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23)
朱元璋:“咱这群建了这么久,还没好好聊聊皇后,要不今天就唠唠。首先我来说,我的大脚……”
朱厚照:“太祖爷,您脚不大呀!”
朱元璋:“……”
朱祁镇:“@朱厚照 正德帝,太祖爷说的是太奶奶,马皇后呢。”
马秀英:“没错,你们太祖爷说的就是我。”
朱厚照:“好吧,我想歪了。”
朱祁钰:“@朱祁镇 不愧是……不愧是我哥,这都能懂。”
朱厚熜:“这还用说嘛,又不是啥秘密。”
朱元璋:“你们啊,净爱打岔,尤其是你@朱厚照 。”
朱厚照:“嘿嘿,您接着说,接着说。”
朱元璋:“你们太奶奶叫啥名儿我也不太清楚,民间都喊她马秀英……”
马秀英:“我挺喜欢这名字,所以就用它了。”
朱厚照:“嘿嘿,我可没打岔哦。”
朱佑樘:“儿子,你就少插句话吧。”
朱元璋:“大脚是我对她的爱称,你们太奶奶是归德府宿州人,我老丈人就是滁阳王郭子兴。大脚她可是我正儿八经的结发妻子,也是我唯一的皇后。”
马秀英:“重八,我自己的事儿,让我来说说呗。”
朱元璋:“行嘞,大脚。”
马秀英:“你还是叫我以前的称呼,马姑娘吧,那听着更顺耳。”
朱元璋:“那不是还没成亲那会儿叫的嘛。”
马秀英:“那就叫秀英。”
朱元璋:“好嘞,秀英妹子,这下行了吧。”
朱见深:“哇哦,这浓浓的狗粮味儿。”
朱祁镇:“别打岔,小心你老爸我被太祖爷赏一顿‘笋子炒肉’。”
马秀英:“好了,言归正传。我家祖上以前在归德府宿州那可是富豪。我爹住在新丰里,因为他这人乐善好施,结果家业慢慢就没那么富了。
我娘郑媪,在1332年生下我没多久就去世了。我爹没儿子,就把我当成宝贝疙瘩。我从小就机灵,会写诗画画,对史书还特别精通,性格也有点倔。”
朱标:“妈这一辈子,着实不容易。早年爸爸在外打仗,妈在后方操持了好多事儿,给爸爸出了不少主意呢。”
朱棣:“大哥说得太对了,妈当年在爸爸身边,对好多战事都有自己的见解,真是女中豪杰。”
朱高炽:“是啊,祖母这么贤能,对咱们老朱家的影响可大了。”
朱厚照:“嘿嘿,太奶奶这么厉害,怪不得能把太祖爷管得服服帖帖的。”
朱元璋:“@朱厚照 你小子是不是又欠收拾了!”
朱厚熜:“@朱厚照 堂兄,你就老实点,听太奶奶接着讲。”
马秀英:“我爹因为杀人,为了躲避仇家,就逃到外地去了,临走前把我托付给了生死之交郭子兴。
我娘走得早,后来我爹也在外地去世了。郭子兴看我孤苦伶仃的,就更心疼我了,干脆收我做了养女。
义父教我文化知识,义母张氏手把手教我针织刺绣。我十几岁的时候可聪明了,啥事儿只要有人稍微指点一下,马上就懂。
快二十岁的时候,我模样周正,气质出众,性格还特别温婉。不管遇到多急的事儿,我都能不慌不忙,从来不会大喊大叫,所以义父义母特别疼我,一直寻思着给我找个好夫婿,可不能辜负我爹的嘱托。”
马秀英:“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黑暗,老百姓被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折磨得苦不堪言。
就在这年五月,江淮流域爆发了刘福通带头的大规模红巾军起义。
1352年,也就是至正十二年,义父郭子兴在定远(安徽定远)起兵响应。义父带着大家烧香,成了当地白莲教的首领。
同年农历二月二十七日,他们率领起义军攻下濠州后,义父就自称元帅。之后,你们太祖爷就来投奔我义父的义军。
重八入伍后,那叫一个精明能干,事儿办得漂亮,打仗的时候总是冲在最前面。每次缴获的战利品,他都全交给我义父,要是得了赏赐,又说功劳是大家的,把赏赐分给大伙。
没过多久,重八在部队里的好名声就传开了。义父也把他当成自己人,有啥重要事儿都找重八商量。
义父看出来重八是个人才,以后肯定能帮自己成就大业,就把我许配给了重八。
我跟你们太祖爷成亲后,感情好得很,跟着他南征北战,一心一意辅佐你们太祖爷。
成亲没多久,我们收养了重八的亲侄儿朱文正、外甥李文忠,还有定远的孤儿沐英。
我对这三个孩子就跟亲生的一样,照顾得那叫一个细心。后来,我和重八又收养了二十来个义子。”
朱瞻基:“太奶奶这收养孩子的架势,简直爱心大爆发呀!”
朱祁镇:“那可不,太奶奶心地善良,这些孩子后来可都为咱大明立下不少功劳。”
朱祁钰:“就你知道,谁不知道沐英他们的功绩啊。”
秦良玉:“各位皇上,重点难道不是洪武皇上和孝慈高皇后的爱情故事嘛,英雄配美人,这也太浪漫啦!”
朱元璋:“少在这肉麻兮兮的,哦,看错了,原来是秦将军啊。”
朱元璋:“咱当时一门心思就想着义军的事儿,哪顾得上什么儿女情长。”
马秀英:“重八,你就别嘴硬了,当时你看我的眼神,我还能不清楚?”
朱厚照:“哈哈哈哈,太祖爷害羞咯!”
朱元璋:“@朱厚照 你这小兔崽子,是不是找揍!一天天就知道瞎捣乱。”
秦良玉:“洪武皇上别生气,正德皇上性格活泼,没啥坏心眼儿。咱接着听孝慈高皇后说呗。”
马秀英:“好了,时间不早了,明天接着聊@秦良玉 。”
秦良玉:“要得!”
“啪!”
秦良玉:“要晓得后头咋个样子,就等明天看下一章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