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急报边关,蝗灾噬土
凤曦王册封大典的余温尚未散尽,京城的繁华依旧如织,可一份来自西北边境的八百里加急密报,却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打破了朝堂的安宁。
密报是西北守将秦岳发来的,字迹潦草,墨痕中带着焦灼:“西北五州突发蝗灾,蝗虫遮天蔽日,所过之处,良田尽毁,草木无存。半月之内,已有三州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逃向内陆者逾十万。更诡异者,此蝗体型异常,通体赤红,不畏烟火,啃食速度惊人,甚至有士兵被蝗虫叮咬,皮肤溃烂,高烧不退。边关粮草告急,军心浮动,恐有外敌趁虚而入,恳请朝廷速派援兵、调拨粮草,并派能人异士前来化解蝗灾!”
紫宸殿内,文武百官传阅着密报,脸色无不凝重。西北是大胤的屏障,与草原部落接壤,常年驻军防守。如今蝗灾肆虐,粮草断绝,若真有外敌入侵,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蝗灾乃天灾,非人力所能抗衡。”一位白发老臣出列,忧心忡忡地说道,“西北五州本就是贫瘠之地,如今颗粒无收,粮草告急,若不尽快调拨粮草,恐怕会引发兵变。而且,这蝗虫诡异,不畏烟火,还能伤人,恐是妖物作祟,需请钦天监祭祀祈福,以平息天怒。”
“祭祀祈福?”另一位官员立刻反驳,“去年黄河水患、泉州海妖,哪一次是祭祀祈福能解决的?若非凤曦王力挽狂澜,我大胤早已生灵涂炭!如今蝗灾肆虐,唯有请凤曦王前往西北,方能化解危机!”
“不可!”之前提议祭祀的老臣立刻反对,“凤曦王刚册封不久,朝中事务繁忙,岂能轻易离开京城?而且,女子身娇体弱,西北环境恶劣,蝗灾凶险,若凤曦王有个三长两短,谁来主持新政,稳定天下?”
朝堂之上,再次陷入争论。支持林微前往西北的官员,多是新政受益者或宇文擎的亲信,他们深知林微的才智与能力;反对的则多是守旧老臣,或是暗中忌惮林微权势之人,既担心林微再立奇功、威望更盛,又不愿女子再主导军国大事。
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晴不定。他知道,林微的能力毋庸置疑,可西北确实凶险,而且朝中离不开她主持新政。但边关安危事关重大,若真因蝗灾引发兵变或外敌入侵,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这时,林微出列,躬身道:“陛下,西北乃国家屏障,不容有失。蝗灾肆虐,百姓受苦,臣愿前往西北,化解蝗灾,安抚百姓,稳定军心。”
“微儿,你……”宇文擎立刻上前,眼中满是担忧,“西北环境恶劣,蝗灾凶险,还有诡异的蝗虫伤人,你不能去!不如由我前往,你在京城主持大局。”
“不行。”林微摇头,语气坚定,“王爷乃三军统帅,京城需要你坐镇,以防有人趁机作乱。而且,此次蝗灾诡异,恐非普通天灾,臣持有河灵玉佩、射日弓等神物,或许能破解其中玄机。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定不辜负陛下和天下百姓的期望。”
皇帝看着林微坚定的眼神,心中终于下定了决心:“好!凤曦王勇挑重担,朕心甚慰!朕封你为西北安抚使,总领西北蝗灾治理、粮草调配、军民安抚之事,节制西北所有军政官员,便宜行事。所需粮草、药材,由户部即刻调拨;所需人手,由你任意挑选。若有违抗者,先斩后奏!”
“臣遵旨!谢陛下信任!”林微躬身叩谢。
退朝之后,林微立刻开始筹备前往西北的事宜。苏瑾早已接到消息,带着大批物资赶来:“林大人,我已让人筹备了十万石粮食、五万斤药材,还有大量的布匹、农具,明日便可启程运往西北。另外,我按照你之前的‘工坊革新’之法,改良了一批捕蝗工具,效率比普通工具高十倍,也一同带上。”
“辛苦你了,苏瑾。”林微眼中满是感激,“西北百姓流离失所,粮草和药材是重中之重。你不仅要尽快将物资运往西北,还要在沿途设立粥棚,安抚逃难的百姓,避免引发混乱。”
“放心吧!”苏瑾点头,“我已经安排好了,商队和护卫队会分批出发,确保物资安全送达。”
宇文擎则为林微挑选了一支精锐护卫队,都是身经百战、忠诚可靠的士兵。他亲自为林微整理行装,眼中满是不舍与担忧:“微儿,西北凶险,万事小心。若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立刻派人传信给我,我即刻带兵驰援。这是我的兵符,你带上,若需调动西北驻军,可直接使用。”
林微接过兵符,心中一暖:“宇文擎,谢谢你。你在京城也要多加小心,提防朝中残余的反对势力,确保新政顺利推行,后方稳定。我会尽快化解蝗灾,早日回来。”
次日清晨,林微身着银色铠甲,手持射日弓,腰间佩戴着凤印和河灵玉佩,率领护卫队,踏上了前往西北的路途。京城百姓自发地在街道两旁送行,挥舞着旗帜,高呼着“凤曦王万福”“凤曦王早日凯旋”,眼中满是期盼与不舍。
林微勒住马缰,转身对着百姓深深一揖:“各位乡亲,林微此去西北,定不负所托,早日化解蝗灾,还百姓一片安宁。待我归来,定让新政惠及更多百姓,让天下再无饥馑战乱!”
说完,她调转马头,挥鞭西行。马蹄声哒哒,卷起尘土,朝着遥远的西北而去。宇文擎和苏瑾站在城楼上,目送着她的身影消失在天际,心中默默祈祷她一路平安。
第二节 途遇流民,惨状惊心
前往西北的路途,远比林微想象的更加艰难。越往西走,景象越是荒凉。昔日肥沃的田野,如今只剩下光秃秃的土地,看不到一丝绿色。道路两旁,随处可见饿死的百姓尸体,散发着刺鼻的恶臭,让人不忍卒睹。
逃难的百姓络绎不绝,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神中充满了绝望。老人拄着拐杖,孩子嗷嗷待哺,妇女们抱着奄奄一息的亲人,泪水早已流干。
“水……给我一口水……”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小男孩,虚弱地倒在路边,嘴唇干裂,朝着路过的林微伸出手。
林微心中一痛,立刻翻身下马,从行囊中取出水囊,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喂给小男孩喝水。又拿出一块干粮,掰成小块,喂到他嘴里。
小男孩狼吞虎咽地吃着,眼中渐渐有了一丝神采。他的母亲连忙跪到林微面前,连连磕头:“多谢大人!多谢大人救命之恩!”
“大嫂,快起来。”林微扶起妇人,看着她身后几个同样瘦弱的孩子,心中一阵酸楚,“你们这是要去哪里?”
妇人抹了抹眼泪,声音沙哑:“我们是凉州人,家里的田地被蝗虫啃光了,粮食也被吃没了,没办法,只能逃到内陆,希望能有条活路。可一路上,饿死、病死的人太多了,我们也不知道能不能活过去……”
“蝗虫真的那么可怕吗?”林微问道。
“可怕!太可怕了!”妇人眼中闪过一丝恐惧,“那些蝗虫,红彤彤的,像火烧一样,遮天蔽日,一来就是黑压压的一片。它们不仅吃庄稼,连树皮、草根都啃,甚至还咬人!我男人就是为了保护我们,被蝗虫叮咬,皮肤溃烂,没几天就死了……”
林微心中一沉。根据妇人的描述,这些蝗虫确实诡异,不仅食量大,还具有攻击性,显然不是普通的蝗虫,而是被邪术操控的妖物,与之前的海妖、疫毒如出一辙。看来,这背后一定有人在暗中作祟,意图破坏西北边境的稳定。
她让护卫队拿出随身携带的粮食和药材,分发给逃难的百姓:“各位乡亲,我是朝廷派来的西北安抚使林微,奉命前来化解蝗灾,安抚百姓。前面不远就是驿站,我已经让人在那里设立了粥棚,准备了粮食和药材,你们可以先去那里休整,等待朝廷的进一步安置。”
百姓们听到林微的名字,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希望。“您就是凤曦王?那个平定叛乱、消灭海妖的林大人?”
“正是。”林微点头。
“太好了!我们有救了!”百姓们激动地欢呼起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纷纷向林微磕头致谢,原本绝望的眼神中,重新燃起了生机。
林微看着百姓们的笑容,心中更加坚定了化解蝗灾的决心。她知道,这些百姓的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她不能让他们失望。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当林微率领队伍抵达下一个驿站时,却发现驿站早已被一群乱兵占据。乱兵们抢夺了驿站的粮食和物资,还殴打逃难的百姓,驿站内外一片狼藉。
“住手!”林微怒喝一声,翻身下马,手持射日弓,眼神冰冷地看着乱兵。
乱兵们看到林微身着铠甲,气势非凡,身后还有精锐的护卫队,顿时有些胆怯。但为首的一名校尉却不以为意,嚣张地说道:“哪里来的黄毛丫头,也敢管老子的闲事?这驿站的粮食,现在是老子的!识相的赶紧滚开,否则别怪老子不客气!”
“放肆!”林微身后的护卫队统领大怒,“这是朝廷派来的西北安抚使凤曦王!你们竟敢抢夺朝廷物资,殴打百姓,以下犯上,该当何罪?”
校尉脸色一变,但很快又恢复了嚣张:“凤曦王又如何?现在西北大乱,粮草断绝,谁有粮食谁就是老大!老子手下的弟兄们都快饿死了,抢点粮食怎么了?有本事你就杀了我!”
林微眼中闪过一丝冷厉:“冥顽不灵!”她举起射日弓,一支羽箭带着金光,射向校尉手中的兵器。羽箭精准地射中了校尉的刀柄,将兵器击飞。
校尉大惊失色,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护卫队冲上前去,按倒在地。其他乱兵见状,纷纷放下武器,跪地求饶。
“这些乱兵,该如何处置?”护卫队统领问道。
林微看着跪在地上的乱兵,他们个个面黄肌瘦,眼中满是恐惧和饥饿。她知道,这些乱兵原本都是驻守边境的士兵,因粮草断绝,才被迫作乱。
“将为首的校尉押起来,严加审讯,查明是谁指使他们抢夺物资、殴打百姓。”林微说道,“其余士兵,暂且收编,发放粮食和药材,让他们参与捕蝗和安抚百姓的工作。若有立功表现,可既往不咎;若再敢作乱,定斩不饶!”
“是!林大人!”护卫队统领躬身应道。
处理完乱兵,林微立刻让人清理驿站,设立粥棚和医疗点,安置逃难的百姓。她亲自为受伤的百姓包扎伤口,安抚他们的情绪。百姓们对林微感激涕零,纷纷表示愿意协助她化解蝗灾。
经过几日的行程,林微终于抵达了西北重镇凉州。凉州守将秦岳早已带领官员在城门口等候,看到林微,立刻上前躬身行礼:“末将秦岳,参见凤曦王!恭迎王驾莅临凉州!”
林微翻身下马,语气沉重:“秦将军,不必多礼。现在情况如何?蝗灾有没有进一步扩散?”
“回王驾,情况十分危急。”秦岳脸色凝重,“蝗虫已经蔓延到了西北五州,除了凉州城还能勉强坚守,其他四州的城池都已被蝗虫包围,城外的良田和草木都被啃食殆尽。而且,蝗虫的数量越来越多,攻击性也越来越强,不少士兵和百姓都被咬伤,城中的粮食和药材也即将告罄。”
林微点了点头:“带我去看看。”
秦岳立刻带领林微登上凉州城楼。站在城楼上,林微看到了终生难忘的一幕:城外,密密麻麻的蝗虫遮天蔽日,如同一片红色的乌云,将整个天空都染成了红色。蝗虫落在地上,啃食着残存的草木,发出“沙沙”的声响,让人头皮发麻。一些蝗虫甚至试图爬上城墙,被守城的士兵用弓箭和石头击落。
“这些蝗虫,确实诡异。”林微眉头紧锁,从怀中取出河灵玉佩。玉佩靠近城墙,立刻发出强烈的绿光,玉佩上的河纹流转,似乎在感应着什么。“这些蝗虫身上,有强烈的邪祟之气,与暗影阁、黑水国的邪术同源,但又更加狂暴,显然是有人用更恶毒的邪术操控的。”
“邪术操控?”秦岳心中一惊,“难道是草原部落的人干的?他们一直觊觎我大胤的疆土,多次入侵边境,或许是他们用邪术引发蝗灾,想要趁虚而入。”
“有可能。”林微点头,“但也不能排除其他势力的可能。不管是谁在背后作祟,我们都必须尽快化解蝗灾,稳定边境。秦将军,立刻传令下去,组织士兵和百姓,利用捕蝗工具捕杀蝗虫;同时,紧闭城门,加强防守,防止蝗虫入城,也防止外敌入侵。”
“是!末将立刻照办!”秦岳躬身应道。
第三节 初探蝗巢,邪祟之源
林微在凉州城安顿下来后,立刻开始研究化解蝗灾的方法。她翻阅《水德真经》,希望能从中找到对付蝗灾和邪祟的办法。果然,在古籍中,记载着一种“驱虫咒”和“净化符”,能驱散蝗虫,净化被邪祟污染的土地。
同时,她让人收集蝗虫的样本,进行研究。她发现,这些蝗虫通体赤红,体内含有一种剧毒,正是这种毒素让它们具有攻击性,也让被叮咬的人皮肤溃烂、高烧不退。而且,蝗虫的繁殖能力极强,普通的捕蝗方法根本无法根治。
“普通的捕蝗和驱虫方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林微对秦岳和身边的幕僚说道,“要想彻底化解蝗灾,必须找到蝗虫的巢穴,摧毁它们的繁殖地,同时破解操控蝗虫的邪术。”
“可蝗虫遍布西北五州,巢穴众多,如何才能找到它们的主巢穴?”秦岳问道。
林微拿出河灵玉佩,说道:“这河灵玉佩能感应邪祟之气,蝗虫身上的邪祟之气最为浓郁的地方,就是它们的主巢穴所在地。我会带着护卫队,循着玉佩的感应,寻找主巢穴。秦将军,你留在凉州城,继续组织捕蝗和防守,等待我的消息。”
“凤曦王,万万不可!”秦岳连忙劝阻,“蝗虫巢穴必定凶险,而且可能有敌人埋伏,您身为安抚使,千金之躯,不能轻易冒险!不如让末将带人前往,您在城中坐镇。”
“不必了。”林微摇头,“只有我手中的神物能破解邪术,其他人去了也无济于事。放心吧,我会小心行事。”
次日清晨,林微率领一支精锐护卫队,带着充足的粮食、药材和捕蝗工具,循着河灵玉佩的感应,朝着西北方向进发。
沿途,蝗虫越来越密集,环境也越来越恶劣。地面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蝗虫尸体和粪便,散发着刺鼻的恶臭。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邪祟之气,让人感到阵阵不适。
护卫队的士兵们虽然英勇,但也渐渐感到吃力。不少士兵被蝗虫叮咬,皮肤开始溃烂,高烧不退。林微立刻让人给受伤的士兵涂抹药膏,服用解毒汤药,暂时控制住了病情。
“林大人,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护卫队统领担忧地说道,“士兵们伤亡越来越多,蝗虫也越来越密集,我们恐怕很难抵达主巢穴。”
林微拿出河灵玉佩,玉佩的绿光越来越强烈,说明主巢穴已经不远了。“再坚持一下,主巢穴就在前面。”她从怀中取出绘制好的净化符,分给护卫队的士兵,“将这些符带在身上,能抵御一部分邪祟之气和蝗虫的攻击。”
士兵们将净化符贴身藏好,果然感到身上的不适感减轻了许多,蝗虫也似乎不再轻易攻击他们。
又行进了半日,林微等人终于抵达了一座山谷。山谷周围,蝗虫密集得几乎让人无法呼吸,空气中的邪祟之气也达到了顶峰。河灵玉佩发出耀眼的绿光,直指山谷深处。
“这里就是蝗虫的主巢穴!”林微眼中闪过一丝冷厉,“秦统领,你带领一部分士兵,在山谷外布防,防止蝗虫突围和敌人增援;我带领另一部分士兵,进入山谷,摧毁巢穴,破解邪术。”
“是!林大人!”秦统领躬身应道。
林微率领士兵,小心翼翼地进入山谷。山谷深处,是一片巨大的洼地,洼地里布满了蝗虫的卵和幼虫,密密麻麻,让人头皮发麻。洼地中央,有一座用石头堆砌的祭坛,祭坛上刻着诡异的符文,散发着黑色的雾气。一名穿着黑色斗篷的巫师,正站在祭坛上,口中念念有词,操控着周围的蝗虫。
“就是他!”林微心中一喜,举起射日弓,一支羽箭带着金光,射向巫师。
巫师反应极快,侧身躲过羽箭,同时挥舞着手中的法杖,口中咒语加快。洼地里的蝗虫瞬间变得更加狂暴,纷纷朝着林微等人扑来。
“保护大人!”士兵们立刻举起盾牌,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同时用捕蝗工具捕杀蝗虫。
林微再次举起射日弓,连续射出数支羽箭,射向祭坛上的符文。羽箭带着金光,射中符文,符文上的黑色雾气渐渐消散。巫师脸色一变,口中咒语更加急促,试图修复符文。
林微趁机冲上前,手持凤印,将凤印高高举起。凤印发出强烈的金光,化作一只巨大的凤凰,朝着巫师冲去。巫师大惊失色,想要躲避,但凤凰的速度太快,瞬间就冲到了他的面前。
凤凰的利爪抓住巫师的身体,金光涌入他的体内,净化着他体内的邪祟之气。巫师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身体在金光中渐渐化为灰烬,手中的法杖也掉落在地,摔成了碎片。
随着巫师的死亡,祭坛上的符文彻底失效,黑色的雾气也渐渐消散。洼地里的蝗虫失去了邪术的操控,纷纷失去了攻击性,有的原地不动,有的朝着山谷外逃去。
林微让人点燃火把,烧毁了蝗虫的卵和幼虫,又将净化符贴在洼地的各个角落,净化被邪祟污染的土地。
“太好了!蝗灾的主巢穴被摧毁了!”士兵们欢呼起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然而,就在这时,山谷外突然传来一阵激烈的打斗声。林微心中一紧,立刻率领士兵冲出山谷。
只见山谷外,秦统领正率领士兵与一支草原部落的骑兵激战。草原骑兵人数众多,装备精良,悍不畏死,秦统领的士兵渐渐不敌,伤亡惨重。
“是草原部落的人!”林微眼中闪过一丝冷厉,“他们果然是幕后黑手,想用蝗灾消耗我们的实力,然后趁虚而入!”
她立刻举起射日弓,一支羽箭带着金光,射向草原骑兵的首领。羽箭精准地射中了首领的胸膛,首领惨叫一声,倒在马下。
草原骑兵见首领被杀,顿时陷入一片混乱。林微率领士兵冲上前,与秦统领的士兵合力,向草原骑兵发起猛攻。射日弓的羽箭威力无穷,每一支都能射杀一名草原骑兵;凤印和河灵玉佩发出光芒,净化着空气中的邪祟之气,增强士兵们的战斗力。
战斗持续了一个时辰,草原骑兵伤亡惨重,剩下的人见大势已去,纷纷调转马头,狼狈地逃离了。
一场危机,终于化解。林微看着山谷外的战场,士兵们伤亡过半,心中一阵悲痛。但她知道,这是值得的,摧毁了蝗虫的主巢穴,击退了草原部落的进攻,西北边境的危机暂时解除了。
第四节 巧制驱虫,万民归心
摧毁蝗虫主巢穴、击退草原骑兵后,林微率领队伍返回凉州城。凉州百姓得知消息,纷纷涌上街头,夹道欢迎。他们挥舞着旗帜,高呼着“凤曦王英明”“凤曦王万福”,脸上满是感激与喜悦。
林微安抚好百姓,立刻开始推广化解蝗灾的方法。她让人将《水德真经》中的“驱虫咒”和“净化符”传授给百姓,让他们在田间地头张贴净化符,念诵驱虫咒,驱散残余的蝗虫。同时,她让人将改良后的捕蝗工具分发给百姓,组织他们大规模捕杀蝗虫。
然而,仅仅依靠这些方法,还不足以彻底清除残余的蝗虫。西北五州地域广阔,残余的蝗虫数量依然庞大,而且蝗虫的繁殖能力极强,若不能尽快彻底清除,用不了多久,蝗灾就会卷土重来。
林微陷入了沉思。她知道,必须找到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才能彻底清除蝗虫。她想起现代的化学驱虫剂,虽然在古代无法制造出完全相同的化学药剂,但可以利用古代现有的材料,制作出类似的驱虫剂。
她翻阅《水德真经》,又结合自己的化学知识,终于找到了一种配方:用艾草、菖蒲、硫磺、石灰等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再加入河灵玉佩的灵力,制作成“驱虫丹”。这种驱虫丹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能有效驱赶和杀灭蝗虫,而且对人体和农作物无害。
林微立刻让人收集材料,大规模制作驱虫丹。她亲自指导工匠,严格按照配方操作,确保驱虫丹的效果。同时,她让青渊使者(之前已赶到西北协助)用河灵玉佩的灵力,为每一批驱虫丹注入净化之力,增强驱虫丹的效果。
很快,第一批驱虫丹制作完成。林微让人在凉州城外的田间进行试验。将驱虫丹撒在田间,立刻散发出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原本聚集在田间的蝗虫,纷纷四散逃窜,一些跑得慢的蝗虫,接触到驱虫丹后,很快就倒地死亡。
“太好了!驱虫丹有效!”百姓们欢呼起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林微让人将驱虫丹分发给西北五州的百姓,同时派人指导他们如何使用。百姓们拿着驱虫丹,在田间地头大规模撒播,残余的蝗虫纷纷被驱赶或杀灭。
随着驱虫丹的推广使用,西北五州的蝗灾很快得到了控制。残余的蝗虫越来越少,被蝗虫啃食的土地上,渐渐长出了新的嫩芽。百姓们开始重建家园,耕种土地,西北的局势渐渐稳定下来。
与此同时,苏瑾调拨的粮草和药材也陆续抵达西北。林微让人将粮草分发给百姓和士兵,将药材用于治疗受伤的百姓和士兵。她还组织百姓修建水利设施,改善灌溉条件,推广高产作物,帮助百姓尽快恢复生产。
在林微的努力下,西北五州的百姓很快恢复了往日的生活。田间地头,百姓们辛勤劳作,脸上洋溢着希望的笑容;集市上,人声鼎沸,商业渐渐复苏;军营中,士兵们士气高昂,加强训练,守护着边境的安宁。
这一日,林微正在凉州府衙处理政务,一名百姓代表带着一群百姓,捧着一面写着“凤曦王,万民之主”的锦旗,走进府衙。
“凤曦王,我们代表西北五州的百姓,给您送锦旗来了!”百姓代表躬身说道,眼中满是感激,“若不是您,我们恐怕早已饿死在逃难的路上,或者被蝗虫和草原部落杀害。是您化解了蝗灾,击退了外敌,给了我们一条活路。您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我们永远感激您!”
“各位乡亲,快快请起!”林微连忙扶起百姓代表,“化解蝗灾,守护边境,是我分内之事。西北的稳定,百姓的安宁,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这面锦旗,我不能收,应该送给所有为化解蝗灾、重建家园付出努力的百姓和士兵。”
“不!凤曦王,这面锦旗您必须收!”百姓代表坚持道,“是您带来了希望,是您带领我们战胜了灾难。您的恩情,我们永世不忘!”
在百姓们的坚持下,林微只好收下了锦旗。她看着百姓们真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感动。她知道,这面锦旗承载的不仅仅是百姓们的感激,更是他们对自己的信任和期望。
第五节 朝堂暗流,再掀波澜
西北蝗灾化解、边境稳定的消息传回京城,皇帝龙颜大悦,下旨嘉奖林微和所有参与化解蝗灾的官员、士兵和百姓。林微被加封为“护国凤曦王”,赐黄金万两,良田千亩,享有更高的权力和待遇。
然而,林微的威望日隆,却让朝中的一些人坐不住了。以礼部尚书李嵩为首的一批守旧老臣,心中充满了嫉妒和恐惧。他们担心林微的权势过大,会威胁到皇权,甚至取代皇帝,成为天下之主。
这些老臣暗中勾结,密谋策划,想要寻找机会,扳倒林微。他们知道,林微推行的新政触及了许多权贵的利益,只要稍加煽动,就能引发不满;而且,林微身为女子,手握重兵,持有神物,本身就容易引起非议。
很快,一个阴谋在暗中酝酿。李嵩等人暗中联络了一些对新政不满的权贵和地方豪强,让他们散布谣言,说林微在西北拥兵自重,意图谋反;还说林微使用的“驱虫丹”是“妖术”,长期使用会污染土地,危害百姓健康;甚至说林微是“妖女”下凡,引发蝗灾、战乱,就是为了夺取天下。
谣言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京城和全国各地。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开始产生疑虑,朝中的一些官员也趁机向皇帝施压,要求皇帝剥夺林微的兵权,收回神物,彻查林微是否有谋反之心。
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晴不定。他知道林微的功绩,也信任林微的忠诚,但谣言四起,百官施压,让他不得不有所顾虑。林微手握重兵,威望极高,若真有谋反之心,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这时,李嵩出列,躬身道:“陛下,林微在西北拥兵自重,结党营私,百姓只知有凤曦王,不知有陛下。而且,她使用妖术化解蝗灾,污染土地,危害百姓,已经引起了天怒人怨。若不尽快采取措施,恐怕会引发更大的祸乱,还请陛下三思!”
“是啊,陛下!”其他老臣纷纷附和,“林微身为女子,手握重兵,持有神物,本就违背祖制,如今又谣言四起,民心浮动,若不彻查,恐难服众!”
支持林微的官员立刻反驳:“陛下,不可!林微化解蝗灾,稳定边境,功在社稷,百姓有目共睹。那些谣言,分明是有人故意散布,意图陷害林微!还请陛下明察,不要轻信谣言,错怪功臣!”
朝堂之上,再次陷入激烈的争论。皇帝看着下方争论不休的百官,心中更加犹豫。他既想信任林微,又担心谣言成真;既想维护林微,又不想得罪众多老臣。
就在这时,宇文擎出列,躬身道:“陛下,林微的忠诚,臣可以作证。她在西北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绝无谋反之心。那些谣言,都是别有用心之人散布的,目的就是为了陷害林微,阻碍新政推行。若陛下不信,臣愿前往西北,查明真相,以证林微的清白!”
“不必了。”皇帝摇了摇头,“宇文将军是林微的亲信,你去查明真相,恐怕难以服众。这样吧,朕派瑞王的旧部、如今的御史大夫张廉前往西北,彻查此事。张廉为人正直,不偏不倚,由他去查,想必能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宇文擎心中一沉。张廉虽然名义上是瑞王的旧部,但实际上一直与李嵩等人暗中勾结,是坚定的守旧派,反对新政,也嫉妒林微的权势。让他去西北彻查,分明是要借机陷害林微。
“陛下,张廉与李嵩等人交往密切,恐难以公正彻查!”宇文擎连忙劝阻。
“够了!”皇帝打断了宇文擎的话,语气有些不耐烦,“朕意已决,不必多言!张廉,朕命你为钦差大臣,前往西北,彻查林微是否有谋反之心,以及驱虫丹是否危害百姓健康之事。务必公正严明,查明真相,不得偏袒!”
“臣遵旨!”张廉出列,躬身应道,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宇文擎看着张廉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担忧。他知道,林微在西北虽然威望很高,但张廉必定会不择手段地寻找“证据”,陷害林微。他必须尽快派人通知林微,让她做好准备。
第六节 钦差查案,真相大白
张廉带着皇帝的旨意,率领一批亲信,浩浩荡荡地前往西北。他一路上游山玩水,故意拖延时间,等到抵达凉州时,已经是一个月后了。
林微早已接到宇文擎派人送来的消息,知道张廉是来者不善。但她并没有惊慌,而是从容应对,将西北的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让张廉找不到任何把柄。
张廉抵达凉州后,并没有立刻召见林微,而是暗中联络了一些对新政不满的地方官员和豪强,让他们提供“证据”,陷害林微。然而,这些官员和豪强要么被林微的功绩和威望所折服,要么担心被林微报复,都纷纷拒绝了张廉的要求。
张廉碰了一鼻子灰,心中十分不满。他不甘心就此罢休,于是亲自带人前往田间地头,查看驱虫丹是否污染土地,危害百姓健康。然而,他看到的却是一片丰收的景象,百姓们辛勤劳作,脸上洋溢着笑容,农作物长势喜人,丝毫没有被污染的迹象。
他又派人暗中询问百姓,百姓们对林微感激涕零,纷纷称赞她的功绩,痛斥谣言的虚假。张廉派去的人,不仅没有收集到任何“证据”,反而被百姓们痛骂一顿,灰溜溜地回来了。
张廉心中更加愤怒,他决定铤而走险,伪造证据。他让人伪造了一份“百姓联名上书”,上面写着林微拥兵自重、使用妖术、危害百姓等罪名,还伪造了一些被“驱虫丹污染”的土地样本和“受伤”的百姓证词。
一切准备就绪后,张廉召见了林微。凉州府衙内,张廉坐在主位上,脸色阴沉,语气严厉:“林微,陛下派本钦差前来西北,彻查你是否有谋反之心,以及驱虫丹是否危害百姓健康之事。如今,证据确凿,你还有何话可说?”
他让人将伪造的“联名上书”、土地样本和证词呈给林微。
林微看着这些伪造的证据,心中冷笑。她早就料到张廉会伪造证据,所以早已做好了准备。“张钦差,这些证据都是伪造的,不足以采信。”她平静地说道,“若钦差大人不信,可以随我前往田间地头,亲自询问百姓,查看土地和农作物的情况。”
“不必了!”张廉怒喝一声,“证据确凿,你还想狡辩?来人,将林微拿下,押回京城,交由陛下发落!”
“谁敢!”林微身后的护卫队统领立刻上前一步,手持武器,眼神冰冷地看着张廉的亲信。
张廉的亲信们见状,纷纷拔出武器,想要上前抓捕林微。府衙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就在这时,凉州守将秦岳率领一批士兵冲进府衙,将张廉的亲信包围起来。“张钦差,你竟敢伪造证据,陷害功臣,以下犯上,该当何罪?”秦岳语气严厉,眼中满是愤怒。
张廉脸色一变:“秦岳,你竟敢违抗本钦差的命令?你可知这是谋逆之罪?”
“钦差大人伪造证据,陷害凤曦王,才是真正的谋逆!”秦岳说道,“凤曦王在西北的功绩,百姓有目共睹,岂能容你随意陷害?”
就在这时,一群百姓也冲进府衙,纷纷喊道:“张钦差,你不能陷害林大人!林大人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那些证据都是假的!我们从来没有写过联名上书!”
“林大人的驱虫丹是神药,救了我们的庄稼和性命,根本没有危害!”
百姓们情绪激动,纷纷上前,想要抢夺张廉手中的“证据”。张廉的亲信们想要阻拦,却被百姓们推开。
张廉看着愤怒的百姓和手持武器的士兵,脸色惨白,心中充满了恐惧。他知道,自己的阴谋已经败露,再也无法陷害林微了。
林微看着张廉狼狈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冷厉:“张钦差,你伪造证据,陷害功臣,煽动百姓,扰乱边境,罪该万死!来人,将张廉及其亲信拿下,严加审讯,查明幕后指使!”
“是!林大人!”士兵们立刻上前,将张廉及其亲信押了起来。
经过审讯,张廉终于供认,自己是受李嵩等人的指使,伪造证据,陷害林微,目的是为了剥夺林微的兵权,收回神物,阻碍新政推行。
林微立刻将张廉的供词和伪造证据的罪证整理成册,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禀报给皇帝。
皇帝收到林微的奏报后,龙颜大怒。他万万没想到,李嵩等人竟然如此胆大包天,为了陷害林微,竟然伪造证据,煽动谣言,甚至不惜扰乱边境的稳定。他立刻下令,将李嵩等人革职查办,打入天牢,严加审讯;同时,下旨嘉奖林微,安抚西北百姓,并重申新政的重要性,要求全国各州府继续推行新政。
张廉及其亲信也被押回京城,按照律法治罪。
一场由谣言引发的危机,终于化解。林微在西北的威望更加高涨,新政也得以在全国范围内顺利推行。然而,林微知道,这并不是结束。朝中的守旧势力虽然受到了打击,但并没有被彻底肃清,他们还会寻找机会,阻碍她的道路。而且,草原部落虽然被击退,但并没有放弃入侵的野心,边境的安宁依然面临着威胁。
她站在凉州城楼上,望着西北辽阔的大地,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她知道,自己的道路还很长,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但她有宇文擎的守护,有苏瑾的支持,有天下百姓的爱戴,有上古神物的助力,她一定能克服所有的困难,继续推行新政,守护天下百姓,朝着女帝的目标一步步前进,开创一个属于她的盛世华章。
本章结语
蝗灾肆虐边境危,凤曦挥戈破邪祟!林微巧用“驱虫丹”化解天灾,挫败草原入侵,却遭朝中奸佞伪造证据陷害,幸得百姓士兵力挺,真相大白!可朝中守旧势力仍在蛰伏,草原部落贼心不死,林微的女帝之路依旧荆棘丛生!下一章,是否会有新的危机降临?林微又将如何应对?各位书友,本章的精彩剧情是否让你热血沸腾?喜欢的话就动动手指点个赞,打赏一下吧!你们的每一份支持,都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章,见证林微如何披荆斩棘,再破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