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与道:乱世菩提盛世尘
第一卷:佛 · 泥金塑骨情难全
第8章:闭门谢苍生 - 佛寺的冰冷山门
柳如烟与潘金莲随着逃难的百姓,一路跌跌撞撞,向着穿云寺的方向奔去。一路上,流民如潮,哭声震天。受伤的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饥饿的孩子紧紧拽着母亲的衣角,眼神中满是恐惧与无助。
柳如烟面色苍白,发丝凌乱,她紧紧拉着潘金莲的手,生怕在这混乱的人流中走散。潘金莲早已没了往日的柔弱温婉,满脸泪痕,脚步虚浮,全靠柳如烟半拖半拽地前行。
“如烟,我们真的能在穿云寺找到庇护吗?”潘金莲带着哭腔问道,声音中充满了不确定和恐惧。
柳如烟咬了咬牙,说道:“会的,穿云寺一向香火鼎盛,信徒众多,他们不会见死不救的。而且我们平日里也常去礼佛,佛祖定会保佑我们。”话虽如此,但她心中也隐隐有些不安,那盛世中穿云寺的种种景象,此刻在她脑海中不断浮现。
终于,穿云寺那巍峨的山门出现在眼前。然而,此时的山门紧闭,门口站着一排神情肃穆的僧人,手中持着棍棒,拦住了如潮水般涌来的百姓。
“大师,求求你们,开开门吧,让我们进去躲一躲,外面的乱军就要打过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上前,对着僧人们哀求道。
为首的僧人双手合十,面无表情地说道:“施主,乱世之中,寺庙需闭门清修,以避祸端。还望各位施主自行离去,另寻生路。”
百姓们听闻此言,顿时炸开了锅。
“什么?平日里你们收了我们那么多香火钱,现在我们有难,你们却见死不救?”
“佛祖慈悲,怎么能如此绝情?”
“你们这些僧人,简直是披着袈裟的狼!”
僧人们却不为所动,依旧死死守住山门。
柳如烟见状,心中一阵愤怒,她挣脱开潘金莲的手,几步走到前面,对着为首的僧人说道:“大师,我是柳如烟,平日里常来寺中礼佛,也为寺庙捐过不少香火钱。如今大难临头,还望大师念在往日情分上,放我们进去。”
那僧人微微皱眉,看了柳如烟一眼,说道:“柳施主,并非寺中不愿收留,只是如今局势凶险,寺庙无力庇护如此众多的百姓。还望施主体谅。”
“无力庇护?你们寺庙金碧辉煌,金身佛像价值万金,怎么会无力庇护?”柳如烟质问道,声音因愤怒而微微颤抖。
“柳施主,休得胡言!”另一位僧人呵斥道,“寺庙乃是清净之地,不可亵渎。”
潘金莲也走上前,哭着说道:“大师,我潘金莲也一直虔诚礼佛,从未有过半点不敬。求求你们,救救我们吧。”
僧人们依旧无动于衷。此时,人群中突然传出一阵骚动。原来是几个年轻力壮的百姓,实在忍受不了饥饿和恐惧,试图强行冲开山门。僧人们见状,立刻挥动棍棒,将他们打退。一时间,哭喊声、叫骂声交织在一起。
柳如烟看着这一幕,心中的失望和愤怒达到了顶点。她想起了那句“乱世菩萨不问世”,原来竟是如此的真实。她转身看着身后那些绝望的百姓,心中充满了悲凉。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如闷雷般滚滚而来。百姓们脸色大变,纷纷喊道:“乱军来了!乱军来了!”人群顿时陷入了更大的恐慌,四处奔逃。
柳如烟心中一紧,拉着潘金莲,想要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躲避。然而,周围全是慌乱的人群,根本无处可去。
“如烟,怎么办?我们逃不掉了!”潘金莲绝望地哭喊道。
柳如烟咬着嘴唇,四处张望,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一座小山丘。她心想,或许爬上小山丘,能暂时避开乱军。于是,她拉着潘金莲,朝着小山丘的方向挤去。
在混乱中,她们好不容易来到了小山丘下。此时,小山丘上已经聚集了不少百姓。柳如烟和潘金莲奋力爬上小山丘,找了一个相对安全的角落躲了起来。
从山丘上望去,只见远处尘土飞扬,一支军队如黑色的洪流般滚滚而来。乱军所到之处,房屋被烧毁,百姓被屠杀,惨叫声不绝于耳。柳如烟和潘金莲紧紧抱在一起,眼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为什么?为什么佛祖不保佑我们?”潘金莲哭着说道,“我们一直那么虔诚,为什么会这样?”
柳如烟看着眼前的惨状,心中也充满了疑惑和痛苦。她一直坚信的佛法,此刻在她心中产生了动摇。
“或许,我们一直都错了。”柳如烟喃喃地说道,“真正能救我们的,不是佛祖,而是那些愿意挺身而出的人。”
就在这时,她们看到山脚下出现了一群身影。为首的是一位身着道袍的男子,气质不凡,身后跟着一群同样穿着道袍的人。他们手中拿着武器,向着乱军冲了过去。
“是道家的人!他们来救我们了!”柳如烟惊喜地说道。
只见道家众人施展出道法,符箓闪耀,光芒四射。一时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乱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然而,乱军人多势众,很快便稳住了阵脚,开始反击。
道家众人虽然英勇,但毕竟人数有限,渐渐陷入了困境。柳如烟看着他们在乱军之中奋力拼杀,心中既敬佩又担忧。
“我们不能在这里坐以待毙,我们要去帮忙!”柳如烟说着,便站起身来。
“如烟,你疯了吗?我们去了也只是白白送死!”潘金莲惊恐地拉住柳如烟。
“不,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为了救我们而牺牲。”柳如烟坚定地说道,“哪怕只能帮上一点忙,我们也不能退缩。”
说完,她挣脱开潘金莲的手,朝着山脚下跑去。潘金莲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咬了咬牙,跟了上去。
当她们来到山脚下时,道家众人已经与乱军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柳如烟看到一位道士被乱军刺伤,摔倒在地,她毫不犹豫地冲过去,捡起地上的一根木棍,朝着乱军打去。
乱军没想到会有女子突然冲出来,一时有些慌乱。柳如烟趁机用木棍打倒了几个乱军,扶起受伤的道士。
“姑娘,你快走,这里危险!”道士虚弱地说道。
“不,我要和你们一起战斗!”柳如烟坚定地说道。
此时,潘金莲也赶了过来,她捡起一块石头,朝着乱军扔去。在她们的带动下,一些百姓也鼓起了勇气,纷纷加入了战斗。
虽然百姓们手中的武器简陋,但他们怀着对生存的渴望和对乱军的仇恨,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一时间,局势变得更加混乱。
然而,乱军毕竟训练有素,很快便组织起了更猛烈的攻击。道家众人渐渐抵挡不住,伤亡越来越多。
“不行,这样下去大家都会死的!”柳如烟心急如焚,她四处张望,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一片树林。她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办法。
“大家听我说,我们把乱军引到树林里去,利用树林的地形和树木来阻挡他们的骑兵!”柳如烟大声喊道。
百姓们和道家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他们一边抵抗着乱军的攻击,一边朝着树林的方向退去。
乱军见他们撤退,以为是溃败,便紧紧追了上来。当他们进入树林后,发现这里地形复杂,树木茂密,骑兵根本无法发挥出优势。
道家众人趁机施展出道法,在树林中布置起了阵法。一时间,树林中迷雾重重,乱军迷失了方向,陷入了混乱。
“杀!”道家众人和百姓们趁机发起反击,与乱军展开了近身搏斗。柳如烟和潘金莲也在人群中奋力战斗,她们忘记了恐惧,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活下去,保护身边的人。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乱军终于被击退。树林中,横七竖八地躺着乱军的尸体,鲜血染红了土地。道家众人和百姓们也伤亡惨重,但他们的脸上却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柳如烟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千。她走到那位带头的道士面前,恭敬地说道:“多谢道长救命之恩。若不是道长及时赶来,我们今日都性命不保。”
道士微微一笑,说道:“姑娘不必客气,救苍生本就是我道门的职责。乱世之中,人人都应挺身而出。”
柳如烟看着道士的眼睛,心中对道门充满了敬意。她想起了穿云寺那紧闭的山门和冷漠的僧人,与眼前这些舍身救人的道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道长,我想请问,为何佛门在乱世中选择闭门自保,而你们道门却愿意下山救世呢?”柳如烟问道。
道士微微皱眉,说道:“佛道虽为两门,但皆以慈悲为怀,以济世为念。然而,如今有些佛门弟子,忘却了初心,只知贪图富贵,追求名利。在他们眼中,香火钱比百姓的性命更重要。而我道门,始终铭记‘乱世下山救世,盛世归隐深山’的祖训,不敢有丝毫懈怠。”
柳如烟听了,心中恍然大悟。她想起了自己在佛前的种种祈愿,想起了那花费万金塑造的金身佛像,心中一阵悲凉。
“道长,我决定了,我要追随道门,学习道法,将来也能像你们一样,救助苍生。”柳如烟坚定地说道。
道士看着柳如烟,眼中露出赞赏的目光:“姑娘有此决心,实乃难得。但修道之路,充满艰辛,你可做好了准备?”
“我做好准备了!”柳如烟毫不犹豫地说道。
此时,潘金莲也走了过来,说道:“如烟,我也和你一起。我不想再被人抛弃,不想再经历这样的痛苦。”
柳如烟看着潘金莲,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远处穿云寺的山门缓缓打开,净圣法师带着一群僧人走了出来。他们看着眼前的场景,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
净圣法师走上前,对着道士说道:“玄清居士,多谢你出手相助,救了这些百姓。”
玄清居士(道士)微微一笑,说道:“净圣法师客气了。这本就是我道门该做之事。只是,我不明白,为何贵寺在百姓危难之时,选择闭门自保呢?”
净圣法师面色一红,说道:“乱世之中,寺庙亦有难处。若开门接纳百姓,恐乱军来袭,寺庙也将遭受劫难。”
“劫难?难道百姓的性命就不是劫难吗?”柳如烟忍不住说道,“你们平日里收受百姓的香火钱,如今百姓有难,却置之不理,这就是你们佛门的慈悲吗?”
净圣法师被柳如烟说得哑口无言。
玄清居士看着净圣法师,说道:“净圣法师,佛道两门虽修行方式不同,但皆应以苍生为重。望法师日后能铭记此点。”
净圣法师点了点头,说道:“玄清居士教诲,贫僧记下了。”
说完,净圣法师带着僧人们转身回到了寺庙。玄清居士看着他们的背影,微微叹了口气。
“好了,大家都先休息一下吧。等会儿我们还要送这些百姓去安全的地方。”玄清居士对着众人说道。
百姓们纷纷点头,他们对玄清居士和道家众人充满了感激。
柳如烟和潘金莲看着玄清居士,心中充满了敬佩和感激。她们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的命运将与道门紧紧相连,而她们也将踏上一条充满挑战和未知的道路,但她们并不害怕,因为她们心中有了信念,有了希望。
在玄清居士的带领下,众人简单休整后,便护送着百姓朝着相对安全的城镇转移。一路上,柳如烟和潘金莲悉心照料着受伤的百姓,她们已然将自己视为道门救助队伍中的一员。
到达城镇后,玄清居士忙着协调各方安置百姓。柳如烟看着忙碌的他,越发坚定了追随道门的决心。待诸事稍定,玄清居士找到柳如烟与潘金莲,认真说道:“你们既已决定追随道门,那明日便随我回道观,开始修行。”
次日清晨,三人踏上了回道观的路途。青山绿水间,柳如烟和潘金莲的眼神中满是期待与坚毅。当道观出现在眼前,古朴而宁静,柳如烟深吸一口气,仿佛能嗅到空气中自由与希望的味道。
入门后,玄清居士为她们安排了住处,并开始传授基础道法知识。日子一天天过去,柳如烟和潘金莲努力学习,无论是繁琐的经文背诵,还是艰苦的功法修炼,都未曾有过丝毫懈怠。
随着时间的推移,柳如烟逐渐掌握了一些道法技巧。她常常在道观后的山坡上练习,看着自己施展道法时散发出的光芒,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她期待着有朝一日,能真正凭借所学,救助更多的苍生。
潘金莲虽性格柔弱,但在柳如烟的鼓励下,也愈发坚强。两人相互扶持,在道门的修行之路上稳步前行。而她们与道门的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未来等待着她们的,将是更多的挑战与成长,以及用道法践行济世初心的漫漫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