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寒风裹着雪粒子,敲得晚星杂货铺的窗棂沙沙响。余晚星正整理货架上的灵泉果汁,看到有客人拿起玻璃瓶又放下:“天这么冷,凉果汁喝着冻嗓子,要是有热乎的就好了。”这话让她忽然想起空间里囤着的红枣和枸杞——冬季适合温补,不如改良果汁配方,推出“季节限定款”,既应季又能吸引客人。
当天关店后,余晚星就钻进空间菜园。看着晾架上晒干的红枣、枸杞,还有地窖里储存的雪梨,她心里有了主意:秋季做润肺的“清甜梨汁”,冬季就做暖身的“暖身枣汁”,用灵泉水慢熬,不加额外蔗糖,靠食材本身的甜味调味,健康又符合季节需求。
第二天一早,她就带着食材到杂货铺的小厨房试做。先把红枣去核切碎,和枸杞一起用灵泉水浸泡半个时辰,再倒入砂锅小火慢熬。熬煮时要不停搅拌,防止糊底,直到红枣软烂、汤汁浓稠,再用纱布过滤掉残渣,留下琥珀色的枣汁。倒在瓷碗里,冒着热气的枣汁飘着淡淡的甜香,余晚星尝了一口,温热的汤汁滑过喉咙,带着红枣的醇厚和枸杞的微甘,暖得人心里发甜。
试做成功后,余晚星立刻安排伙计批量制作。为了区分常规款,她还特意定制了新的玻璃瓶——暖身枣汁用红色玻璃瓶,瓶身贴着烫金的“晚星冬季限定”标签,看着就喜庆;之前剩下的清甜梨汁则用浅绿色玻璃瓶,标注“秋季限定·余货不多”,营造稀缺感。
限定款推出当天,就吸引了不少客人。住在隔壁街的李奶奶买了两瓶暖身枣汁:“我这老寒腿,冬天就怕凉,喝这个正好暖身子。”还有位妈妈买给孩子:“不加糖的枣汁放心,孩子爱喝,还能补气血。”伙计们也主动推荐:“阿姨,这枣汁热着喝最好,您回家倒在锅里煮两分钟,喝完整个人都暖和了。”
没过几天,暖身枣汁就成了杂货铺的“冬季爆款”。不少客人一次买好几瓶,说要送给亲戚朋友;还有周边乡镇的客人特意来县城采购,说“听说晚星家的限定枣汁好喝,特意来抢的”。余晚星又根据客人反馈调整细节:有的客人觉得枣味太浓,就适当增加灵泉水的比例;有的客人喜欢带点嚼劲儿,就留少量红枣碎在汁里,满足不同需求。
最让她惊喜的是,限定款还带动了其他商品的销售。买枣汁的客人,常会顺便带块草本皂或灵泉大米,说“来都来了,多买些划算”。有位贵妇喝完枣汁,觉得品质好,还特意订了十瓶,说要用来招待客人:“这枣汁看着精致,喝着也健康,比外面的甜汤强多了。”
随着限定款销量越来越高,余晚星又琢磨着增加品类。她发现空间里的生姜储存得很好,便尝试做“驱寒姜枣汁”,在暖身枣汁的基础上加几片生姜,微微的辛辣味能更好地驱寒,适合经常外出的汉子和老人。这款新品推出后,果然受到不少男性客人的欢迎,有赶车的货郎一次买了五瓶:“跑长途喝这个,不怕冻着。”
可余晚星没注意到,牛大海的管家也买了两瓶暖身枣汁。他回去后,把枣汁递给牛大海:“掌柜的,余晚星又搞出限定果汁,现在杂货铺的客人比以前还多,咱们酒楼更没人来了。”
牛大海捏着玻璃瓶,看着标签上的“晚星限定”,气得把瓶子摔在地上:“她一年四季都有新花样,我却连房租都交不起!”他盯着地上的碎玻璃,突然眼睛一亮:“你去买些劣质红枣和糖精,也做‘暖身枣汁’,定价比她低一半,放在酒楼门口卖,抢她的生意!”
管家犹豫道:“掌柜的,劣质红枣熬出来的汁味道差,还有糖精,客人喝了会拉肚子的……”“拉肚子才好!”牛大海咬牙切齿,“只要有人喝了咱们的枣汁不舒服,再说是从余晚星那里买的,她的名声就毁了!”
此时的余晚星,还在和许兰一起打包暖身枣汁,准备给预订的客人送货。许兰笑着说:“娘,咱们的枣汁卖得这么好,明年冬天还要做吗?”余晚星点头:“当然要做,以后每个季节都做限定款,让客人每次来都有新惊喜。”她满心期待着限定款能带动店铺冬季营收,却丝毫没察觉到,牛大海正准备用劣质仿品抹黑她的品牌。要是客人误喝了劣质枣汁闹肚子,再误以为是晚星杂货铺的产品,好不容易建立的口碑就会毁于一旦,她该如何应对这场恶意抹黑呢?