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投影回归带来的,并非解脱,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混合着惊悸与虚脱的疲惫。苏曼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几乎一直处于半昏睡状态。她的身体不再冰冷,反而开始持续低烧,灵魂深处那新增的撕裂感并未随着时间平息,反而像是有无形的锯齿在反复拉扯,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源自意识核心的钝痛。这不是休养就能轻易恢复的伤势,是意识强行闯入禁忌领域后,被那片混乱时空留下的“烙印”。
林清音忧心如焚,她能做的却更加有限。祖灵之力对于这种意识层面的创伤,效果大打折扣,如同用温暖的水流去浇灌一片内部结构已经受损的土地,只能维持表面的生机,却无法修复地下的裂痕。她只能更加精细地调配安魂定神的药物,寸步不离地守在苏曼床边,在她被噩梦惊扰时紧紧握住她的手,在她因痛苦而蜷缩时轻声安抚。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比任何激烈的战斗都更消耗她的心神。她看着苏曼即使在睡梦中也不得安宁的脸庞,无数次在心里质问自己,这条路,是否真的走对了?代价是否太过惨烈?
谢九安将所有的焦虑与愤怒都压抑在了更深的沉默之下。他不再仅仅守在内室门口,而是开始以当铺为中心,进行更大范围的、悄无声息的巡查。他需要确认,上次的探索是否引来了更麻烦的“尾巴”,也需要在这令人窒息的等待中,为自己找到一件可以倾注心力的事情。他的剑意变得更加内敛,却也更加危险,如同打磨至极致的刃锋,收敛了所有光华,只待出鞘饮血的那一刻。
墨渊是唯一一个似乎不受情绪影响,始终保持着绝对效率的存在。他将上次意识投影采集到的所有数据——包括“表层阴影”的结构模型、“归墟之眼”标记的分布特征、以及遭遇干扰时的能量频谱——进行了最高优先级的解析。幽绿色的数据流在他专属的区域内几乎凝成实质,构建出复杂到令人头晕目眩的立体模型,又在下一秒被新的推演结果覆盖、重构。
当铺内的气氛,像是一根被不断绞紧的弦,随时可能崩断。
第三天清晨,苏曼的低烧终于退去了一些。她挣扎着从浑浑噩噩的状态中清醒过来,眼神虽然依旧带着浓得化不开的疲惫,但那份属于“清醒”的锐利,重新回到了她的眼底。她靠在床头,小口喝着林清音递过来的温水,感受着喉咙被滋润后略微舒缓的刺痛,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房间角落,那里,墨渊正静静地站立着,仿佛一尊等待指令的雕像。
“数据……分析完了吗?”她的声音沙哑得厉害,如同破旧的门轴转动。
墨渊的瞳孔中数据流平稳地闪烁,转向她:“……初步分析完成。关键发现如下。”
他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冰冷的声线在寂静的室内回荡:
“……一、‘表层阴影’结构并非均匀分布。存在大量‘信息涡流’与‘时间断层’,其分布模式……与大量高浓度情感记忆沉积有关。”
“……二、‘归墟之眼’观测标记并非随机附着。它们优先集中于那些……蕴含着强烈‘执念’、‘悔恨’、‘未竟之愿’……等具有高度‘指向性’与‘未完成性’的情感记忆片段上。”
他顿了顿,似乎在强调接下来的信息,“……三、在投影遭遇干扰的最后时刻,捕捉到一段异常清晰的能量残留信号。该信号……不属于已知的‘归墟之眼’波动模式,也非自然形成的时间乱流。”
“是什么?”苏曼追问,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林清音和刚刚巡查回来的谢九安也立刻集中了注意力。
墨渊抬手,一道幽绿色的光束从他指尖射出,在空气中凝聚成一个不断旋转、碎裂的、仿佛由无数彩色琉璃碎片构成的复杂立体符号。那符号残缺不全,边缘闪烁着不稳定的光芒,散发着一种极其古老、极其遥远,却又带着某种奇异“呼唤”感的气息。
“……信号解析度不足,无法还原完整形态。”墨渊说道,“……但其能量特征……与古籍中关于‘时之刃’的间接描述……存在百分之三十一的潜在关联性。”
“……更重要的一点是,”他的声线似乎有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变化,“……这段信号,并非存在于某个固定的‘阴影’片段中。它像是在……流动。如同一个反射着不同时间片段的……‘破碎的棱镜’,在不同的‘光带’之间跳跃、闪现。”
流动的……破碎的棱镜?
这个描述让苏曼怔住了。她回忆起在“表层阴影”中看到的那些代表不同记忆的“光带”,它们虽然也在缓慢流淌,但基本保持着各自的轨迹。一个会主动在不同记忆片段间跳跃的“东西”?那是什么?
“它能反射时间片段?”林清音抓住了另一个重点,“这意味着什么?”
“……推测……”墨渊解释道,“……此物体,或概念,具备干涉甚至‘折射’局部时间信息的能力。其‘破碎’状态,可能意味着它本身受损,或……其完整形态本应如此。”
“……它可能是一件武器……一个信标……或者……某种钥匙。”
“……其流动特性,解释了为何直接定位‘时之刃’极其困难。”
希望,如同黑暗中突然擦亮的一根火柴,虽然微弱,却瞬间照亮了某些一直笼罩在迷雾中的轮廓。
一个流动的、破碎的、能折射时间的“棱镜”?这或许就是找到“时之刃”的关键线索!它不是静静地藏在某个地方,而是在不断移动,穿梭于不同的时间阴影之中!
“能找到它吗?”谢九安沉声问道,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理论上可行。”墨渊回答,“……其能量特征已记录。虽然微弱且不稳定,但具备独特的‘签名’。”
“……需要构建更精密的追踪模型,并大幅提升意识投影的‘灵敏度’与‘机动性’,才能尝试在浩瀚的‘表层阴影’中锁定并追踪其轨迹。”
“……这意味着……”他的目光落在苏曼身上,“……下一次探索,对灵魂负荷的要求……会更高。遭遇未知风险的概率……同步提升。”
房间内再次陷入沉默。刚燃起的希望之火,立刻被现实的冰水浇了一下。
更高的负荷,更大的风险。以苏曼现在的状态,还能承受吗?
苏曼低头看着自己依旧微微颤抖的手指,感受着灵魂深处那挥之不去的、仿佛被砂纸打磨过的痛楚。她知道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已经到了某个临界点,下一次,可能真的就回不来了。
但是……
她抬起头,目光扫过林清音写满担忧的脸,谢九安紧握的拳头,最后落在墨渊那毫无情绪波动的瞳孔上。
“需要……准备多久?”她问,声音依旧沙哑,却带着一种近乎平静的决绝。
“……模型构建与阵列优化……至少需要七十二小时。”墨渊回答,“……你的灵魂状态……需要至少达到本次探索前的稳定基准。”
七十二小时。三天。
她只有三天时间来勉强修复这次探索带来的新伤,让自己至少看起来“稳定”下来。
“好。”苏曼轻轻吐出一个字,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她重新躺了回去,闭上双眼,不再看任何人,只是用一种近乎自我催眠的方式,强迫自己进入最深层的休息状态,调动起每一分可能的力量,去对抗灵魂的剧痛与虚乏。
林清音看着她紧闭双眼、眉头却依旧紧蹙的模样,心中如同刀绞。她知道苏曼的决定无法改变,她能做的,就是在这七十二小时里,竭尽所能。
她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将手掌重新贴在苏曼的后心,祖灵之力以最温和、最持续的频率缓缓渡入,如同最细腻的春雨,试图滋润那片干涸龟裂的土地。
谢九安深深看了一眼床榻上仿佛易碎瓷器般的苏曼,转身再次融入了外面的阴影之中。他的巡查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任何潜在的威胁,都必须被提前清除。
墨渊也无声地退回了他的数据领域,幽绿色的光芒再次汹涌起来,开始了争分夺秒的模型构建与优化。
时间,在这压抑的寂静中,一分一秒地流逝。
希望如同那“破碎的棱镜”一般,闪烁着诱人却危险的光芒,指引着他们走向下一次,可能决定最终命运的深渊之旅。
而苏曼,则在灵魂的痛楚与修复的拉锯中,清晰地意识到,她正在被这座当铺,被“归墟之眼”的威胁,被她自己不屈的意志,一步步地锻造成为一件探索时间禁忌的专用“工具”。
是成为找到生路的钥匙,还是彻底沦为这场残酷博弈的祭品,答案,就在那流动的“棱镜”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