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着贾赦快步走向竹楼二楼,片刻后若有若无的谈话声随着竹林舞动的沙沙声传入耳中,姜宁眉间紧皱,眼中流露出浓浓的担忧。
离开荣国府到达乐山村的第一日,被小公子吩咐着将带出来的布匹送到山下给村里的村民时,他对整个乐山村的状况已经了解了七七八八。
那位住在乐山村村尾的穆老大夫不仅是与老国公爷同一辈,自小看着小公子长大,在医术上也绝不比太医院的院使莫大人差。
半个时辰这位穆老大夫上到山上,知道他家小公子从昨日就外出而且一夜未归时,整个脸都黑了。
刚刚小公子说出要回金陵,对方脱口而出的话,虽然不好听,却足以说明小公子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
但老国公夫人的灵柩要送回金陵,小公子绝不可能不随同南下。
从神都到金陵,水路三千里,即使顺流而下,速度相对较快,最少也需要二十多日,这么长的时间,以小公子如今的身体,恐怕会雪上加霜。
神色担忧的抬头看向竹楼二楼,正见到贾赦的身影从屋中出现在二楼窗前,姜宁神色一怔,转身走向厨房。
厨房内,灶台和一侧的炉子上都热着做好的饭菜。
取了食盒,将饭菜装入食盒中,姜宁拎上食盒,出了厨房后,走向竹楼二楼。
“放心,你家公子我死不了。”
熟悉的脚步声传入耳中,二楼窗前,循着声音看去,见到眉间紧锁提着食盒走进屋内的姜宁,贾赦笑着走向屋中的圆桌。
“呸呸呸!小公子可莫说那个字!”
听到贾赦的话,走到桌前,刚将食盒放下的姜宁面色一变,连声说道。
“小公子何时出发?”
开食盒,将里面照着药膳方子做的三菜一汤取出摆到桌上,姜宁继续道。
既然小公子是非去不可,那只能提前做好所有准备。
“贾珍那边三天后启程,我们提前半日走。”
走到桌前坐下,贾赦唇角的笑意敛去,眼底闪过一丝冷芒。
贾珍这个时间可以说选得非常好。
荣国府的船今天早上刚从通州码头离开,今日一天,明日一天,两天的时间,后天早上刚好能到达神都。
三天后启程,那就正好是荣国府的船到了神都后,就立马要准备南下。
这么短的时间,无论是那位曹管事还是船上的其他人都有的忙。
只要忙起来了,那就没有时间去做其他的事了。
他们提前半日走,一来可以与荣国府的船错开,二来正好可以在码头仔细瞧一瞧荣国府船上的那些人。
“小公子准备带多少人去?”
姜宁面色一正,提前半日,那就是后日下午出发。两天时间,时间有些紧,不过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倒也不难。
“我记得村里有不少人都到了可以成婚的年龄,出门一趟赚些银子正好。”
贾赦唇角上扬,再次勾起一抹笑容,只是笑容中带着一丝冷意。
神都六房的贾家人,有私运货物的把柄在他手中,都翻不出浪来。
但金陵的贾家人,在末世记忆中,《红楼梦》开篇不久,第四回就出了“护官符”,可见金陵那些贾家人的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