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功宴设在太极殿,文武百官齐聚一堂,主角无疑是身穿铠甲面容刚毅,浑身散发着铁血气息的靖王李洵。他大马金刀地坐在首席,接受着众人的恭贺,豪迈的笑声响彻大殿。
苏念作为已被是晋为掌籍女官之职的新贵,座位被安排在了宗室女眷席的靠前位置。她身边坐着的,正是对她越发欣赏,时常召她去宫中说话的皇后萧氏。
此朝在皇后的建议下,后宫位分和女官位分在低阶时期是混用的,宫中女子若一生未被皇帝宠幸,待年岁到了,可以女官的身份体面出宫,回家颐养天年,甚至不影响再嫁。
这也是皇后起了爱才之心,又看出太子心仪苏念,才巧妙地先以女官的身份提拔,为的就是给苏念留一条更宽广的后路。
“你看靖王,此次立下不世之功,这气势比之当年太宗亲征时也不遑多让了。” 皇后端起酒杯,对苏念轻声笑道,话语里带着几分考量。
苏念明白皇后的试探,她微微一笑顺着皇后的话说:“靖王殿下确实是我大夏的擎天柱石。有殿下镇守北疆,国祚方能安稳。”
她的语气,是纯粹的臣子对功勋王爷的敬重,听不出半分女儿家的情愫。
皇后满意地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热烈。皇帝李朔显然心情极佳,他看向苏念朗声道:“苏昭仪,朕听闻你琴技不凡,今日靖王凯旋,如此盛事,你何不抚琴一曲,为靖王,也为我大夏的将士们,贺功助兴?”
此言一出,大殿内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了苏念的身上。
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官为一位战功赫赫的年轻亲王献曲助兴。这其中可供解读的暧昧意味,简直不要太浓。
太子李宸端着酒杯的手微微一紧。他看向自己的父皇,眼神中闪过一丝不解。
而坐在首席的靖王李洵也有些意外地抬起头,看向了那个传说中极得圣眷的苏昭仪。
面对皇帝的 赐题,苏念缓缓站起了身对着皇帝盈盈一拜,声音清越如玉珠落盘。
“陛下,臣妾以为,今日此景,丝竹之音略显轻浮,不足以彰显靖王殿下与边关将士们的盖世奇功。”
“哦?” 皇帝眉毛一挑,“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苏念从容不迫地从袖中取出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奏章,双手奉上。一名太监赶忙接过,呈到了皇帝的御案上。
“靖王殿下乃国之柱石,为我大夏流血千里镇守国门。以歌舞犒赏不过是一时之乐。以国策励之,方是君王对肱骨之臣的最高礼遇。”
她的声音清晰地传遍大殿,“臣妾不才,月余来综合了些许从异世之魂处得来的浅见,又查阅了御书房中关于边防的全部卷宗,斗胆写下了这份《边防三策》,请陛下御览。若此策能为靖王殿下分忧一二,那便胜过了臣妾弹奏任何绝世名曲。”
满座皆惊。
谁也没想到,苏念竟然会用这样的方式,来回应皇帝的 助兴”要求。
皇帝李朔愣住了。他缓缓展开那份奏章,只看了几眼,脸上的表情就从最初的诧异变成了凝重,最后,化为了掩饰不住的震惊与狂喜。
他猛地抬起头,将奏章递给身旁的太子:“宸儿,你也看看。”
太子李宸接过,迅速浏览起来。他的眼睛越睁越大,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
奏章中提出的三策,环环相扣,直指核心。
第一策,名为 军屯固边。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退役兵士和流民,在边境开设军屯,平时为民,战时为兵,以战养战,大大减轻朝廷的后勤压力。其中关于新作物“玉米”和 土豆”的种植方法,以及 轮耕制”的描述,简直是闻所未闻,却又极具可行性。
第二策,名为 以商养战。允许与周边部族进行有限度的贸易。用大夏的丝绸茶叶食盐,换取他们的战马和牛羊。
第三策,最为惊世骇俗,名为 情报先行。苏念建议,设立一个独立于兵部之外的 镇北司,专职负责对犬戎各部落的情报收集渗透和策反。其中关于 地形测绘、收买人心、制造舆论 等手段的描述,其精细和阴损程度,让在场的许多老狐狸都看得心惊肉跳。
这哪里是一个深宫女子写的奏章?这简直是一份足以改变未来国运的惊天大略!
“好!好!好!”
皇帝连说了三个 好”字,猛地一拍龙椅扶手站了起来。他看向首席的靖王,大笑道:“李洵,你过来看看!看看苏女官为你,为我大夏边军,送上了一份何等的大礼!”
靖王李洵早已按捺不住,快步上前从太子手中接过奏章。他本是行伍出身,最懂军务。只看了第一策的标题,他的虎目便爆发出骇人的精光。待他将整份奏章看完,整个人已经激动得微微颤抖。
他猛地转身,对着苏念这个他今日才第一次正眼相看的女子,竟然后退三步,以一个标准的军中大礼,单膝跪了下去!
“李洵代北疆十万将士,谢过苏女官!”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发自肺腑的敬重与感激,“女官此三策,胜过十万雄兵!若能推行,我大夏北疆将百年无忧矣!”
这一跪,彻底惊呆了满朝文武。
也彻底击碎了冷宫中刘清清最后的幻想。
遥远的小院里,看守太监将殿内发生的事情复述完毕时,刘清清脸上那充满期待的红晕一点一点地褪去,变成了死一样的灰白。
没有凤求凰。
没有眉目传情。
没有英雄救美。
有的只是一位功勋卓着的王爷,对一位才华盖世的女子最纯粹郑重的单膝下跪。
不是爱慕,不是倾心。
是同僚袍泽之间,因共同的理想与抱负而产生的敬意!
他们是君臣,是盟友,但绝不可能是情人。
“噗!!!!!!!!
刘清清只觉得喉头一甜,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洒在冰冷的地面上,像一朵绝望的梅花。
她输了。
她终于明白,自己从一开始就错了。她试图去 拯救”一只翱翔九天的凤凰,想把它变成自己笼中的金丝雀。这不是拯救,这是亵渎,是侮辱!
巨大的绝望和自我否定,像潮水一样将她淹没。她的精神在这一刻彻底崩溃了。
太极殿内,庆功宴的气氛因为苏念的《边防三策》达到了最高潮。
皇帝龙颜大悦,当场下令,升苏念为正二品尚宫,封号为 “慧”,赐金千两,锦缎百匹。更重要的是,他亲口下旨:“慧尚宫所请,朕准了!即刻成立镇北司,由靖王亲领。所需钱粮,户部全力支持!”
太子李宸端着酒杯缓步走到苏念身边。他看着她的眼神前所未有地明亮,那里面装满了炽热的爱慕与激赏,几乎要溢出来。
“苏…… 慧尚宫。” 他轻声道,“孤今日,才知何为女子不让须眉。孤敬你一杯。”
苏念坦然地举杯,与他轻轻一碰。
“为大夏。” 她说。
“为大夏。” 太子凝视着她,一饮而尽。
他知道,从今往后,他的心里再也装不下第二个女人了。他爱的,仅是她的美丽,更是她那颗与他一样,渴望将这个国家变得更强大更繁荣的璀璨而骄傲的灵魂。
这场宫宴过后,苏念慧尚宫之名,传遍了整个京城。
所有人都知道,这位女官的脑子里装的是经天纬地之才,是安邦定国之策。
而此后数月,太子李宸日日都待在御书房。他与苏念在皇帝的默许之下,开始共同整理典籍探讨政务。从民生到军事,从吏治到税改,两人常常一聊就是一整天。
在一个月华如水的夜晚,御书房内只剩下他们二人。
太子看着在烛光下依旧专注于书卷的苏念,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紧张的颤抖。
“慧尚宫,我……”
苏念抬起头,清澈的眼眸静静地看着他。
太子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我心悦你。无关容貌,无关家世。只因,你是这世上唯一懂我之人。”
苏念看着他真诚而热烈的眼睛,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地点了点头说,我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