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部里,张百川把那份关于津浦路的情报放在桌上,罗政委和萧参谋长坐在他对面,等着他开口。
“津浦路那边,先放一放。”张百川忽然转过头,没头没尾地说了一句。
萧参谋长有些意外:“司令员,你的意思是不理会冈村宁次的动向?”
“不是不理会,是时候没到。”张百川站起身,走到墙边挂着的大幅根据地地图前:“老罗,老萧,你们看,咱们接连打了几场胜仗,缴获不少,部队也扩编了。可这大兵团作战不是咱们之前打不过就跑了,现在的后勤是个大问题,”
罗政委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部队新兵多,虽然装备换了一茬,但战斗力参差不齐。缴获的那么多火炮、机枪,咱们现在像是个暴发户,家底厚了,可要守住这家底,光靠之前那几手,怕是不够了。”
“对,”张百川轻轻砸在地图上:“根子就在这里,咱们的兵工厂,还在复装子弹、造黑火药手榴弹,咱们的很多新加入的战士打枪还是靠蒙,步炮协同更是提都不要提,这样下去,下次冈村宁次带着更硬的骨头过来,咱们还能不能啃得动?”
萧参谋长眼神锐利:“司令员,你是想趁这个相对平静的间隙,狠抓内部建设?固本培元?”
“就是这个意思,”张百川走回座位,语气坚决:“两件事,必须立刻下大力气去办,第一,兵工厂,咱们现在有钱有料了,不能总满足于复装子弹和造手榴弹,第二,大练兵,要把咱们这十万多人,真正练成精兵,”
他看向罗政委:“老罗,兵工厂这一摊,涉及技术和资源,你多费心。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我的要求不高,半年内咱们自己造的子弹,要能跟上部队日常训练消耗,手榴弹的威力和可靠性,必须提上来,还有,掷弹筒炮弹和迫击炮弹,不能总指望缴获,得想办法自己造,”
罗政委深吸一口气:“任务很重,但必须完成,我亲自去盯兵工厂的扩建和技术攻关。需要从各部队抽调一些有文化、肯钻研的苗子过去当学徒。”
“没问题,”张百川大手一挥,又看向萧参谋长:“老萧,练兵这事,你来抓总。就以这次‘淬火班’总结的经验为基础,搞一个全军大练兵方案出来,不要搞花架子,就瞄准咱们的短板练,新兵练射击、投弹、土工作业三大技术,老兵和基层干部,重点练战术协同,班排连的进攻防御,步炮配合,打坦克、打炮楼,”
萧参谋长立刻拿出记录本:“我建议成立军区练兵督导组,下到各旅各团,检查督导,考核评比。把练兵成绩和部队主官的考评挂钩,”
“就这么干,”张百川一锤定音:“告诉各旅旅长,谁要在练兵上给我打马虎眼,到时候鬼子来了,他的部队顶不上去,别怪我撤他的职,”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整个河北军区开始围绕着“强筋健骨”这个核心目标高速运转起来。
白洋淀深处,一片被芦苇荡严密包围的河汊地带,此刻热闹非凡。原有的几间茅草棚子旁边,几十间新的土坯房和木棚正在加紧搭建,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不绝于耳。
兵工厂负责人,李师傅正激动地给前来视察的罗政委介绍:“政委,您看,这是新起的锻造车间,这是弹药装配间……关键是这,”他引着罗政委走到几个用砖石垒砌的池子旁,脸上放光,“按照您找来的技术资料,复装子弹的威力和稳定性就能上去一大截,造黄色炸药也有希望了,”
罗政委仔细看着那些粗糙但结实的设施,问道:“李师傅,困难大不大?”
“大,怎么不大,”李师傅搓着粗糙的手:“缺熟练工,缺好钢,有些精密零件咱们的车床还做不了。但是,”他话锋一转,眼神里满是干劲:“有了首长们的支持,有了这些从鬼子手里抢来的机器打底,咱们心里有谱,您放心,半年内,我老李要是交不出合格的子弹和手榴弹,您撤我的职,”
在各部队的练兵场上,气氛更是火热。
第一旅的驻地,许达黑着脸在队列前走来走去。他看着一个新兵因为紧张,手榴弹只扔了二十米米远,气得大吼:“熊样,你这叫扔手榴弹?是给鬼子送点心吧?胳膊甩起来,腰上用劲,再来”
另一边,炮兵旅的阵地上,旅长周旅长正对着几个刚提拔的炮兵排长发火:“测距,风向,装药量,我讲过多少遍了?你们当是放鞭炮呢?蒙对一个算一个?鬼子炮弹打过来的时候,会跟你讲运气吗?都给我重新算,算不对,就在这阵地上算到天黑,”
第三旅的训练更注重战术。旅长王振把几个连长叫到沙盘前:“都看清楚,假设这里是鬼子炮楼,这里是开阔地。你的步兵怎么接近?机枪怎么掩护?爆破组怎么上去?步炮怎么协同?一个个说,说不明白,今天就别想走,”
骑兵旅也没闲着,旅长老孙组织骑兵进行马上射击和劈刺训练,要求骑兵在高速奔驰中依然能保持一定的命中率。
张百川也没闲着,带着督导组一个营地一个营地跑。他看得细,问得更细。
在一个团的射击训练场,他叫住一个刚打完靶的班长:“你们班,固定靶成绩不错。移动靶练过没有?夜间射击呢?”
那班长老实回答:“报告司令员,移动靶刚起步,夜间射击……还没练过。”
张百川转头对陪同的团长说:“看到没?这就是问题,鬼子会站着不动让你打吗?战场环境千变万化,训练场就要把各种情况都想到,从明天开始,各部队都要增加移动靶、夜间射击、恶劣天气下的训练科目,”
督导组将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汇总到萧参谋长那里,再形成通报和整改要求,下发各部队。
日子在紧张的训练和建设中一天天过去。兵工厂那边不断传来好消息,第一批利用新工艺复装的子弹下线,质量明显提升;新的铸装药车间投产,手榴弹的哑火率大幅下降;甚至有几个老师傅带着徒弟,开始尝试利用缴获的零件,修复一门损坏的九二式步兵炮……
部队的训练成果也开始显现。新兵的射击考核及格率稳步上升;班排战术演练越来越有章法;步炮协同虽然还谈不上娴熟,但至少不会出现炮弹落到自己人头上的情况了。
这天傍晚,张百川和罗政委、萧参谋长再次聚在指挥部里。桌上放着兵工厂送来的最新一批弹药样品和部队近期训练考核的成绩汇总。
罗政委拿起一颗子弹,掂了掂:“兵工厂算是走上正轨了,照这个势头,年底前实现子弹自给,大有希望。”
萧参谋长翻看着成绩单:“部队的技战术水平,比一个月前普遍提高了一个档次。尤其是各旅的教导队,培养了一批不错的基层骨干。”
张百川脸上却没有太多喜色,他走到地图前,目光再次投向津浦路方向,沉声道:“家底厚实了点,兵也稍微像点样子了。冈村宁次在津浦路沿线增兵、加固工事,绝不会是无的放矢。”
他转过身,看着两位老搭档:“咱们这把剑,磨了也有些日子了。是时候找个地方,试试锋芒了。你们觉得,下一步,咱们该往哪里动?”
萧参谋长沉吟道:“津浦路鬼子戒备森严,硬碰硬不明智。是不是可以考虑其沿线相对薄弱的环节,比如某个物资中转站?或者,声东击西?”
罗政委提醒道:“无论打哪里,情报必须先行。另外,兵工厂刚刚稳定,大规模作战的弹药储备,还需要时间。”
张百川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最终停在津浦路与沧石路交汇区域的一个点上:“那就再给他来个围点打援?找个肉不多,但足够让他心疼的地方,把咱们练的新兵法,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