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城外的一场大火让奥斯曼人彻底断了粮,虽然奥斯曼大营中会有一定量的粮草供给日常需要,但这些粮草最多只能撑五天左右。
撤军,成了科普鲁律不得不选择的应对方式。
无可奈何之下,科普鲁律只得后撤大军至厄登堡,一边重新筹措粮草,一边等待着下一个进攻的机会。
经此一战,奥地利一方重新获得喘息的空间,奥斯曼军退守厄登堡便停下继续驻扎,对此虽然他们还是没有什么办法,但无疑,现如今的情况已经比当初被围在维也纳好出太多了。
在蒙特库科利元帅的示意下,奥地利盟军重返格拉茨以及维也纳东郊一线,并按照永久防事的标准来重新修筑此前被奥斯曼人攻破的防御工事。
由于奥斯曼人的断粮危机短时间内无法被解决,因此奥地利一方有大量的时间来构筑这样一条防线。
此防御工事的建筑材料被蒙特库科利定为大理石,但由于战争破坏,国库也不充裕,国内石料场的生产也基本瘫痪,因此即使是蒙特库科利再三要求,奥地利中央政府最终还是没有批准蒙特库科利这个耗资巨大的计划,但为了支援前线,帝国内阁还是尽可能的去满足了蒙特库科利修筑防线的需求——从维也纳后方拉来前线进行防线修筑的材料中,虽然大理石的数量非常少,但花岗岩,砖块,石头,安山岩等不同种类的石料确实异常丰富。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石料是奥地利各地石料场以及各地贵族,市民共同捐赠到前线,用于支援抗击奥斯曼战争的。
不少市民在得知自己捐献的石料将会被用于前线抗击奥斯曼人后,他们纷纷带着自己的家人乘着马车出城去捡石头,只为能给这个他们共同居住,正在经受低谷期的国家做出他们力所能及的贡献。
拿到这些材料后,虽然并没有达到蒙特库科利元帅的要求,但这位老元帅却是十分感动,在他心中,用这些石料筑成的工事,无疑代表着全奥地利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抗击外国入侵的伟大精神。
因此,拿到这些建筑材料后,蒙特库科利心中诞生了一个想法——他要将这条防线修成一个永久防御工事,让这条代表着所有奥地利人民团结一致的工事,永久的矗立在维也纳东郊。
这一想法是非常好,且有意义的,但蒙特库科利不会想到,这条修筑过后“五颜六色”“杂七杂八”看上去就没什么压迫感的永久防御工事,将在日后的史书上以“蒙特库科利防线”命名。
并且由于这条颇具艺术感的防线,在日后,欧洲民众对于蒙特库科利元帅的第一印象不再一个严肃认真,不苟言笑的威严元帅,而是一位玩世不恭,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将军。
因为,在民众的认知中,大敌当前,还能造出这么花里胡哨的东西的元帅肯定是沾点不靠谱在身上的
而至于这条防线之所以这么花里胡哨的真正原因及其背后所代表的众志成城共抗时艰的伟大精神内含便只有在大学课程《宗教战争及其前后三十年史》的课堂以及相关宗教战争史的书籍中才会被少部分人涉及到。
…………………………
言归正传,蒙特库科利这边的防线干的如火如荼,奥斯曼这边也在抓紧时间休养生息,并加紧搜刮起厄登堡以东的各个匈牙利市镇,将其市民粮食全部抢走,用来填补奥斯曼军巨大的粮草空缺。
一时间整个皇家匈牙利哀声载道,民怨四起,被逼到生存边缘的市民们纷纷举起反旗,组织起义兵,自发且成组织的开始抵抗奥斯曼人的统治。
而至于一把大火烧光奥斯曼军粮仓后被奥斯曼禁卫骑兵死命追杀的金斯基及其带领的六千奥地利皇家骑兵团。
他们已然在长期的一追一逃中进入了奥斯曼的匈牙利总督区,在广阔的匈牙利中部平原中玩起了追杀的残酷游戏。
虽然一时半会,奥斯曼禁卫骑兵还拿金斯基没什么办法,毕竟奥地利这六千骑兵可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但时间拉长,深入敌后没有补给,没有一个能稳定依靠的大后方的他们,被追捕并大量减员的概率将会大大的增加。
对于如今的金斯基来说,摆脱奥斯曼军的追捕并寻机返回奥地利是其传统意义上最正确的做法。
但对于金斯基来说,除了以上的这种做法外,他还有另一条出路——找到卡尔大人,并与其汇合,届时,卡尔手中将拥有一支人数高达一万人的骑兵部队,并且全部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
时间拨到1655年年末,经过半年的修筑,蒙特库科利的防线在全奥地利人民的支持下已经初具规模,金斯基在匈牙利也已经逃窜半年时间,而退守厄登堡的奥斯曼中央集团军
至于卡尔与威廉。由于卡尔身份的暴露,因此,索科勒扎德在重整旗鼓后卷土重来,意识到林间城堡位置已然暴露的卡尔与威廉则是在商量过后果断放弃了继续在这一根据地死守的打算,准备继续干起自己的老本行——劫粮。
打定主意后的二人早早的就带着手下的士兵们撤离了林间城堡,让索科勒扎德扑了个空,随后,卡尔与威廉便直接向东南方向进发,来个反其道而行,直指保加利亚。
这个行为放在卡尔单独在匈牙利行动的时候是绝对不会做的,甚至是想都不会想,这太过冒险了,保加利亚离奥斯曼的核心地区色雷斯仅一步之遥,进入保加利亚胡作非为跟在奥斯曼帝国头上拉屎没什么区别。
但现在的卡尔有威廉,这个激进到鲁莽的自信小子,即使已经三十五岁,却依旧激情四射,一如当年。
一眼望不到边的匈牙利大平原上,数千骑兵自由的飞奔,冷风拂过脸颊,冰冷的爽感时时刻刻刺激着士兵们的大脑,而在这支狂奔的骑兵最前方,一场十分具有卡尔与威廉特色的对话正在上演:
“卡尔,你不懂,这叫反其道而行,最危险的地方恰恰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我怎么那么不愿意相信你!威廉?”
“信我啊!卡尔!来吧,在我们老去之前再疯狂一次!哈哈哈哈!”
“最后一次?!”
“不!因为我们不会老去!直到我们死去的那天!”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