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柴时,那斧头远比想象中沉重。
林清瑶吃亏在力气太小,勉力举起,已没了准头与力气,斧头的一声就砸偏了。
“没事,第一次能抡起斧头就不错了,慢慢来。”
燕昭语气虽淡,却透出几分赞赏:
“今日先试试力度就行,跟着我们先跑几圈,把身子骨活动开。”
三人沿着演武堂广场的青石板路开始跑了起来。
石敢当迈开长腿,步伐沉稳有力,不过片刻,他那魁梧的身影便遥遥领先,洪亮的声音从前头传来:
“快跟上啊!”
燕昭却刻意压着步子,始终保持在林清瑶左前方半步的位置。余光瞥见她呼吸有些急促,步法也开始凌乱,他不动声色地调整着速度:
“注意吐纳。”
他的声音低沉而清晰。
“鼻吸三拍,口吐两拍,找到自己的节奏。”
林清瑶试着照做,渐渐将注意力从酸软的双腿转移到呼吸上。她学着燕昭的节奏调整气息,果然觉得轻松了许多。
青石板上三道身影渐趋和谐——
前方是石敢当开路的高大背影,身侧是燕昭始终稳定的步伐,而她咬紧牙关,一步步跟在后头。
当最后一步迈过终点线时,林清瑶扶着膝盖喘息,发丝黏在通红的脸颊旁,眼底却很是亮堂。
石敢当折返回来,脸上满是诧异。他绕着林清瑶走了一圈,粗犷的嗓音里带着难得的赞赏:
“真看不出来啊!这十里青石路,多少新弟子头回跑都要瘫半路呢。”
燕昭递来水囊,唇角微扬:
“是块修炼的好料子。”
林清瑶接过水囊,仰头喝了几口。清冽的山泉顺着唇角滑落,她抬起袖子随意一抹,冲两人一笑。
“那可不!”
她嗓音清脆,带着点小小的得意。
“不能白费了燕大哥的辛苦指点呀!”
燕昭闻言挑了挑眉,竟难得地笑出了声。他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冲林清瑶干脆利落地竖起一个大拇指。
等转身去收拾一旁的练武器材时,却不着痕迹地摇了摇头,心里叹道:顾云归这小子,看人倒是准得很!
七日后的清晨,天光微亮。
外门终于开始向新弟子发放首批修炼物资。
林清瑶赶到时,偌大的厅堂内早已人声鼎沸。青石地板上脚步声杂乱,同期弟子将那张柏木长桌围得水泄不通。
“让一让!劳烦让一让!”
“都别挤啊!我的青木牌都快掉地上了!”
几个心急的弟子不住向前探头,恨不得将身子拉长,好早些看清要发的物资都有些啥。
林清瑶好不容易随着人流挤到桌前,负责发放物资的管事师兄头也不抬,利落地从身后的青木箱中取出几样东西,“啪”地一声推到她面前。
“储物袋需另购。”
他手指敲了敲旁边挂着的一个样式普通的灰色样品袋,语速快得像早就背熟了千百遍。
“宗门特惠,二十灵石。可以赊账,但要收利息。”
见林清瑶眼神里透着新弟子特有的茫然,他又没什么情绪地补充了一句。
“宗门资源有限,外门弟子一律自备。只有内门与亲传弟子,才会由师门统一配发。”
林清瑶闻言,抬手抚向腰间——
那里系着李鹤州师叔所赠的那只储物袋。
她此刻才真切地体会到这份“入门礼”背后沉甸甸的分量与体贴。这份善意,她记下了。
“多谢师兄告知。”
她指了指自己的腰间。
“我有储物袋!之前买了个二手的。”
那管事师兄也不再多言,干脆利落地将名册上她的名字一勾,把属于她的那一份例往前一推。
“点一点。”
外门普通弟子的份例简单却实在:
一套青布弟子服,衣襟处绣着代表灵植峰的细小禾苗纹;
两个小指粗细的白瓷瓶,一个瓶身贴着“引气丹·壹”,另一个则是“辟谷丹·叁”;
旁边码着三块下品灵石;一柄打磨得锃亮的青钢锄;还有一本薄册,靛蓝封面上工整地题着《凌霄引气诀》五个字。
“签字。”
管事屈指敲了敲名册,墨迹未干的毛笔斜搭在砚台边。
林清瑶小心提起笔,一笔一画写得格外认真。“林清瑶”三字在名册上徐徐绽开,虽称不上飘逸,却工整秀气。
落下最后一笔时,她笑了,多亏了云舟上顾云归不厌其烦的教导,此刻才不至于,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管事弟子的目光已转向她身后挤得迫不及待的弟子:
“下一个!”
林清瑶刚将份例清点好,放入储物袋中,袖口就被人轻轻一拽。回头正对上张春华亮晶晶的眸子,对方已利落地挽住她的手腕朝外走去。
“可别小看这些份例。”
张春华嗓音清亮,指尖轻点自己身上的青布衫。
“就说这弟子服吧,瞧着朴素,里头尽是巧思呢!”
她捏起袖口示意,但见三枚菱花暗扣精巧地藏在褶边里:
“系紧后不要说灵草屑,便是露水都渗不进去。”
说着又弹了弹衣襟上不慎沾到的泥土,那泥点竟真应声而落,布料未留半点污痕。
“这是用浸过灵液的青麻织的,除尘避秽最是实用。”
见她愣神,张春华噗嗤一笑,亲热地挽住她胳膊:
“走啦!回屋后我与你细说,保管教你连灵石该怎么磕边儿吸收都弄得明明白白!”
林清瑶闻言眼眸一亮,连忙加快脚步跟上张春华。
回到小屋,听过张师姐讲解后,她迫不及待地取出那套青布弟子服换上。初时只觉得衣料宽松得仿佛罩在竹架上,正疑惑间忽然想起提醒,指尖忙向袖口与领口探去——
果然触到一排菱花形状的暗扣。
随着扣子逐一系紧,原本空荡的衣袍顿时如流水般贴合身形,恰到好处地束出纤细的腰线与腕线。
她好奇地抬手舒展双臂,又俯身模拟锄草的动作。衣料随着动作流畅地起伏伸缩,既无束缚之感,也不会松垮拖沓。
“果然实用。”
她轻抚着袖口细密的针脚。
“这下子弯腰耕作时,也不必担心衣服被枝杈勾缠了。”
又从储物袋中取出那本《凌霄引气诀》,郑重地翻开第一页——
随后便愣住了。
书页上的字她勉强能认出几个简单的字形,但组合在一起,却完全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字都不认识,还修什么仙?”
将《凌霄引气诀》小心地收进储物袋,她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弟子服。此刻她比任何时候都清楚自己该做什么——她必须得先学会认字。
林清瑶首先想到了顾云归。
她特意跑了两次管事院,可每次去都看见他埋首在堆积如山的账本里。
“清瑶,你稍等我片刻。”
他匆匆说了一句,便又继续奋笔疾书。
这一等就是大半个时辰,见他实在抽不开身,她只好悄悄离开。
她又去找了燕昭和石敢当,却发现他们比顾云归还忙。剑峰的弟子们使唤他俩跑来跑去,不是忙着送剑穗、擦拭剑台,就是扛着沉重的剑匣在内门各处奔波。
而林明轩在忙得人影都看不到,林清珞和李小花更是天不亮就得起来熬粥、挑水,深夜还在刷洗锅碗。
同屋的三个师姐也各自为宗门任务奔波,连修炼都只能见缝插针地找时间。
没有人能帮她,也没有人能和她讨论识字的事。
林清瑶只好独自捧着那本《凌霄引气诀》,蹲在院子角落的老银杏树下发呆。
她望着天上的太阳慢悠悠地从东边挪到西边,书页在指尖翻来覆去,却始终读不懂其中的奥秘。
忽然,她眼睛一亮,兴奋地拍了下自己的额头——
掌门不是给了她一个去“悟道院”听讲的名额吗?
那里肯定能学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