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吴涯长老的正式弟子,并被直接列入阵法院核心弟子序列,这个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九天星阙阵法院内引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波澜。
不少内门、乃至真传弟子都听说了,吴长老破格收了一位刚入门的新弟子,据说其星纹造诣惊人,连过三关基础考核皆以完美评价通过,耗时极短。
有人好奇,有人质疑,也有人不以为然。毕竟,阵法院天才辈出,一个新人,即便有些天赋,能否在强者如林的核心序列中站稳脚跟,还是未知之数。
对于这些议论,陆明并未放在心上。在吴长老的亲自安排下,他在阵法院主峰“璇玑峰”的山腰处,得到了一处独立的洞府。洞府不大,但设施齐全,尤其引动了一道精纯的星辰之力汇聚于此,对于修炼星辰功法事半功倍。
安顿下来的次日,吴涯便将陆明唤至他的私人洞府——“千机洞”。
千机洞内并非想象中的幽深黑暗,反而亮如白昼。洞顶镶嵌着无数自发光的星辰石,勾勒出周天星斗图谱。四周墙壁并非是粗糙岩石,而是光滑如镜的玉璧,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无数基础乃至复杂的星纹图案,有些还在缓缓流动、演变,充满了玄奥的道韵。地上随意堆放着各种阵法材料、半成品的阵盘,以及大量散乱的玉简,显得有些凌乱,却自有一种“道在器中”的韵味。
“坐。”吴涯随意指着一个蒲团,自己则一屁股坐在一堆兽皮卷轴上,毫无长老形象。
陆明依言坐下,目光却不自觉地被墙壁上那些流动的星纹所吸引。那些星纹与他所学的《星辰基础阵道详解》一脉相承,但更加精深、繁复,许多变化让他看得目眩神迷,隐隐有所触动。
“别瞅了,那些是我平日推演阵法随手刻下的,乱七八糟,看多了小心走火入魔。”吴涯摆了摆手,丢给陆明一枚巴掌大小,通体呈暗银色,表面有着天然星辰纹路的令牌,“这是你的核心弟子令牌,凭此可自由出入阵法院大部分区域,包括‘万卷楼’前五层、‘百炼堂’以及……‘九天阵碑林’。”
听到“九天阵碑林”几个字,陆明眼神微动。他在入门须知玉简中看到过,那是阵法院乃至整个九天星阙的圣地之一,据说蕴藏着自上古以来,九天星阙收集和传承下来的无数阵法奥秘,是无数阵法师梦寐以求的悟道之地。
“多谢老师。”陆明接过令牌,触手温凉,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精密阵法波动。
“废话少说。”吴涯掏了掏耳朵,语气随意,但眼神却锐利起来,“你小子的传承,老夫不多问。但既入我门下,有些基础的东西,还得按我的规矩来。你之前勾勒星纹的手法,直指本源,立意极高,但似乎……过于追求‘简’与‘效’,少了些沉淀与变化。”
陆明心中一凛,知道这是老师要指点自己了,连忙正襟危坐:“请老师指点。”
“阵道一途,浩瀚如星海。基础星纹,是构建一切阵法的砖石。你的‘砖石’打磨得极好,甚至可以说超越了寻常意义上的‘完美’。”吴涯缓缓道,“但一座大阵的威能,并非仅仅取决于砖石的质量,更在于砖石如何组合,如何呼应,如何引动天地之力,形成‘势’与‘场’。”
他随手在空中一点,星力凝聚,瞬间勾勒出三个一模一样的基础聚灵星纹。然后,他手指微动,第一个星纹的结构微微调整,内部能量回路的宽窄、转折的弧度发生了极其细微的变化;第二个星纹的几处节点亮度有所不同,形成了能量强弱的差异;第三个星纹则完全不变。
“看好了。”
吴涯屈指一弹,三个星纹同时亮起,引动周围灵气。
第一个星纹形成的灵气漩涡,明显比第三个(标准版)更凝聚,吸收范围更小,但效率似乎更高。
第二个星纹形成的灵气漩涡,范围更大,但灵气略显稀薄,稳定性稍差。
第三个星纹,则是中规中矩。
“同样的基础星纹,因结构微调、能量配比不同,便可衍生出侧重不同的效果。此乃‘星纹变种’。”吴涯散去星辉,看向陆明,“你的手法,追求的是最直接、最本源的共鸣,这很好,是通往至高阵道的基石。但在达到至高之前,你需要了解这世间万千变化,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唯有融汇百川,方能真正超越。”
陆明恍然,如同醍醐灌顶。他之前依仗星钥的解析能力和《详解》的至高法门,确实有些过于侧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中蕴含的无穷智慧。这就像拥有了最先进的数学公式,却忽略了公式推导过程中那些精妙的数学思想一样。
“弟子明白了。”陆明心悦诚服。
“明白就好。”吴涯点点头,“你的核心弟子福利,每月可领取的贡献点和修炼资源,令牌内自有信息,自行查看。现在,老夫给你第一个任务——去九天阵碑林,观摩前三碑。不要求你领悟什么,只要求你用心去看,去感受那些碑文中蕴含的,不同于你自身传承的‘变化’之道。一个月后,来见我。”
“是,老师。”陆明起身行礼。
“去吧,阵碑林在璇玑峰后山,持令牌可入。”吴涯挥挥手,又补充了一句,“记住,莫要强求,感受为主。若心神不支,立刻退出。”
离开千机洞,陆明径直前往后山。
穿过一片笼罩着朦胧星雾的竹林,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巨大的山谷映入眼帘,谷中并非郁郁葱葱,而是矗立着数以百计、高矮不一的石碑。
这些石碑材质各异,有青黑如玉的,有灰白如骨的,有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甚至还有几座如同水晶般剔透。它们大小不一,高的足有数十丈,宛若小山,矮的仅齐人高。每一座石碑上都刻满了密密麻麻、玄奥无比的阵图、星纹以及古老的文字。
此地,便是九天阵碑林。
一股苍茫、古老、浩瀚的阵法气息弥漫在整个山谷之中,空气都仿佛变得粘稠,充满了无形的道韵压力。隐约可见,一些石碑前,盘坐着零星的身影,都在凝神参悟,个个气息沉凝,显然都是阵法院的精英。
陆明手持令牌,顺利通过谷口的无形禁制。
一踏入碑林范围,他立刻感觉到体内的混沌星力自发加速运转,星钥更是传来一阵轻微的悸动,似乎对此地的环境极为亲和。
他没有急于去寻找所谓的前三碑,而是先沿着一条主径缓缓行走,感受着不同石碑散发出的独特气息。有的石碑杀气凛然,似蕴绝世杀阵;有的石碑生机勃勃,如同生命源泉;有的石碑变幻莫测,仿佛蕴含空间至理;有的石碑厚重如山,给人以无可撼动之感。
走马观花般看了一圈,他对这片碑林有了初步印象。这里包罗万象,几乎涵盖了阵法之道的所有分支。
按照吴涯老师的指示,他来到了碑林最外围,也是公认的基础区域。这里矗立着九座最为古朴,也最为巨大的石碑,被称为“根基九碑”。前三碑,便是其中之一、之二、之三。
他首先走到第一座石碑前。这座石碑通体青黑,高约十丈,上面刻画的并非复杂阵图,而是无数最基础、最原始的星纹线条,以及它们的演变、组合、分解过程。旁边以古老的星文刻着两个大字:“源纹”。
陆明凝神看去,初时觉得这些基础星纹的演变,与他所学的《详解》大同小异。但很快,他发现了不同。这石碑上展示的演变,更加侧重于“过程”,展示了同一种基础星纹,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流派、甚至不同种族(旁边有细小注解)手中的理解与运用差异。
有些演变在他看来是“走了弯路”,有些则显得“繁琐”,但细细品味,却能发现这些“弯路”和“繁琐”背后,是先贤们对阵法本质的不同角度的探索与思考,蕴含着独特的智慧闪光。
他沉浸其中,仿佛看到了阵法之道在历史长河中流淌、分支、碰撞、融合的壮阔画卷。
不知不觉,数个时辰过去。
当他将心神从第一碑“源纹”中收回时,并未感到疲惫,反而眼神更加明亮。他隐隐感觉到,自己那趋于“完美”和“简化”的星纹认知,似乎补上了一些之前忽略的、关于“过程”与“多样性”的拼图。
没有停歇,他走向第二碑。
第二碑名为“衍阵”,主要展示的是由基础星纹,如何一步步衍化成各种功能各异的一阶、二阶基础阵法。同样,这里展示了多种不同的推导路径和构建思路,很多思路都让陆明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第三碑,名为“融灵”,则开始涉及阵法与天地灵气、星辰之力的融合与引导,探讨不同属性、不同特性的能量,如何通过阵法的“势”与“场”进行最优化的利用与控制。
这三座石碑,由浅入深,系统地阐述了阵法之道的根基,其内容看似基础,但蕴含的深度和广度,却远超陆明的想象。尤其是其中展示的“变化”与“多样性”,极大地开阔了他的眼界。
他如同海绵吸水一般,贪婪地吸收着这些不同于自身传承,却同样博大精深的阵法知识。星钥在他识海中微微震颤,似乎也在同步记录、解析、推演着这些海量的信息,并与《星辰基础阵道详解》中的知识相互印证、融合。
时间悄然流逝。
当陆明初步将前三碑的内容囫囵吞枣般记下、并有了初步理解时,已是七天之后。
他缓缓睁开眼,长吁一口气,眼中星辉内敛,却更显深邃。他对着三座古朴石碑,郑重地行了一礼。
此行,收获巨大。不仅弥补了他阵法知识体系中的一些“断层”,更重要的是,为他打开了一扇名为“阵法万象”的大门。
他知道,吴涯老师让他来此的目的,已经初步达到。
而他的阵道之路,也由此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接下来,便是消化、吸收,并将这些“变化”融入自身,走出属于自己的道。
他转身,准备离开碑林,返回洞府好好沉淀一番。
然而,就在他转身之际,目光不经意间扫过碑林深处,那座最高的、如同水晶般剔透的第九碑时,识海中的星钥,毫无征兆地,猛然剧烈一震!
一股强烈无比的吸引感,自那第九碑的方向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