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在生存问题上,几何学不仅是关于空间,更是关于生死。” —— 佚名
学园并非只有冰冷的兑换终端和压抑的集市,还有被称为“课程”的、更为系统化的折磨。第二天,李婉晴按照指示,来到一间宽阔的阶梯教室。冰冷的金属桌椅呈扇形向下延伸,聚焦于下方的讲台。教室里已经坐了不少人,大多面色沉郁,眼神空洞或过度警惕,彼此之间保持着最大限度的安全距离。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汗味、血腥味和消毒水的古怪气味。
讲台上站着一个穿着笔挺灰色制服、面容如同岩石雕刻般毫无表情的中年男性,他被称为“教官”。没有开场白,没有自我介绍,电子屏幕上直接投射出本课名称——《生存几何学》。
教官的声音平直、冰冷,没有任何起伏,如同机器朗读:“今日课题:狭窄空间内的移动与障碍利用。假设环境:一条宽1.5米、高2.5米、无限长的走廊。后方有10个移动速度恒定为每秒1.5米的追击者。你们的移动速度是每秒4米。问:最多可以设置多少个宽度为0.5米的障碍,才能保证你们在体力耗尽前不被追上?附加条件:每个障碍会降低追击者速度0.1米\/秒,但也会让你们通过时速度降低0.2米\/秒,持续时间2秒。”
台下死寂一片,只有骤然加重的呼吸声和笔尖无意识划过桌面的沙沙声。这不是理论数学,这是血淋淋的、用数字和公式堆砌出来的生存模拟。每一个变量都对应着真实的恐惧:走廊宽度、追击者速度、自身速度、障碍效果、体力极限……
教官冰冷的补充如同丧钟:“计算错误,或者速度估算错误,结果就是死亡。现在,开始计算。你们有30秒。”
【校长评语(活学活用):把数学用在逃命上,真是人类智慧的‘伟大’飞跃!孩子们,欢迎来到现实!在这里,数学不好是真的会死人的!开始你们的表演吧!】
李婉晴立刻闭上眼,权谋104带来的强大逻辑和计算能力在此刻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疯狂运转。她脑中瞬间构建出动态模型:初始速度差(4-1.5=2.5m\/s),障碍对追击者的减速是永久累积性还是每次独立?从描述看,应是每次独立作用。障碍对自身的减速是临时性的,持续2秒…… 她必须考虑设置障碍的间隔,以及自身通过多个障碍后,减速效果是否会叠加或连续触发…… 还需要估算体力耗尽时间?但题目未给出体力参数,或许暗示在此模型中,只要速度差保持为正且时间无限,就不会被追上?但障碍数量越多,自身通过障碍的总时间越长,受到减速影响的总次数也越多,平均速度会下降…… 不,关键在于找到那个临界点:设置障碍后,追击者群的整体速度因累积障碍而下降到低于自身因通过障碍而降低的平均速度之前,所能设置的最大障碍数。
时间一秒秒过去。周围传来压抑的喘息和焦躁的挪动声。
“时间到。”教官的声音无情地响起。
他冰冷的目光扫过台下,随机点了一个坐在前排、手指绞得发白的女生:“你。答案。”
那女生猛地一颤,声音发飘:“……5…5个?”
教官只是冷冷地看了她一眼,没有任何评价,但那眼神比任何斥责都更令人绝望:“你可以准备遗书了。下一个!”他指向另一个男生。
那男生脸色惨白,语速飞快:“7个!因为……”他结结巴巴地说了些推导。
教官打断他:“生存几率低于30%。错误。下一个!”他的目光扫视,最终落在了李婉晴身上。“你。”
所有目光瞬间聚焦过来,带着各种复杂的情绪。
李婉晴抬起头,目光平静,语速清晰而稳定:“最大可设置障碍数为9个。”
台下响起几声细微的抽气声。
“推导过程。”教官声音依旧平淡。
“假设障碍均匀设置。追击者每通过一个障碍,速度降低0.1m\/s,通过n个障碍后,其速度降至(1.5 - 0.1n) m\/s。我方每通过一个障碍,速度在2秒内降为(4 - 0.2) = 3.8 m\/s,但此减速效果不累积,仅作用于通过瞬间的2秒。关键在于,通过n个障碍所需的总时间t,与追击者群在t时间内追赶的距离差。”
她稍作停顿,脑中验算着关键节点:“通过计算可知,当设置9个障碍时,追击者速度降至(1.5 - 0.9) = 0.6 m\/s。我方通过9个障碍,总计承受减速时间18秒,但整体平均速度仍远高于0.6。第10个障碍时,追击者速度将降至0.5 m\/s,但我方通过第10个障碍时,速度降至3.8m\/s持续2秒,计算显示,在此瞬间,追击者群与我的距离差会达到极小值,但仍未追上。设置第11个障碍时,追击者速度降至0.4m\/s,但我方通过第11个障碍的2秒内,速度3.8m\/s,而追击者群在这2秒内仍以0.4m\/s缓慢移动,距离差反而会增大,但此举已无必要,因9个障碍已足够最大化利用环境并确保安全。因此,最大有效障碍数为9。生存几率估算可达75%以上,需考虑体力分配与实际操作误差。”
她说完,教室一片寂静。许多人听得云里雾里,但能感觉到她那庞大计算量带来的压迫感。
教官沉默了几秒,岩石般的脸上似乎没有任何变化,但眼神微微动了一下:“思路正确,临界点捕捉准确,考虑了实际操作变量。生存几率估算合理。及格。”
【校长评语(计算狂魔):哇哦!看来高权谋不仅适用于给人下绊子,也算逃命的好帮手!李婉晴同学,你的大脑cpU散热性能不错!但记住,副本里的‘追击者’可不会乖乖按照你的数学模型来运动哦!意外和混沌才是常态!】
台下传来几声不易察觉的松气声,似乎有人从她的回答中获得了启发,也有人目光更加复杂。
接下来的课程内容更加实际:如何利用桌椅、箱包、车辆残骸等常见物品制造障碍、陷阱或临时庇护所,如何估算不同材质门窗的坚固程度和能抵挡攻击的时间,如何快速判断复杂环境中的最佳逃跑路径和视觉死角,如何计算抛物线投掷物的命中概率……
所有这些,都伴随着冰冷的数据、概率和残酷的生存率估算。没有情感,只有计算。教官的语言简洁到极致,仿佛他们不是有血有肉的人,而是一批需要输入正确指令才能输出生存行为的机器。
“记住,在任何情况下,保持绝对冷静,进行快速计算。恐惧、愤怒、同情……这些情绪是生存最大的敌人,它们会显着降低你的计算效率和准确率。下课。”教官最后说完,毫不留恋地转身离开。
学生们沉默地陆续离开教室,每个人的脸上都笼罩着一层更深的阴霾。这些课程不是在教导他们如何生活,而是在系统地、冷酷地训练他们如何像机器一样去死里逃生,如何将自身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都化为可以计算的参数。
李婉晴走在冰冷的走廊里,感觉自己的内心也正变得越来越冷,越来越硬。那种在甄嬛传副本里培养出来的、对人性的精密算计和利用,正在被另一种更原始、更绝对、更冰冷的生存算法所覆盖和整合。权谋104不再仅仅是算计人心,更是开始计算速度、距离、障碍、概率……计算一切与生存相关的变量。
她意识到,在《釜山行》那样的世界里,这种冷酷的计算能力,或许比她的毒术更为重要。
【校长评语(冷酷进化):优秀的士兵是训练出来的,优秀的‘幸存者’也是!忘记情感,忘记道德,只记住数据和概率!这才是通往‘毕业’的捷径!李婉晴同学,你的适应性看起来很不错!继续朝着非人的道路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