯,往下看是深沟,往上看是直挺挺的山峁。
罗副局长望着窗外陡峭的山崖,感慨道:“福军啊,也就是现在人民当家作主了,能集中力量在这山腰豁个口了修通两边道路。搁旧社会,想都不敢想!”
田福军接话:“可不是嘛!解放前,石圪节那边的人想来原西县城,得肩扛手提,翻这山就得一整天工。
武惠良在一旁点头:“交通便利了,啥都方便。就像咱这次来调研的技术,任何事都讲究科学论证,地区是重视任何技术创新的,但也不能盲目乱来,在读书时,老师反复讲,可不能再放卫星了……。”
田福军笑着点头“还是武科长有见识,这以后的发展,还是靠你们年轻干部……。”
专家组黄组长没接话,眼睛盯着窗外掠过的土坡,不知道在想啥。
吉普车颠簸着,上午八点多就到了石圪节公社。
公社主任白明川和副主任徐治功早已带着一班干部在院坝里等候。见车来了,赶紧迎上去。公社那辆半旧的吉普车也开了出来,白主任拉着田福军的手:“福军局长,可把你们盼来了!”
众人一阵寒暄几句后,今天是时间紧,任务重,公社那台更旧些的吉普也加入了车队。白明川和徐治功还带上了公社办公室主任刘国华,他是刘正民的父亲。
四台车扬起漫天黄尘,朝着双水村开去,车轱辘碾过土路,尘土扬得老高,老远就能看见,气势着实不凡。
双水村这边,早已得了信。
村支书田福堂穿着过年才上身的中山装,领着一干村干部,还有孙少安、刘正民,站在村口那棵老槐树下等待。
孙玉亭更是忙得脚不沾地,指挥着几个后生把一面褪了色的红布横幅挂在两树之间,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热烈欢迎黄原地区农业局干部视察”。
村口土路旁有不少被组织起来的村汉和婆姨,等下欢迎起来更有气势。孙玉亭组织这一套还是热情高涨的。
他又招呼着那些拿着锣鼓家伙什的村民:“精神头都提起来!今天可是地区领导来视察!这是咱双水村的荣光!感谢党!”
土路尽头,一股烟尘由远及近。孙玉亭踮脚一看,吉普车的身影在尘土里若隐若现,他立刻像被锥子扎了屁股,猛地转身,挥舞着手臂,嗓子喊得劈了叉:“来了!来了!敲起来!吹起来!喊起来!”
霎时间,锣鼓“咚锵咚咚锵”地响起来,欢快的调音响成一片。村民们跟着孙玉亭的节奏,参差不齐地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车子在喧闹声中离村干部不远处停稳。田福堂忙带着村干部迎了上去。
白明川、徐治功和办公室主任刘国华率先从第一辆车下来,小跑着去给第二辆车开门。
田福军、罗副局长、黄组长、武惠良依次下车。后面两辆车里的专家、技术员们也纷纷下来,场面热闹非常。
田福军给罗副局长介绍田福堂:“罗局,这就是双水村的支书田福堂,我哥。”
罗副局长很和气,握住田福堂粗糙的手:“福堂同志,辛苦你们了,感谢支持我们的工作……。”
“不辛苦!不辛苦,领导们能来我们双水村指导工作,是咱村的福气!”田福堂笑得满脸褶子,手在褂子上蹭了蹭。
等欢迎的人群在孙玉亭的示意下散去,田福堂便引着这一大群人,沿着坡路,浩浩荡荡地向孙少安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