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上首,年轻太监向苏怀安耳语罢,脚下稍稍后退,手一翻,从衣袖中过取出一封折子,双手递到苏怀安身前。
殿内两侧,视线留意着上首丹陛上动静的文武百官,瞥见年轻太监手上的折子,几乎全都下意识微微抬头,目光紧紧落在丹陛上方。
朝议之中,中途入殿,往皇帝身前递折子,可不是什么寻常可见的小事,皇帝身边的内侍也不会这么没眼力劲。
最重要的,还是对方出现的时机,恰恰是在北静王刚刚向皇帝发难,话刚落下的关头。
那年轻内侍手中的折子若是皇帝提前安排,那说明北静王今日的发难,皇帝早有预料。
若不是,那北静王的运气便是有些不太好了。
但无论哪一样,这么一打岔,北静王想要的效果是不可能达到了。
丹陛上方,在殿中文武百官视线注视中,苏怀安已经接过年轻太监手上的折子,奉向端坐在龙椅上的司徒辰。
自殿内下首,视线以下往上,冕旒上垂落的十二串旒珠,遮挡住端坐在龙椅上的冷峻面容,让人看不清龙椅上端坐的人面上的神情。
而龙椅之上,以高临下,司徒辰冰冷的视线,从旒珠之间的缝隙中,一身蟒袍的水昱身上收回,抬手接过苏怀安递到身前的折子展开。
墨色的字迹映入眼中,司徒辰冰冷的双眸蓦然一动,落在折子封面上的手指用力。
“啪!”
展开的折子合上,前后封面相撞发出一声轻响,在寂静的殿中响起。
殿内两侧,视线落在丹陛上的文武官员迅速收回视线,同时竖起耳朵。
“苏怀安——”
果然,下一刻,冷冽的声音自殿内上首传整个殿内。
“——承恩伯世子,一个时辰后入神都,你领人去东门外迎一迎。”
承恩伯世子?
一个陌生又熟悉的称呼落入耳中,殿内两侧的文武百官中反应快的,先是一怔,随后面露惊诧。
反应慢的,在脑中将“承恩伯世子”几个字反复琢磨几次之后,也迅速记起来,面上恍然大悟。
文官队列前方,文云度和大理寺卿、左都御史几人迅速对了对视线。
虞城六百里加急的战报已入神都,陶家的消息就算比不上军情战报,也该早送入神都中,但却迟迟未见。
现在,总算是出来了。
不过,承恩伯世子?
承恩伯,立了世子?
殿内正中,年轻太监出现时,垂首站立的水昱,低垂的眼帘之下,眼神便是一冷。
“承恩伯世子”五个字再落入耳中,水昱面色猛地一变,眼中浮现一丝阴戾。
承恩伯,陶家。
承恩伯世子?
呵!
陶家虽已定了继承人,但并未请立世子。
现下能被司徒辰称为世子只有一个人——
陶、蔚、云。
*
乐山村内。
河岸宅院,正院内。
晨风吹拂,院中石桌上方的枝叶簌簌轻响。
石桌桌面上,白色玉质的茶杯中茶汤澄澈,贾赦与陶蔚云相对坐在石桌前。
忽然,贾赦眼帘一动,抬眸看向院子正屋的屋檐。
一道黑影从屋檐之下飞掠而出,在石桌前落定,面向贾赦与陶蔚云单膝跪地行礼。
“公子,陶公子。神的回信,苏公公将于巳时末在神都东门外,迎陶公子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