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苏弘扬和孙峰在谢庆功家里吃的饭,由于下午还有工作,苏弘扬并没有喝酒。
等到吃的七分饱了,苏弘扬放下筷子,问道:“老谢,全县正在清理违规宅基地的事情听说了吧。”
“听说了,镇里天天过来宣传国家土地政策,其他乡镇也在搞这样工作,咱们镇虽然没有明说,但我也猜到了。”谢庆功如实说道。
“咱们村的村民都什么想法?”苏弘扬今天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了解村民的思想动态。
“书记,有些话我不吐不快!”
苏弘扬笑了一声,说道:“就咱们两人谈话,没必要藏着掖着,有话就说。”
“我在汪河村生活了一辈子,村里的宅基地大多都是在九十年代初建设的,当时因为政策宽松,很多村民在旁边建了仓房、住房,甚至还有扩大院子面积的。
后来政策收紧,村里抓的也比较严,也就没了这个情况。”
谢庆功说的是实情,很多村民在自家宅基地盖了房子,住了几年后,发现地方不够,很多人在房前房后又加了不少建筑,这种情况十分常见。
喝了一口茶,他又道:“县里完全是拍脑门做的决定,有的扩大了围墙,那好办,扒了重新砌筑就行。但有的已经盖了房子,已经有人住在里面了,扒了房子人去哪住?村民不反对才怪!”
苏弘扬沉吟片刻,缓缓说道:“这项政策是国家发布的,县里只是执行而已。昨天县里刚刚开完会,王家乡已经全部完成了违规宅基地清理工作,有了人家打样,咱们硬着头皮也要执行下去。”
“书记……”谢庆功十分为难,县里压乡镇,乡镇压村里,最终落实都要村里去执行,不说别人,就连他这个村支书都非常抵触这件事,怎么去劝别人?
他苦笑一声:“你也清楚咱们汪河村的情况,一个个都穷横穷横的,工作不好做啊。”
即便苏弘扬清楚他说的是实情,脸上还是严肃起来:“老谢,你也是名老党员了,对待上级的指示,要坚定不移的执行。从下午开始,你亲自去挨家挨户劝说,一方面说说国家政策,一方面讲一下王家乡的情况。”
即便再难,也要执行。苏弘扬打定主意先“吹风”,后补贴,一鼓作气将任务完成。
吃过饭后,苏弘扬从钱包里拿出一百块钱放到桌子上,转身要走。
“书记等等。”谢庆功一下就急了,拿起桌上的钱就要还回去,“在我家吃饭还掏钱,传出去不是打我脸吗?”
苏弘扬伸手阻止:“老谢,你听我说,你们村里人赚钱也不容易,我不能白吃白喝!”
“不行!”谢庆功再次拒绝,“再没钱也不差这一顿饭钱。”
“老谢,这钱我收起来也行,不过嘛,以后甭想让我再到你家吃饭。”
“这……”谢庆功犹豫了一下,最后只能无奈收下。
苏弘扬拍了拍谢庆功肩膀,嘱咐道:“将示范田和宅基地的事情盯好,等出了成绩,我请你喝酒!”
用了两天时间,苏弘扬和孙峰将永坪镇下辖八个自然村全部跑了一遍,并亲自和村支书交代了清理违规宅基地工作。
过了一周,罗雅茹过来汇报:“统计出来了,一共有387项违规宅基地,其中房屋93处、仓房76处……”
她将收集到的详细信息汇报一遍,又道:“在保证全镇运行的情况下,镇里能拿出50万元。”
杯水车薪!
苏弘扬暗道:自己之前真是想天真了,就这点资金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看着苏弘扬一脸沉重,罗雅茹清楚对方所想,幽幽叹道:“补贴这件事儿行不通,一是资金量不够;二是咱们给违规宅基地的补贴,那么没有违规的那些人怎么想,心里肯定会不平衡。”
沉默了一会儿,苏弘扬开口道:“这样吧,这事儿容我再想想怎么解决,你先去忙吧。”
罗雅茹开口想说些什么,但她也没有好办法,书记还不同意强行推进,真是走进了死胡同。
摇了摇头,她起身离开。
等到办公室重新恢复平静,苏弘扬点燃一支烟,仔细思考前世回忆有没有解决事情的办法。
苦思冥想之后仍是一无所获,前世自己在图书馆,对于一些大事他确实知道,但基层他也没待过,对此一无所知。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苏弘扬一边低头沉思,一边走进食堂。
遇到有人跟他打招呼,他也是微微点头示意。
大家纷纷猜测,书记这是遇到难题了!
“书记。”石昊端着餐盘坐到了苏弘扬身边,问道:“这是遇到难事了?”
苏弘扬摇了摇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而说道:“周五晚上下班,我在全羊楼请班子成员吃饭,你帮着通知一下大家。”
乡镇党委班子成员不像县里那么复杂,每位委员都会参与到具体务实工作之中,他这个班长无论从个人角度还是集体利益,都要将大家聚拢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形成合力。
“这事儿就放在我身上。”
吃过饭后,苏弘扬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睡了一个午觉。
等到再次睁开双眼时,一个小时已经过去了,他洗了把脸,感觉神清气爽,连思维也快了不少。
他拿起手机,给邵中华拨了电话:“邵叔,没打扰您休息吧。”
“呵呵~”电话里传来邵中华温和地声音:“市府办的情况你也清楚,哪有时间午休,有啥事说吧。”
“现在全市范围内是不是都在推进违规宅基地的清理工作?”
这项工作是政府负责,如果全市都在开展,肯定瞒不过邵中华这个市政府大管家。
“嗯……”邵中华给出了肯定答案,继续说道:“这项工作承接省里政策,是张市长亲自下的命令。”
原来还有这层渊源,怪不得陈汉风和汤国良态度如此坚决。
“邵叔,这项工作的复杂程度您也清楚,市里没给些优惠政策吗?”
他自认为还是比较了解张运雄的工作风格,他不是那种强压下级的领导,所交代的任务都会综合考虑事情复杂程度,给予一定的支持。
“我记得市里给你们台宁拨了一千万元的专项补贴资金,剩下的由县里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