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腊月将至,京师落下今冬第一场雪。碎琼乱玉纷纷扬扬,将屋宇街巷染成一片素白。寒气凛冽,制造局的熔炉却依旧喷吐着炽热的火焰,只是户外的一些作业因天寒不得不暂缓。然而,沈惊鸿心中的那团火却燃烧得愈发旺盛,他的备考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如同弓弦拉满,蓄势待发。

徐光启的书房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些许寒意。老先生的神色比往日更加肃穆,他开始系统地为沈惊鸿剖析科举场上的无形规则与有形桎梏。

“场屋之内,非仅学问之争,亦是心性之炼。”徐光启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字迹乃士子门面,务必端正工整,忌潦草,忌墨污。馆阁体虽显板滞,然规矩森严,最是稳妥,关乎考官第一观感,不可不慎。”他展开一卷字帖,指点着其中的撇捺钩提,“尤其是这‘捺’笔,需力贯笔尖,沉稳送出,方见精神。”

沈惊鸿凝神细看,依言在旁边的草稿纸上练习。他前世虽也写字,但与现代硬笔书法迥异,今生更多时间用于格物实践,于书法一道确实生疏。此刻沉心练习,才觉其中亦有法度,每一笔的起承转合,都需心神凝聚。

“再者,便是避讳。”徐光启语气加重,“此乃考场大忌,一字之差,便可断送前程。今上御名、庙号,乃至孔圣之名,必须谨记,或缺末笔,或以他字代之。我这里有一份详细的避讳字表,你需烂熟于心,绝不可错。”他递过一张写满字的纸,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需要避讳的字及其替代写法。沈惊鸿接过,只觉分量沉重,这不仅是文字游戏,更是皇权与礼法无形威压的体现。

“至于文章本身,”徐光启继续道,“破题需如开门见山,一语中的,不可迂回。承题需顺流而下,阐释题意,稳住阵脚。中股、后股乃文章主体,需层层推演,正反论证,将道理说透,发挥尽致。束股则需收束全文,呼应破题,力求圆满。切记,考场之上,稳妥为上,莫要求奇冒险,平实醇正之文,往往更易入考官法眼。”

沈惊鸿将这些要点一一记下。他知道,自己思维跳脱,易于出奇,但也容易偏离正统,徐光启的提醒可谓及时雨。他找来徐光启早年的程文墨卷,以及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到的近年顺天府优秀范文,摒除杂念,潜心研读。不再仅仅看其观点,更细致分析其结构如何起承转合,论证如何引经据典,语气如何代圣贤立言。他试图将自己习惯于逻辑推演和数据分析的思维,融入这套古老的表达体系之中,寻找那个微妙的平衡点。

这一日,窗外雪花依旧飘洒,徐光启面色凝重地拿出一套密封的卷袋,正是往岁顺天府童生试的真题。“惊鸿,今日你便模拟一场,限时三个时辰,感受一番场屋氛围。”

书房内顷刻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炭火的微响。沈惊鸿深吸一口气,拆开卷袋,展开试卷。目光首先落在首题四书文上——《“子曰:君子不器”》。

看到这个题目,他心头先是一紧,随即又是一动。紧的是此题内涵深邃,关乎儒家对理想人格的界定,极易写得空泛或偏颇;动的是此题正与他近来所思所行的“格物”与“大道”之辨紧密相关,或许正是他展现独特见解的机会。

他闭目凝神,先排除杂念,回忆朱子《集注》:“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 这是正统解释,强调君子应追求全面的德性修养,而非局限于具体技能。他提笔蘸墨,破题力求平稳:“圣人论君子之体,以其不滞于一方也。” 承题顺势而下,阐明“器”之局限与“不器”之通达。

然而,在起讲后入手处,他沉吟片刻,笔锋悄然一转,并未完全否定“器”,而是写道:“然器非必小道也,君子虽不囿于一器,然需明器之理以通大道。” 随后,他大胆举例:“昔者圣人制礼作乐,莫非器也?然其本在于仁,发于中和,此即器载乎道也。周公孔子,或长于政,或精于教,莫非器也?然其道贯乎一,无所不通,此即道驭乎器也。” 他将具体技能(器)视为承载和体现大道(普遍规律与最高道德)的途径,最终归结于“故君子之学,由器入道,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斯为不器之真义。” 既未脱离经义,又巧妙地为自己所从事的格物之学留下了空间。

写完这篇四书文,他额角已微微见汗,感觉心神消耗颇大。稍事休息,便继续完成试帖诗和后面的经义、策问。策问题目果然是时政热点——“问:当今边患频仍,钱粮匮乏,何以御外侮而实内帑?” 这正是沈惊鸿所长。他精神一振,结合自己对辽东局势的分析、雷霆铳效能的数据以及制造局管理中对物料、人工成本的核算经验,提出“选将练兵,精利器械,固守要害,广开屯田,清厘赋役,节用爱民”数策。论述中,他虽未直言雷霆铳,但以“昔之强弩,今之火器,皆赖匠作精良,乃可御敌于国门之外”暗指,并以“核其实效,计其长远,则靡费虽巨,然一器可当十夫,省饷实多”来回应可能存在的耗费质疑。整篇策论条理清晰,数据支撑隐约可见,虽言辞因考场限制而含蓄,但内在的逻辑力量和务实风格已跃然纸上。

三个时辰到,沈惊鸿搁下笔,长长舒了一口气,只觉得手腕酸麻,精神却有一种释放后的疲惫与充实。徐光启一直静坐一旁看书,此时方起身,拿起他那墨迹未干的试卷,坐到灯下,逐字逐句仔细阅看。

时间一点点过去,书房内静得能听到雪落屋檐的细微声响。沈惊鸿心中不免有些忐忑。终于,徐光启放下试卷,抬眼看向他,目光中带着审慎,也有一丝难以掩饰的欣慰。

“此文……”他顿了顿,似在斟酌词句,“四书文能紧扣‘不器’之旨,阐发‘由器入道’之理,虽略显险峭,非中庸平正之道,然能自圆其说,根基未失,可见你近日于经义上用功颇深。策论尤佳,条陈明晰,切中时弊,言之有物,非空谈道德者可比。只是……”他指了指沈惊鸿的字,“这笔力,火候仍欠三分,架构尚可,然筋骨不足,还需日日勤练,直至形成肌骨记忆为止。”

能得到徐光启如此评价,尤其是对其策论的肯定,沈惊鸿心中一块大石落地。“险峭”之评在他意料之中,能“自圆其说”且“根基未失”已属不易。

模拟考之后,沈惊鸿的训练更加具有针对性。他将那份避讳字表早晚背诵,直至倒背如流。又将四书五经中自己掌握不牢的篇章挑出来,反复诵读、默写。制造局的事务,他彻底放手,全权委托给张匠头与几位核心匠头管理,只要求他们每三日呈报一份简明的进度汇总,非涉及重大技术难题或物料短缺,不再前去打扰。

苏卿卿似乎也敏锐地感知到他考期临近的紧张与压力。她不便亲自前来,便通过徐府内眷,更频繁地送来亲手制作的江南细点,以及加入了宁神药材的热汤。盛放点心的食盒底层,那张熟悉的素笺上,不再是算学题目,而是换成了“静水流深”、“持心如璧”这般简短却有力的警句,或是抄录《庄子》中“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段落,笔墨清丽,意蕴悠远。这份跨越礼教藩篱的、含蓄而坚定的支持,如同冬日里一缕温暖的阳光,穿透严寒,照进沈惊鸿的心底,给予他难以言喻的慰藉与力量。

年关的气氛日益浓厚,京师内外张灯结彩,空气中弥漫着爆竹的火药味和炖肉的香气。然而,对于无数像沈惊鸿这样即将踏入考场的士子而言,这喧嚣的年味与他们无关。他们的世界里,只剩下青灯、古卷、以及笔下那方寸之间的无声战场。

腊月十九,考试前夜。沈惊鸿没有再碰任何书籍。他亲自将考篮检查了数遍:两支狼毫笔,一方松烟墨,一块端砚,一叠素白竹纸,还有用油纸包好的面饼、肉脯,以及一个装满清水的小葫芦和一个小小的手炉。每一样物品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徐光启傍晚时分特意过来,没有再多讲经义文章,只是又细细叮嘱了一遍入场、领卷、交卷的流程,以及考场中如何应对饥寒、保持心神清明等细节。最后,他看着沈惊鸿,目光深邃,只沉声道:“明日之试,不过初阶。平常心以待,发挥出你平日所学即可。戒骄戒躁,谨守心神。”

是夜,沈惊鸿躺在床榻上,辗转反侧。白日里强自压下的紧张,在夜深人静时悄然弥漫开来。经义的章句、八股的框架、策论的方略,与雷霆铳的图纸、水锤的轰鸣、辽东的地图交织在一起,在脑海中翻腾不休。他知道,这不仅是一场考试,更是他真正融入这个时代,并试图以其规则去影响其走向的关键一步。

次日凌晨,天色墨黑,朔风卷着残雪,寒意刺骨。沈惊鸿穿上厚实保暖的棉袍,外面罩上一件青衿,提起那只沉甸甸的考篮,由徐府一位沉稳的老仆提着灯笼引路,踏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位于城东的顺天府贡院。

离贡院尚有一段距离,便已见人影幢幢,灯火通明。越靠近,人声越是鼎沸。数以千计的士子,从垂髫少年到白发老翁,提着各式各样的考篮,在亲眷仆役的陪同下,聚集在贡院那威严的大门之外。衙役兵丁手持水火棍,维持着秩序,呼喝声、叮嘱声、咳嗽声、踩雪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种奇异而紧张的氛围。

沈惊鸿排入长长的队伍中,寒风扑面,他紧了紧衣领,目光扫过周围形形色色的考生。有的面色苍白,喃喃自语;有的闭目养神,故作镇定;也有的东张西望,难掩好奇。他深吸了一口冰冷而混浊的空气,迫使自己冷静下来。

队伍缓慢地向前移动。终于,轮到他了。两名衙役上前,面无表情地示意他打开考篮,仔细翻检每一样物品,连面饼都掰开查看,确认没有夹带。随后,又对他进行了严格的搜身,确保无片纸只字藏于身上。

经过这一番近乎羞辱的检查,沈惊鸿才得以跨过那扇高大的门槛,正式踏入贡院。门内是另一番天地,甬道深深,两侧是一排排低矮的号舍,如同蜂巢一般。在引导吏员的呼喝指挥下,他按照手中的号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间。

号舍狭小逼仄,仅容一人转身,内有木板一块,充作桌案,另有可拆卸的木板两块,拼凑为座凳与卧榻。四壁萧然,寒气透骨。

沈惊鸿放下考篮,拂去木板上的浮尘,将笔墨纸砚一一取出,摆放整齐。然后,他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待着黎明的到来,等待着那决定许多人最初命运的试卷发下。

贡院之外,喧嚣的人声渐渐远去;贡院之内,一种令人窒息的寂静开始弥漫。青灯古卷的沉寂,工坊铁火的喧嚣,仿佛都已隔世。前方,是笔墨的战场,是他以这个时代认可的方式,发出的第一声属于自己的鸣响。号舍之外,风雪依旧,而沈惊鸿的心,在经历最初的波澜后,反而渐渐沉静下来,如同拉满的弓弦,稳定而专注,只待那开考的钲声敲响。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清正史编代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我是正统我怕谁郭嘉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宋宫十八朝演义大明匹夫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南宋弃子国宝的文明密码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皇帝:朕的九皇子带兵,天下无敌宋神宗的新宋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1621,不一样的大明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灵异中篇小说选大明养生小帝姬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医女楚汉行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