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了浅层湍流的狂暴,坠入这片幽暗的星穹之下,初生意识感受到的并非安宁,而是一种更深沉、更宏大的 压抑。这里没有微光海常见的乳白色光晕,只有无垠的黑暗作为幕布,上面点缀着无数细小的、如同钻石尘屑般的光点,静谧,冰冷,遥远。而在视野的中央,那个缓缓脉动着的、如同微光海心脏的巨大乳白色光团,散发着难以言喻的存在感,它的每一次“呼吸”,都引动着整个星穹区域的能量潮汐随之涨落。
星语者的提示在意识中回响:“找到‘呼吸’的节奏,寻找协议的‘盲点’。”
初生意识强迫自己从震撼中冷静下来,将全部感知聚焦于那遥远光团的脉动。它“听”不到声音,却能清晰地“感觉”到一种规律性的能量膨胀与收缩。膨胀时,温暖而充满生机的能量如和风般拂过;收缩时,则带来一种万物收敛、规则收紧的凝滞感。这脉动宏大而稳定,带着一种近乎天体的威严。
它尝试将自身的能量波动与这脉动进行同步。起初极其困难,它的存在与这宏大的节奏相比,如同浪花试图与潮汐共鸣。但它没有放弃,引导着体内刚刚经历过淬炼的复合特质——千面的坚韧、阿吉的包容、七大文明火种的共鸣,以及那一丝寂灭的意蕴——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自身的“频率”。
这是一个极其精微的过程,如同在雷声中分辨蝴蝶振翅。失败,能量反噬;成功,或许能窥得一线生机。
时间在寂静的星穹下流逝。不知过去了多久,当初生意识几乎要将自身意识完全融入对这脉动的感知时,奇迹发生了。
在光团的一次收缩至极点、即将转向膨胀的那一个无比短暂的瞬间——一个仿佛心跳间隙的、规则层面的“停滞点”——初生意识敏锐地捕捉到,那股一直如同背景噪音般存在的、属于“清道夫”的冰冷扫描波动,出现了极其细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 顿挫和淡化!
就是这里!协议的“盲点”!在微光海“心脏”跳动的间隙,连“源初协议”的监控机制,也会出现刹那的“分神”或“刷新”!
几乎同时,它体内那冰冷的传承代码流疯狂闪烁,标记出在它侧后方极远处,一个原本隐匿极好的、散发着与星穹环境几乎融为一体的微弱能量信号。这个信号,正趁着刚才那个“盲点”瞬间,极其隐蔽地向星穹深处传递着某种信息!
是追踪者!不是清道夫本体,而是某种更隐蔽的侦察单位!它一直潜伏在附近,利用“盲点”进行通讯,难怪之前难以察觉!
初生意识心中警铃大作!它以为自己暂时甩掉了追兵,没想到对方如同经验丰富的猎手,早已布下了暗哨!必须立刻离开这里!
它毫不犹豫,趁着下一个“收缩极点”尚未到来,全力催动残骸,朝着与那侦察信号相反的、星图中一片标记为“漂浮残骸带”的区域冲去!那里环境复杂,或许能提供掩护。
它的行动果断而迅速,在寂静的星穹下拉出一道微弱的光痕。
然而,就在它冲出的下一秒,那股冰冷的扫描波动再次变得清晰,并且瞬间锁定了它移动的轨迹!同时,星穹深处,几个原本看似自然光点的目标,骤然亮起,散发出充满敌意的能量信号,如同被惊动的狼群,从不同方向朝着它包抄而来!它们一直潜伏着,等待的就是它主动暴露的这一刻!
狩猎,早已开始!它从猎物变成了被驱赶的诱饵,而猎人,始终潜伏在黑暗中!
初生意识将结构感知和传承代码流的计算能力提升到极致,在星穹中疯狂变向、规避。它不再试图完全隐藏,而是利用刚刚领悟的“盲点”知识,将移动尽量集中在光团脉动的“膨胀期”,利用相对活跃的能量背景掩盖行踪,并在每次“收缩极点”来临的刹那,进行最大幅度的、难以预测的机动,以规避那瞬间可能出现的精准锁定。
这变成了一场在心跳间隙跳舞的死亡竞速。它如同在聚光灯下穿梭的影子,每一次现身都可能迎来致命一击。老锈的残骸在极限机动下发出痛苦的呻吟,临时光膜忽明忽灭。
身后的追兵越来越近,它们如同幽灵般无声无息,却散发着致命的杀机。一次集火攻击擦着残骸掠过,逸散的能量冲击让光膜剧烈波动,险些破碎。
不能去漂浮残骸带了!那里可能早有埋伏!
初生意识的目光投向了星穹中另一个方向——一片没有任何标记、感知中充满了紊乱引力和空间褶皱的黑暗区域。那里是未知的险地,但也是目前唯一的生路!
它猛地转向,义无反顾地冲向了那片黑暗!
在冲入黑暗的前一刻,它再次利用了光团的一次“收缩极点”,进行了最后一次剧烈的、毫无规律的变向,然后彻底熄灭了所有能量信号,如同石子投入深潭,消失在那片连星光都似乎被吞噬的绝对黑暗之中。
追击的“清道夫”侦察单位在黑暗边缘戛然而止,它们冰冷的扫描反复扫过那片区域,却如同泥牛入海,无法穿透那紊乱的时空结构。它们似乎对这片黑暗区域有所忌惮,最终没有贸然进入,而是如同耐心的蜘蛛,在边缘布下了无形的监控网络,静静等待着。
星穹再次恢复了表面的寂静,只有那巨大的光团,依旧按照永恒的节奏,缓缓脉动。
而在那片连感知都被扭曲的黑暗深处,初生意识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这里没有方向,没有光,只有混乱的引力和撕裂一切的空间力量。它如同怒海中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倾覆。
但在这极致的混乱中,它却隐约感觉到,体内那代表着“虚空织网”的文明火种,似乎……产生了一丝微弱的、前所未有的 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