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异常的信号脉冲如同隐藏在宇宙背景噪音中的摩斯密码,微弱、断续,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人工痕迹。
它的发现让死寂的舰桥瞬间绷紧!
所有残存的能量和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信号接收和解析上。
深瞳被再次短暂唤醒,用其强大的信号处理能力,艰难地过滤着噪音,试图捕捉那神秘脉冲的完整模式和含义。
过程漫长而煎熬。信号时强时弱,有时甚至会消失很长一段时间,让人怀疑是否是错觉。
但它的规律性始终存在,仿佛一个耐心的垂钓者,在无尽的虚空中一次次抛出鱼线。
“频率…极其特殊…不属于已知任何文明或自然现象…”通讯官声音干涩,眼睛布满血丝。
“模式分析…像是一种…标识信号?或者…导航信标?”深瞳给出初步判断。
导航信标?
在这片绝对的虚无之地?
这太诡异了!
“尝试…反向追踪信号源!”
秦锋下令,心中升起巨大的警惕,但也有一丝难以压抑的期待。
追踪极其困难。
信号似乎经过多重散射和折射,来源方向飘忽不定。
深瞳耗费了大量能量,才勉强计算出一个大致的、覆盖很大一片虚空的方向区间。
而就在他们试图进一步精确时,那个信号…突然增强了!
并且开始传递更复杂的信息!
不再是简单的脉冲,而是开始夹杂着一种奇特的、充满数学美感的编码数据流!
“它在…回应我们?!”阿雅难以置信。
“不…不像…”
深瞳的光芒急促闪烁,“更像是因为我们的监听和追踪行为…触发了它的某种…主动广播机制!”
数据流被艰难地解析出一部分。
里面包含了复杂的几何坐标、某种能量频率的参数、以及…一段重复的、由简单几何图形构成的“邀请”信息?
一个箭头指向某个坐标,旁边是一个代表“安全”、“交换”的符号(两个相互连接的环)。
这像是一个自动化的、设置在某处的信标,在检测到特定方式的探查(或者他们发出的求救信号?)后,会激活并广播一个地址和“邀请”?
是陷阱?
还是一个真正的中立势力或前哨站留下的帮助站点?
“坐标解析完毕…距离我们…非常遥远!即使在全盛时期,也需要多次跳跃才能抵达!”
导航员报告,“以我们现在的状态…根本不可能到达!”
刚刚升起的希望又被现实狠狠砸碎。
就像一个快要渴死的人看到了绿洲的海市蜃楼。
舰桥内一片沉寂。
就在这时,林薇(通讯似乎清晰了一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你们还记得‘遗骸之子’和那块活性核心吗?还有翠星文明…它们的能量签名,都与秩序尖兵那种冰冷的秩序不同,更偏向于…生命、混沌中的有序。这个信号…我感觉它的编码方式,似乎也带着一点类似的…‘温度’?”
她的意思是,这个信号可能来自一个与秩序尖兵敌对的、或许倾向于“生机”的文明?
“而且,”老周补充道(信号断续),“它被设置在这么荒凉的地方,显然不是为了给秩序尖兵指路。更像是一个…留给‘自己人’或者‘流亡者’的隐秘标记。”
分析下来,陷阱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似乎并非秩序尖兵的风格。
秩序尖兵更倾向于直接毁灭或捕获,而不是设置如此复杂的诱饵。
“我们没有选择。”
秦锋看着能源读数再次逼近红线,缓缓道,“去,可能死,也可能生。留在这里,必死无疑。”
但怎么去?
战舰已经无法进行空间跳跃,甚至连常规航行都困难。
“或许…我们不需要整个战舰过去。”
阿雅忽然开口,目光投向那枚从秩序基地抢来的“数据核心”,
“这个核心里,或许有秩序尖兵的星图,甚至…短距离空间跃迁的技术细节?如果我们能破解它,结合深瞳的计算力,能不能…制造一个一次性的、小型的跃迁装置?哪怕只能送几个人过去?”
这个想法更加疯狂!
用敌人的技术,结合己方几乎瘫痪的AI,在废墟上造一个可能根本不稳定的传送门?
失败的概率极高,而且即便成功,过去的人也可能面临未知的危险。
是困守孤舟等待消亡,还是赌上一切,派出一支可能有的小队,奔赴一个遥远的、未知的、可能存在的希望之地?
抉择,再次摆在了幸存者面前。
阿雅提出的想法极其冒险,但在这绝境中,却成了唯一看似可行的、主动求生的道路。
那枚从秩序尖兵数据站抢来的、至今仍偶尔冒着一两点电火花的黑色核心,此刻承载了全部的希望。
破解工作立刻展开。
这枚核心显然采用了秩序尖兵的高度加密技术,其物理结构和数据编码方式都远超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
直接连接风险极大,可能触发自毁程序,或者更糟,被核心内可能存在的防御性AI反向入侵“深空纪元号”本就脆弱的系统。
他们需要一个隔离环境,以及一个能与之“对话”的桥梁。
“深瞳,还能撑住吗?”秦锋看着指挥台上那颗光芒微弱的光球。
“能量…低…可启动…有限隔离沙盒…尝试进行…最低限度的数据接触…”深瞳回应道,声音断断续续。
一个由深瞳构建的、与舰船主系统物理隔离的虚拟环境被搭建起来。
那枚数据核心被小心地通过一组经过严格屏蔽的线路连接上去。
整个过程如同拆弹般紧张。
所有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连接建立的一瞬间,深瞳的光球猛地剧烈闪烁起来!
“遭到…防火墙冲击…加密等级…极高…尝试解析…”
数据流如同洪水般冲击着深瞳构建的沙盒,复杂的秩序代码试图同化一切接触到的信息。
深瞳艰难地抵挡着,同时飞速运算,尝试破解其底层逻辑。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深瞳的能量消耗极快,生物电池的储备肉眼可见地下降。
就在能量即将再次耗尽,深瞳快要支撑不住时,突破终于出现!
“防火墙…绕过…获取到…部分访问权限…目录列表已提取…”
大量经过初步解析的数据呈现在屏幕上。
首先是星图!
比从月面基地和守护者遗迹获得的更加详细、更新!
涵盖了秩序尖兵控制的庞大星域,标注了主要的航道、军事据点、资源星球…以及一些隐秘的、如同他们刚刚逃离的那种空间门节点!
这份星图本身,就是无价之宝!
紧接着,是部分舰船设计图和技术手册,主要是关于秩序尖兵中小型舰只的维护和动力系统,其中就包括了一种短距离、精准空间跃迁引擎的详细原理图和能量需求参数!
“就是它!”
工程师们激动不已。
然而,随着更深层的数据被触及,一些令人不安的信息开始浮现。
日志片段显示,秩序尖兵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存在不同的“执行单元”,有时会因为资源分配或对“秩序”理解的细微差别而产生摩擦。
甚至提到了少数“异常个体”产生了偏离核心指令的“冗余思维”,需要定期“净化”。
还有一些关于“源质”应用的实验记录,冰冷地描述着如何从一个活性星球“高效萃取”源质,以及将其用于驱动强大武器或维持某个巨大存在的运行…
这些是禁忌的知识,揭示了秩序尖兵强大背后冰冷残酷的本质。
最后,深瞳触及到了一段被高度加密、标记为“溯源计划”的残缺信息。
似乎秩序尖兵也在宇宙中寻找着什么…一些更古老、甚至可能威胁到它们自身存在的“无序之源”的痕迹?
这段信息过于破碎,难以理解。
“停止深度挖掘!优先提取跃迁引擎技术和目标坐标点的详细环境数据!”秦锋命令道。
过多的禁忌知识现在毫无意义,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务。
深瞳停止了向危险区域的探索,集中全力下载所需的科技数据和坐标信息。
当所有必要数据下载完毕,断开连接的瞬间,那枚数据核心突然过热,表面浮现出复杂的裂纹,最终“咔”一声轻响,彻底碎裂报废,仿佛它的使命已经完成,或者内部的某种自毁机制终于启动。
顾不上惋惜,所有技术人员立刻投入到对跃迁引擎技术的分析中。
结论令人既兴奋又沉重:
技术是可行的,但以其为蓝本制造一个一次性的小型跃迁装置,需要精密的材料加工和巨大的能量。
他们缺乏材料,能量更是捉襟见肘。
“拆!拆掉舰上所有能拆的!武器系统、备用引擎、非关键装甲…全部拆掉回炉!”
秦锋毫不犹豫,“集中所有能源,优先供给制造和设备!”
“深空纪元号”开始了悲壮的自残。
船员们含着泪,亲手将这艘承载着人类希望的旗舰一点点拆解,用它的“骨头”和“血肉”,去铸造一个通往未知未来的、渺小的逃生舱。
希望与牺牲并存。他们正在用过去积累的一切,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