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我也开始干活,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说完,他便大步走到灶台前,顺手拿起围裙系上。
高丰家的厨房设备很现代,用的是煤气灶,不像一般家里烧柴火。灶台有三个,大概是办宴时方便厨子同时操作。
这对何雨柱来说正合适。一个灶炒菜,一个炖菜,另一个煮东西,效率高,也省时间。
他走到备菜台前,先拿起炖菜要用的材料,放到灶上开始动手。
几位打下手的师傅已经把菜都备齐,随后就站在一旁,等着何雨柱安排活儿。
何雨柱很快就把几道炖菜安排上锅,接着请师傅帮忙照看炉火,自己转身去做别的菜。
每一道菜,他都要亲自上手。
其实今天他本可以不做饭,让周文另外请几位大厨来负责,他则跟高丰一起在大厅招呼客人。
但何雨柱之所以主动接下高丰生日宴的活儿,并不是因为他勤快。
而是他清楚,今天来的宾客非富即贵,这些人平时少不了设宴请客。
办宴席,总得请厨师。而高丰的生日宴,正是他向这些有身份的人展示手艺的好机会。
何雨柱厨艺出众,但如果只靠迎宾楼慢慢经营,成效太慢。
毕竟吃饭这事儿,大多数人习惯了一家饭店,就不太愿意换地方。
尤其是在这个年头,大家手头都不宽裕,认准了一个地方,就不太会轻易尝试新店——万一不合口味,一顿饭钱可就白花了。
对于那些有身份地位的人而言,若要设宴款待宾客,通常不会选择一个尚未尝试过的餐馆,更不会在不确定菜品口味的情况下贸然带人前去就餐。
毕竟,如果菜肴不合口味,主人的颜面难免受损。
迎宾楼开业不久,目前还处在逐步积累客源的阶段。
虽然每日前来用餐的客人不少,但大多来自普通家庭,真正有地位的领导却寥寥无几。
登门宴这类大型饭局,宴请方往往是领导或富商。
由于光顾迎宾楼的领导和富商不多,何雨柱便鲜少有机会在他们面前展现厨艺。
缺少展示的机会,他们自然也无从得知迎宾楼有何雨柱这样一位厨艺精湛的师傅。
这样一来,就更不可能邀请他承办宴会了。
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再好的美酒也需要时间才能被人知晓。
迎宾楼刚刚起步,要想真正发展起来,还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
再过不到两年,公私合营就要开始,届时何雨柱若不愿留在迎宾楼,便会转去轧钢厂工作。
若是迎宾楼在这段时间内未能发展起来,何雨柱便很难藉此招揽到大量承办招待宴的机会。
迎宾楼毕竟是一家酒楼,每日接待的客人形形色色,各类人士皆有。
他仍有机会被某些领导或富商看中,获得外出操办登门宴的机会。
但若日后公私合营去了轧钢厂,在那里用餐的多是外地来的厂长之类的干部,他们也不太可能特地请他负责招待宴。
因此,如今有这样一个绝佳的机会摆在何雨柱面前,
他必须牢牢把握,
在领导和富商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厨艺,
赢得他们的青睐,为自己争取更多承办宴席的机会。
何雨柱从容地站在灶台前,按部就班地烹制着预定的菜肴。
忙碌一阵之后,厨房里已然飘散出他烹制出的饭菜香气。
几位师傅仅凭弥漫在空气中的香味,便已判断出何雨柱的手艺定然不凡。
大家都是厨行中人,对烹饪一事经验丰富。
旁人做菜,他们无需亲口品尝,仅凭观察与气味,便能判断出对方手艺的高低。
何雨柱技艺出众,无论是手法还是火候控制,皆属一流。
几位师傅站在何雨柱身旁,看着他娴熟地展示厨艺。
他们互相递了个眼神,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表达对何雨柱厨艺的赞叹。
而此时,何雨柱正专注于炒菜,对身旁几位同行对他厨艺的称赞浑然不觉。
几道菜出锅后,厨房里油烟有些重,何雨柱便请一位师傅帮忙开窗通风。
师傅应声过去,利索地推开了窗户。
窗一开,积攒在厨房里的浓郁菜香顿时涌了出去。
一时间,满院飘香。
厨房离主厅不远,香气很快就漫进了宾客聚集的地方。
正聊着天的人群里,有人忽然吸了吸鼻子,小声对身旁的人说:“好香啊!”
旁边的人也闻到了,眼睛一亮,压低声音回应:“真的,太香了!”
站在门口的人是最早闻到香气的。香味传得极快,不一会儿,整个厅里的人都陆续闻到了。
离正式开饭还有一个半小时,不少人已经不自觉地觉得饿了。就算本来不饿的,也被这香气勾起了食欲。
大家悄悄咽了咽口水,低声议论起来:
“高部长家今天这菜也太香了吧!”
“是啊,光闻味道就知道肯定好吃。”
“闻着都这么香,吃起来还了得?”
“我都饿起来了……”
王建军正站在高丰旁边说话,两人关系熟,他一向直来直往。闻到香味,他眼神一亮,略带兴奋地说:
“真香!高部长,今天是小何掌勺吧?”
高丰笑着点头:“是他。本来我们想请外面师傅的,结果小何听说我过生日办宴,非要亲自下厨,这任务就落在他身上了。”
他说着,脸上不由得露出欣慰的神情,话里也带着几分炫耀何雨柱懂事的意味。
王建军听了哈哈大笑:“我一闻就知道是他!除了他,谁还能做出这么香的菜!”
“上次吃了他做的菜之后,我一直惦记着,就是没机会去迎宾楼那边。今天总算又能尝到了,我这可是沾了口福啊!”
王建军说得高兴,高丰也跟着乐了起来。
高丰笑着拍了拍王建军的肩膀:“想吃何雨柱做的菜还不简单?晚上来我家就行,反正八大胡同离你们局里也不远。哪天馋了就直接过来,多你一双筷子不算什么。”
王建军虽然不好意思常来打扰,但还是笑着应承:“您这么一说我可记着了!往后馋了真来您家蹭饭。就怕吃惯何雨柱的手艺,回家该嫌弃自家饭菜了。”高丰闻言哈哈大笑起来。
后厨里,何雨柱正忙得不可开交。满院飘散的香气早已勾得宾客们食欲大动,纷纷盼着开席。今日宴席摆了两大桌,多亏周文安排的几位帮厨师傅搭手,否则他一个人还真忙不过来。
待最后一道菜出锅,何雨柱解下围裙快步来到厅里请示:“师父,可宾客们虽表面从容谈笑,内心早已迫不及待。听得开席,纷纷笑着称好,井然有序地分坐两席。何雨柱见状立即返回厨房,指挥帮厨师傅们开始上菜。
几位师傅将何雨柱做的菜肴端进主厅,菜香愈发浓郁诱人。
桌上摆满了色香味俱全的菜品,香气在大厅中弥漫盘旋。
众人看着这一桌菜,不由得连连称赞。
“闻着真香!”
“不光香,颜色也鲜亮,真是色香味俱全呐!”
“光是看这菜色、闻这味道,就知道师傅手艺错不了!”
刚才菜没上齐时,大家只是低声议论;现在菜上桌了,纷纷开口夸赞。
一来,这菜确实看着诱人、闻着开胃;二来,也是给高丰捧场。在座的有他老战友、老同事,也有受过他帮助的人,都想借着这顿饭让他脸上有光。
高丰听大家称赞,笑得合不拢嘴。何雨柱的手艺他心里有底,这些话多半是真心实意。
他随即朝大家招了招手,热情地说:
“感谢大家赏脸来给我老高过寿。”
“今天这些菜,是我徒弟掌勺。他是迎宾楼的川菜大厨,手艺不错。”
“到饭点儿了,大家肯定都饿了,咱们这就动筷子,别客气!”
“要是觉得今天的菜合口味,往后还请大家多多关照我徒弟。”
高丰借机为何雨柱拉拢人脉,一点儿没藏私。
何雨柱听见师傅向宾客推荐自己,心里十分感激。
大家听高丰说完,纷纷举筷尝菜。
“嗯!真好吃!”
“好吃,太好吃了!”
“这菜做得真地道,不愧是大厨!”
“高部长,您这徒弟手艺真不错!”
……
众人眼中放光,一句接一句地真诚夸赞。
高丰听着满堂称赞,乐呵呵地笑道:
“那当然!我徒弟好歹是正经饭馆的川菜大厨,味道当然差不了!”
高丰对何雨柱的厨艺十分认可,此刻当着宾客们的面,他毫不遮掩地表达了对徒弟的赞赏。
在场众人并不觉得这话夸张,毕竟何雨柱的实力有目共睹——这一桌饭菜确实出众,不仅可口,更是难得的美味!
“这味道实在难得,四九城的馆子我几乎尝了个遍。高部长,您徒弟这手艺放在咱们这儿,绝对是顶尖水平!”
一位体态丰腴的领导诚恳地说道。
身旁另一位领导随即点头:
“确实如此。我虽不常下馆子,但以我去过的地方来说,没一家能比得上您徒弟这手艺。”
“高部长,我这话绝非客套,是真心实意。”
“您徒弟的手艺,确实了不起!”
说着,他还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许。
这两位领导一开口,席间其他几位也纷纷称赞起来。
听着众人的夸奖,高丰心中倍感欣慰。
“我徒弟平时除了在酒楼掌勺,也接私人宴席。各位要是真喜欢他的菜,家里办宴时不妨去酒楼请他。”
“我倒不是特意吹捧徒弟,他的手艺大家也尝过了,我个人认为确实出色。”
“当然,口味这事因人而异,有人喜欢,有人不习惯也很正常。”
“要是觉得他做的菜合您口味,以后办宴尽可找他。”
“若是觉得一般,还是按照各位的习惯选择合心意的师傅就好。”
“我这徒弟精通各大菜系,在我看来,他每样菜都做得相当地道。”
高丰笑呵呵地说道。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称是。
“高部长,您徒弟这手艺确实没得说,即便您不提,我也正想问何师傅接不接私宴呢。”
“现在听您这么一说,我就安心了!”
“正巧下个月家父寿宴,我正发愁找不到合适的厨子。”
“今天尝了您徒弟的手艺,我当即就认定他了。”
一位领导转向何雨柱,含笑问道:
“小何师傅,不知下个月您是否得空?若是方便,我可要提前预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