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末。
天还有些热,晌午的街头,几乎没什么人。
除了一些百姓必要的外出,稍微有些小资产的人,都在茶楼酒肆,或是在坐自己家中避暑。
条件再好一些的,则是吃着冰镇水果,躲在房中,房中有冰柱,房中的清凉舒适。再有一些丫鬟,罗扇扇着风,小日子那叫一个美。
城中,很多地方,树下...
阴凉之地,有不少孩子玩耍奔跑,浑身大汗。
此时...
延英殿。
朝中内阁、五军都督府、六部重臣还在举办小朝会。
延英殿的建筑构造很是精妙,通风设施也是极好,殿内虽然没有冰柱之类的防暑措施,依旧是阴凉无比。
天子坐在龙椅上。
内阁、五军都督府、六部重臣,则是文武分列左右,正在商议国政。
天子扫视群臣,随着太上皇的身体彻底康复,开始频繁插手朝政国事,这里的大臣大部分都是暗中依旧是效忠太上皇。
特别是禁军,太上皇彻底康复之后,第一个下手的就是金军。
如今禁军北营副指挥使,就是太上皇任命的人。
而指挥使依旧是贾范,贾范却身在辽东...太上皇与天子斗法,第一个选择的就是金陵。金陵知府贪腐,引起民怨沸腾...
天子下令将金陵知府押解回京,金陵是仅次于神京城的陪都,大正立国之初,国都所在之地。
至今金陵依旧留有六部值守官员。
金陵知府地位堪比京兆府府尹,地位极其重要。
而原金陵知府是太上皇的心腹,天子撤了金陵知府,而天子在朝中一些人事安排,太上皇一道圣旨,就将天子的人事安排打乱,不少人被贬官。
在天子刚掌控的禁军中,安排了自己人。
太上皇要夺权了。
特别是对于金国五千骑兵吊丧一事...导致京营虎贲营损失惨重,太上皇大怒之下,礼部不少官员被贬,甚至下了牢狱。
太上皇更是斥责天子太过冒失,大正将领追杀金国将领,必然引发两国大战...天子这段时间日子不好过。
他这个天子,是太上皇当初病重之际所立,手里没有多少实权,没有控制朝堂...说的直白一些,只要他这个天子犯下重大错误,太上皇一道圣旨,就可以让他退位...
这不,就在三天前,辽东方向派人前来催促粮草。大正朝堂,为此争吵了三天时间。太上皇反对当初大正兵马追杀金国拐子军,更是反对大正与金国大战。
朝臣,自然是因为太上皇的意志,对于大正与金国开启战争而不断争吵,互相攻讦。
以至于朝政有些混乱,为了各自利益,朝臣、太上皇、天子明争暗斗。
“陛下...”
内阁首辅江文,这个时候出班奏事:“金国这数十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击败北蒙,南下西叭国,迫使西叭国朝贡。”
“当年萨尔浒一战,大正损失惨重,正是理应休养生息之时。”
“如今,粮草补给困难,大正不宜对外发起大规模战争。”
“现今陛下被贾范蛊惑,兴兵追杀金国拐子军,将完颜旻斩杀,势必引起金国全面攻我大正。”
江文满脸肃然,眸子里光彩闪闪:“如今,贾范更是驱兵出关,挑起大正与金国的战争,乃是不赦之罪,臣请陛下召回贾范明正典刑。”
天子眸子里流露一抹怒意。
江文之子与贾范因为永安郡主,闹出了不少不愉快的事情,而江文之子江云升敌视贾范。这本是小辈之间的事情,堂堂首辅江文,却在这件事情上,要将贾范置于死地。
不说当年,永安郡主暗慕贾范,贾范对此一直都没有回应,最终甚至选择消失,就已经说明了贾范的态度。
江云升不能让自己的妻子心悦他,却妒忌恨别人。
这是无能的表现!
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内阁首辅不是宰相,那也是文官之首...江文这一点度量,不适合再做首辅之位。
如此心胸,如何装得下天下?
如何装得下民生?
如何会有仁慈?
“陛下...”
吏部左侍郎刘元治,也在这个时候出班:“陛下,金国率五千骑兵入关奔丧,直到中原我等才知道,这本就是边关将领失责。”
“其次,金国存心试探我大正的态度还有兵马战力,当试探出来之后,立即率兵消失,屠戮我大正村落,致使数万百姓被屠。”
“其三,金国已经发兵攻打辽东城,并且攻占辽东城以东关隘、城池...”
刘元治面色凝重:“金国已经对我大正发动国战,这个时候不能延误战机,不可耽误粮草运输,致使我边关将士动摇军心呐。”
天子愣了一下。
刘元治曾经要与宁府联姻,却因为贾范突然消失而作罢...双方已经结仇,刘元治这个时候还能公正的看待此事,此人心胸,要比江文宽宏太多。
“陛下。”
兵部尚书高楷也出班奏事:“辽东局势耽误不得,纵然有征东将军贾范驰援辽东,现如今辽东失陷过半,金国兵马十五万以上,单单拐子军就有三万余,更是有铁浮屠这等重骑兵,征东将军兵马不过万余,怕是很难扭转辽东局势。”
“臣请陛下下旨,调兵驰援辽东。”
高楷眉头紧皱:“否则,辽东行都司一旦失守,我大正东北边疆只剩下山海关,再无与金国缓冲地带,对我大正极其不利。”
说来说去,没有人相信贾范能够创造奇迹。
而事实上,双方兵力相差悬殊。
没有取胜的可能!
要知道,当年辽东大正与金国那一战,大正五十万兵马,败于金国几万兵马之手,这已经给大正朝堂、百姓留下金国不可战胜的观念。
哪怕是兵力占优,都无法取胜,贾范兵力处于劣势,如何能够战胜金国?
“陛下。”
又有大臣站出来:“臣以为,此时理应提防北疆,防止北蒙南下。”
“陛下...”
朝臣这个时候再次纷纷献上计策。
天子一一听取,有用的没用的都没有拒绝:“传旨,金陵府尹降为知府,裁撤金陵六部官吏。调遣金陵驻军六万来京,并入京营之中。”
“着吏部商议金陵知府人选。”
天子扫视群臣,他最关心的还是辽东之事,还有北疆北蒙是否趁着大正与金国辽东国战,而趁机南下:“传旨北疆各军镇,加强防御,防止北蒙南下。”
“另外,着户部督粮,以最快速度,将粮草运往辽东。”
天子眸光一闪,辽东战事如今如何了,满朝文武一概不知,他这个天子也不是很清楚,那可是金国!
“传旨。”
天子想起当初,贾范为牛继宗求情一事。
驰援兵马将军,需要与辽东如今的主将贾范不能有冲突。如此,才能更好的配合:“恢复牛继宗官职,册封征东副将,领十万兵马驰援辽东...”
群臣有的只是眉眼间略有笑意,有的则是凝眉。
“陛下,牛继宗先有大错在先,领军出征怕是难以服众。”
有一个大臣奏事:“臣以五军都督府都督同知为征东大将军,必然可以击溃金军...”
“陛下,五军都督府都督同知,也曾犯下大错,最近才刚刚官复原职,未必适合担任征东之将。”
“陛下...”
天子面色略有阴沉。
这些大臣否定牛继宗,而推举自己的人的时候,不是代表他们是大正忠臣,处处为大正着想,而是代表着,他们想要兵权了...甚至,这是太上皇授意。
只要贾范战败,他这个帝王的威严尽失,背负识人不明,成为挑动大正与金国大战的昏君。
今日,又是太上皇夺权的一天。
“报!”
群臣都想要推荐征东人选的时候,镇殿将军拿着一个红漆竹筒出现:“辽东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