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如同一场透彻的春雨,洗刷了笼罩在苏晚身上的疑云。舆论风向彻底扭转,人们开始真正关注她的设计本身,“Su”品牌的名字伴随着这场风波,反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知名度。
然而,苏晚并没有沉浸在暂时的胜利中。颁奖典礼和发布会,让她更清晰地认识到,要想真正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一个真正属于自己、能承载梦想与野心的根据地,是必不可少的。那个借用了顾氏集团旗下共享办公空间几个工位的小小工作室,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成立独立工作室的计划,被迅速提上日程。
傍晚,顾晏舟回到家中,发现苏晚正盘腿坐在客厅的地毯上,周围散落着各种图纸和资料,笔记本电脑屏幕亮着,上面是密密麻麻的选址信息和预算表格。她咬着笔头,眉头微蹙,专注得连他回来都没察觉。
顾晏舟脱下西装外套,松了松领带,走到她身边坐下,很自然地将她揽入怀中,下巴轻轻抵着她的发顶:“在看什么?”
“工作室的选址,”苏晚放松地靠在他怀里,指着屏幕上的几处地方,“这间在cbd,交通便利,但商业气息太浓,租金也贵;这间在旧法租界,环境清幽有格调,但面积小了点,而且改造起来可能比较麻烦……”
她絮絮叨叨地说着,分析着每个选址的利弊,眼神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一丝创业者特有的审慎与纠结。
顾晏舟安静地听着,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卷着她散落的长发。等她说完,他才开口,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不用看了。”
苏晚一愣,转过头看他。
顾晏舟从茶几下方抽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件,递到她面前。
苏晚疑惑地接过,翻开一看,瞳孔微微放大。
那是一份产权转让协议。标的物是位于市中心核心地段,一栋独立的、充满艺术气息的三层小洋楼。那里原本是一个小众画廊,无论是地理位置、建筑风格还是空间格局,都完美契合一个高端设计工作室的想象。更让她心惊的是,转让方一栏已经签好了名字,受让方一栏是空的,而转让价格……是零。
“这是……”苏晚的声音有些干涩。
“我名下的产业,闲置着也是闲置。”顾晏舟的语气轻描淡写,仿佛送的只是一束花,“位置和格局你都看到了,应该符合你的要求。手续我已经让律师办妥,你签个字就行。”
巨大的惊喜之后,是片刻的沉默。苏晚看着那份分量千钧的协议,又抬头看向顾晏舟。他深邃的眼眸里是纯粹的、想要为她扫平一切障碍的温柔。
她知道,只要她签下这个名字,她立刻就能拥有无数设计师梦寐以求的工作室,省去至少一年的奔波与数百万的投入。这是他能给她的、最直接也最厚重的支持。
然而,苏晚合上了文件,轻轻将它放回了茶几上。
顾晏舟挑眉,有些意外:“不喜欢?”
“不,很喜欢。”苏晚摇摇头,目光坚定地回视他,“那栋小楼,简直是我梦想中工作室的样子。但是,晏舟,我不能要。”
“理由?”顾晏舟没有生气,只是平静地询问。他了解她,知道她此刻的拒绝必有缘由。
“工作室,是‘Su’品牌的根基,也是我事业的起点。”苏晚坐直了身体,神情认真,“我希望它从一开始,就是完全属于‘苏晚’的。它的每一块砖瓦,每一件设备,都应该由我的设计和努力换来。如果它从一开始就打上你馈赠的烙印,那么无论我未来取得多大的成就,在有些人眼里,或许都离不开‘顾太太’这层身份。我不想这样。”
她顿了顿,伸手握住他的手,语气软了下来,带着恳切:“我知道你是想帮我,想让我轻松一点。但这一次,请让我靠自己,好吗?我想看看,仅凭苏晚这个名字,我能走到哪一步。”
顾晏舟凝视着她。她的眼神清澈而倔强,里面有对独立的坚持,也有对他理解的期盼。他忽然想起发布会那天,她说的“并肩而立”。真正的并肩,或许不仅仅是共同面对风雨,更是尊重彼此作为独立个体的选择与坚持。
他反手握住她微凉的手,包裹在掌心。
“好。”他没有再多劝一个字,只是拿起那份产权文件,随手放到一边,“那就按你的想法来。”
苏晚松了口气,脸上绽放出明媚的笑容,正要说话,却见顾晏舟又拿出了另一份文件。
“不过,”他语气一变,带上了几分商人的锐利,“作为顾氏集团的负责人,我看好‘Su’品牌的发展潜力。现在,我想以个人名义,对你的工作室进行一笔天使投资。这是投资意向书,你看一下。”
苏晚怔住,接过文件。这份意向书条款清晰,列明了投资金额、占股比例、双方权利义务,甚至包含了资源对接和财务监管条款,完全是一份标准的商业文件,严谨而规范。
“投资金额你可以自己填,只要不超过我的流动资产上限。”顾晏舟指着金额那一栏的空白处,语气恢复了惯常的沉稳,“占股比例按行业惯例。工作室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依然完全属于你,我不会干预任和创作和经营决策。这笔钱,不是馈赠,是投资。我相信我的眼光,也相信你的能力,这会是一笔回报率极高的投资。”
他看着她的眼睛,补充道:“接受战略投资,是一个品牌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你现在拒绝的,不应该是一切外来资本,而是不合理的干预和控制。而我,是你最不可能干预你的投资人。”
苏晚看着这份截然不同的“礼物”,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暖流。他懂了,他完全懂了她的坚持,并且用她最能接受的方式,给予了最强大的支持。他维护了她的独立,也铺平了她的前路。
这不是施舍,是认可,是信任,是合伙人之间的并肩。
她拿起笔,在投资金额那一栏,郑重地写下了一个数字——一个足够她租下心仪场地、配备顶级设备、并支撑品牌运营至少两年的金额。然后,在受让方一栏,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顾投资人,”她抬起头,眼中闪着自信而狡黠的光,“合作愉快。我会让你看到,你的这笔投资,物超所值。”
顾晏舟接过文件,看着上面并排的两人签名,唇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弧度。
“我期待着,苏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