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阴肺中焦起,下络大肠胃口行,
上膈属肺从肺系,横从腋下臑内萦,
前干心与心包脉,下肘循臂骨上廉,
遂入寸口上鱼际,大指内侧爪甲根,
支络还从腕后出,接次指交阳明经。
此经多气而少血,是动则为喘满咳,
膨膨肺胀缺盆痛,两手交骛为臂厥,
肺所主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结,
臑臂之内前廉痛,为厥或为掌中热,
肩背痛是气有余,小便数欠或汗出,
气虚亦痛溺色变,少气不足以报息。
在吉林梅河口药业公司工作的日子里,尽管忙碌,但我对中医的热爱与信仰从未消减。相反,我利用业余时间,如饥似渴地钻研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部古老的医学着作,我决定自己动手翻译其中的文言文。
然而,我发现周围的老百姓对中医知之甚少,甚至对其持有怀疑态度。这让我深感痛心,因为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智慧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我意识到,要让更多的人接受和信任中医,就必须让他们了解中医的基础理论知识。
于是,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通过努力,让老百姓懂得这些知识。白天,我像往常一样在公司里忙碌地工作;夜晚,当其他人都已进入梦乡,我却沉浸在翻译《黄帝内经》的工作中,逐字逐句地解读那些古老而深奥的文字。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我在梅河口药业公司已经工作了两年多。就在这时,一个偶然的机会降临了。我有幸结识了沈阳盛鹏企业的黑吉两省大区经理丁峰。我们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在交流过程中,我了解到盛鹏企业的一款产品——“延更丹”,它在市场上备受好评。
经过一番深入了解,我对“延更丹”的功效和市场前景充满信心。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与丁峰签订了代理黑龙江省大庆市盛鹏企业的“延更丹”的代理权。这意味着我将离开熟悉的梅河口,前往铁人王进喜的故乡、天然百湖之城、绿色油化之都——大庆,开启一段新的征程。
来到大庆后,我开启了一段长达八年的延更丹代理生涯。在这漫长的八年里,我从未有过片刻的懈怠,始终坚持不懈地学习中医知识。
那个时期,直销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安利、天狮、无限极等品牌琳琅满目。许多直销公司的销售人员纷纷找上门来,希望我能加入他们的团队,从事直销工作。
当他们得知我是一名中医时,对我的兴趣更是愈发浓厚,对我穷追不舍。有时候,为了给朋友一个面子,我不得不勉强去参加一两次直销聚会。
在这些聚会上,直销公司通常会提供一些营养品。有趣的是,这些营养品的理念竟然都源自中医理论。聚会结束后,我与直销公司的领导们闲聊时,便顺理成章地运用起我所掌握的传统中医学理论和《黄帝内经》的知识,给他们讲解了一段中医理论。
没想到,我的这番讲解让他们大为震惊。其中一位领导惊叹道:“哎呀!这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讲师吗?以后我们就叫你韩老师吧!”
一直到现在,大家都亲切地称呼我为韩老师,而这个称呼的由来,还要追溯到很久以前。
那时候,我心中怀揣着一个梦想,就是将中医基础理论传授给普通百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受益于中医的智慧。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出现在我面前。
有人邀请我去一家直销公司客串中医理论讲师,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可以实现我的愿望。经过一番交谈,我欣然答应了下来。
于是,在我有空的时候,我就会去那家直销公司,担任中医理论讲师的角色。而我的第一场演讲,就定在了大庆的一个民宅里。
当我走进那间屋子时,眼前的景象让我有些惊讶。客厅里挤满了人,足足有二十几个,男女老少都有,他们的年龄和背景各不相同。
我深吸一口气,缓缓地走向那个属于我的讲台。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讲台,虽然有些简陋,但我知道,它承载着我的梦想和责任。
站在讲台上,我首先做了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韩成刚。我呢,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往上数,我家已经有七代人都是中医了。到了我这一代,正好是第八代。今天,我就用咱们传统的祖国医学——中药学,来为大家讲解一下中医基础理论。”
我首先说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近年来,病人的数量呈现出惊人的增长趋势,而且不断有新的、被称为疑难杂症的疾病出现。说实话,这让我感到坐立难安。面对那些被现代医学判定为无法治愈的疾病,我深感痛心。然而,经过深入研究,我惊讶地发现,这些疾病中的大部分在传统中医学中都有着非常简单的病理解释。那么,为什么原本可以轻易治愈的小病会变得如此致命呢?为什么科技越发达,人类的生命却变得越来越脆弱呢?”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接触了无数的病人,从中发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中国的老百姓实在是既可怜又可悲。
他们可怜的地方在于,对健康知识几乎一无所知。太多太多的人仅仅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毛病,甚至只是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就断送了自己的性命,而且至死都不知道原因何在。更可怕的是,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成年人身上,我们的下一代——中国的青少年,正以比经济发展更快的速度,步入各种各样的疾病之中。
可悲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古老的中医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却在时代的浪潮中逐渐黯淡,离老百姓越来越远。各大医疗和学术机构皆被西医主导,就连对中医的研究和教育,竟然也是采用西医的理论和技术,传统中医被边缘化,甚至还出现了废除中医的荒谬言论,这怎能不让人痛心疾首!
如今,人们不断耗费大量资源去研究治疗疾病的药物,然而,疾病却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研究的速度永远也赶不上病毒变化的脚步,西医治疗的手段也因此陷入了迷途。
中医则着眼于宏观,将人的身体机能视为一个整体,密不可分。它从疾病的根源入手,关于疾病的名称远没有西医那般繁多复杂,而是直接归结到病因与病机上,并非针对单一的症状,而是通过全面调理身体机能,恢复阴阳平衡,调动人体自身的能量来治愈疾病,真正做到了标本兼治。
当全世界都在高呼环保,倡导预防胜于治疗之时,我们是否知晓,在几千年前的中医理论中,早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理念。“未有形而除之”,此乃中医之至高境界,犹如那蒙尘的珍珠,虽璀璨夺目,却不被世人所重视。通常,我们所目睹的治疗皆是“病而后药之”“乱而后治之”,然而,往往因错失良机,而导致无法挽回的惨重损失。大量的临床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诸多现代疑难杂症、慢性疾病,实则均可在日常生活中提前洞察并加以防范。疾病并非洪水猛兽,无知才是真正的恶魔,健康绝非仰仗医生和药物,唯有正确的思想和知识,方为我们守护身体健康的无坚不摧之力量。
中医讲究辩证论治,对于那些妄图通过看一本书,听几次讲座就能觅得一个包治百病之秘方的朋友,看了我的书后恐怕会大失所望,因为这里并无什么灵丹妙药,有的只是最为基础的健康常识。倘若你能真正领悟这些基本的道理,健康便已牢牢地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