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的意思,端王自然明白,自己的三个儿女,就只有淑儿算是正常的,王子俊虽然贵为郡驸,但也不能随便就提拨他,能让他去三川镇锻练锻练,积攒些功绩,确实是很不错的选择。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建议还是老四提岀来的,事实,老四之前说的那些关于皇子们的江湖传说,也是对对的,现实就是这样的,放出那些消息的人,自然也是宫里的人。
“三川镇太复杂了,子俊去了处理不好,朕会下旨将三川镇设为州府,韩家栋还得在那里待上两年。
三川镇的西北边有个高陵县,让王子俊去任高陵县令,要改设新的州府,辖区也要重新画定,这些得年后才能完成。
朕的生辰过后,让王子俊立马启程去三川镇,就在韩家栋身边跟着他做事,年后就走马上任。
老四给韩小子去封私信,让他给子俊当师傅,好好当!告诉他,手下的几个县令不好用,他的州官也不好做。”
“儿臣遵旨,一下子把他从三川镇弄走,他一家子心里不定有多难受,那两个孩子,蹭饭的功夫可比我们强多了!”
“你倒是越加的脸皮厚了,一个堂堂王爷,竟也好意思去吃白饭。”
“父皇,儿臣的建议还没说完,老六也是个小人精,仔细想想他为什么要一直躲着?而且那天在桥头,许乐乐明显放了唐灵珠一马。
我们都贪恋三川镇许家的温馨日子,可我们都是皇家儿郎,有我们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唐灵珠一口一个本妃的话语,应该不仅只是她所说的,想抬高一下身价来吓唬村民,她应该是有感而发”。
唉!就知道唐家这事轻易了了,还是怨自己无能,保不了他们!
老皇上看到大儿子突然蔫了脸,知道他又在担心唐家了,这孩子!真让人心酸。
“嗯!确系有感而发,你怎么想起要秘密调查李家二小姐的?”
“因为韩家栋提出起,曾见过唐家二少爷对李二一副痴恋样,据说这事在京城贵圈里,有不少人知道,只是因为唐李两家算不得友好,没有公开”。
“李二小姐已经订婚了,万家的二公子,但丢失过一只耳环,她与唐家的两位小姐关系一般。
耳坠子丢失,这事算不上什么大事,可能是自己无意间丢失,也可能是下人们偷窃。
她是高门中的闺阁小姐,查起来不是很方便,反倒引起丞相府的注意,快速将其订了婚”。
“这就对了,父皇,那小小耳坠子的用处可能大了,说不定它就是捅在唐家腰眼子上的一把刀”。
“有这种可能,老大无须过份担忧,像老四一样,把真话出来,不然就中招了。
老四绕了几个大圈子,就是想说,这次老四被刺,祸根就在宫里。
那些关于皇子及各自母妃的传言,当然也是宫中之人有意放出去的,说的也基本上是事实。
心尖宠之类的话,那是对于其他人,对于帝王来说,情爱是样极为奢侈的东西,皇后、贵妃、几妃几嫔、贵人、常在答应,这些不是帝王的爱恋对象,这些都是后宫的'官职'。
老四说的那种日子,朕也想过,可惜不可能,朕是一国之君!
朕也是人,一直在努力做好一个君王和父亲,你们六个都是朕的亲儿子,作为父亲,希望你们都能平平安安活到老。
老六的事,让父皇痛彻心扉!一听到消息,朕就觉得,失去的恐怕不是一个儿子!朕谁都信不过,谁都有可能杀了我的小老六。
他比你们要小得多,是朕的老来子,他的母妃,一个可怜的女人,亡国公主,比朕整整小了二十岁,可朕没能保住她的命!为了她的儿子能长大,她求朕将西北那块贫瘠的土地划给老六做封地,让他八岁就去就蕃。
朕舍不得小儿子,想多给他点东西,一直没兑现这个承诺,朕失言了,差点就把老六的命给丢了!
朕只是凭着心中的一点执念,坚持认为老六还活着,唐信柏带回来的消息,让朕一夜一夜的睡不着,老六他受了那么重的伤,就是不跳进水里,想活命也是不容易。他之所以自己跳入洪流,定是觉得生还无望!
龙卫没找到他的玉佩,朕的心安一些。那个叫许乐乐的小姑娘,她去码头买木料的时候,和龙三谈过一次话,就是唐家那疯姑娘刚到三川镇那天。龙三没能像老四一样去蹭了饭,但他当时就发了老六活的信号回宫。
关于老六母妃这事,到目前,也只有你们两兄弟知道,明白是什么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